康 健
陇东大地有董志塬,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平原。想当年,这莽莽苍苍的董志塬上,发生过多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古代的庆阳是众所周知的“周秦故里”,同时还是“岐黄故里”。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与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地论医,留下《黄帝内经》传世,在中医药文化和华夏农耕文化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百多篇目中,已发现至少有四首诗是专写庆阳一地风物的。长城似弓,直道似箭。比肩秦长城的“秦直道”双星闪耀,即是从咸阳出发,穿越庆阳境内大部,经过古老的北石窟寺左近,千里绵延直至朔方。
从先秦开始,甚或上溯远古,中经汉唐,迄于北宋时期,涵泳在历史长河中的庆阳不负皇天后土。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庆阳称庆州,忧乐天下的一代名臣范仲淹,在庆州知州任上多有建树,充分展现了不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更为称奇的是,范仲淹和他的儿子范纯仁、范纯粹,他们相继走出都城汴梁舒适地,全然不避北地之远,三人四度出任庆州知州,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在当地留下善治良政的千古佳话。
自古及今,庆阳都有纯正的周秦故里方言,有纯正的秦腔传统戏曲,有纯正的关陇美食臊子面。而生长在庆阳这方水土上的乡亲们,他们一般都生得隆鼻大眼,阔口厚唇,真的是大模大样,相貌堂堂,具有典型的关陇秦人特征。
进入新时代,古老的庆阳焕发了青春。庆阳地下巨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指标,已然说明此地是一块宝地。而纵贯陇东高原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先后开通,当人们乘坐汽车、高铁奔驰而过的时候,是否知晓脚下这深厚的黄土层里,竟然掩埋着高原最古老的秘密,高原的孩子们的前世原来是海洋的儿女。比如,在这里曾经生活过中国最早的水陆空霸王环江翼龙,还有巨无霸食草动物黄河古象等,它们的体量十分惊人,威力巨大。这些来自远古的动物化石,无不见证着庆阳的沧桑巨变。
陇东高原真是一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在那儿有“五色庆阳”之说,那就是红色的南梁根据地,黄色的岐黄中医药,绿色的子午岭森林,黑色的油气煤资源,还有白色的南瓜子特产等,这些都是庆阳有代表性的文化和物产元素,也从一个侧面表征了庆阳文化的深厚性和丰富性,而且熔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于一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小时候在故乡的田野上,间或可以捡到露出地面的古代物件,有时还能发现被称之为“龙骨”的古生物化石。当地无论老少都有一种信念,认为那些古老的物件可能来自先人,都不会随便往家里拿,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
在今天陇东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古代语言的某种遗存。关陇方言出镜率最高的古字之一,就是一个“咥”字。咥有很多意思,主要是吃的意思,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吃,或近于大吃特吃,吃之极致谓之咥。老碗盛食,狼吞虎咽,饭碗要大、饭量要大、食欲要大,就是要吃出气势、吃出高兴、吃出幸福。
当地人把讲历史故事叫做“说古今”,说的是历史,却连着当下。每个有阅历的老辈人,以及爱读书的小伙伴,都是“说古今”的好人手,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故事的说书人。
《诗经》上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说,周地是一个带着历史荣光的古老的旧邦,而它面向未来的使命所在,却是与古为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革新,焕发出新的气象,奋力书写新时代的风、雅、颂。这句话,很是合于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