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5月18日
第02版:要闻

发挥杠杆作用 撬动信贷资金 助力实体经济

——甘肃金控担保集团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纪实

(接1版)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了资金筹集、高管选任、制度建设、资料报备、证照申领等系列工作,创造了新设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甘肃速度”乃至行业速度。

新成立的甘肃金控担保集团按照“边组建、边工作”要求,加快银担合作签约、业务启动落地、市州调研交流等紧急任务,打开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局面。当年就取得省内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授信准入,与其中12家签订了合作协议,获得1200多亿元银行授信。与所有合作银行达成银担风险分担协议,形成银担利益捆绑、合作共赢的良性机制。

同时,为了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州全覆盖,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先后与市州政府共同组建了13家市级担保公司,推动86个县区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推动建立了“政银担企”协同机制,形成了信息共享、风险共管、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2018年底,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制度建设、银担合作、业务拓展全面推进,担保产品不断推出,获得AAA主体信用评级,走上了服务我省产业扶贫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模式 牵线搭桥育产业

产业扶贫,是确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要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必须实现专业化培育、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龙头企业无疑是最佳主体。但是农业企业投入大,生产周期长,需要的流动资金多,尤其是我省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融资渠道单一,普遍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导致贷款难度更大。看起来“家大业大”的银行,虽然有放贷的意愿,但对企业资信状况很难把握,不敢贸然出手。所以银行和龙头企业之间实际上存在一道看不见的“鸿沟”,新成立的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就成了架在这道“鸿沟”上的“桥梁”。

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创新精准对接的业务模式,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联合推出了“政策性贷款+政府性担保”模式。这种担保贷款期限长、金额大,可有效满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与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合作,开展 “见贷即保”业务,从项目受理到出具保函、贷款发放最短只需3天,这种贷款可满足资金需求非常紧迫的企业。与省农信社、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签订四方协议,建立项目互荐和联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贷和担保手续。对经营暂时出现困难、原有贷款出现短期违约,但仍有市场前景的的企业,在保留原有债务关系、隔离原有债务的前提下,采用“3+X”方式,给予信贷支持,形成了以局部带动盘活全局的新路子。对市县政府推荐的企业和市场化运作、主要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国有企业给予最高额担保授信;对抵质押物不足的企业,创造性运用“先担后押”模式,先通过担保增信帮助企业获得贷款,再以企业贷后形成资产进行补充抵押,盘活企业股权、应收账款、大型农机具、牛羊活畜、农村“两权”等零散资产,灵活打包,组合运用。

为了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我省特色产业,让经营主体得到更多的实惠,甘肃金控担保集团积极主动与各家银行开展合作洽谈,并与省内所有银行签订了涵盖体系成员的银担合作协议,涵盖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审批和担保审核流程,有效保证了担保项目能够快速匹配恰当的贷款银行,实现了担保项目资金来源的广泛性、融资渠道的畅通性、选择对象的多样性。同时,全面落实降费让利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执行1%至1.5%的分档费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真正体现了政策导向。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1%/年,直接降费让利金额超过3亿元。

此外,甘肃金控担保集团还利用AAA主体信用评级,为我省一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公开市场发债增信50多亿元,提高省内企业在公开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和可获得性,扩大产业扶贫资金来源。以发起人和担保人身份,联合证券公司和保理机构,在深交所成功报批设立了储架规模180亿元的“1+N+N”供应链担保资产支持计划,利用直接融资扩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上游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目前,已成功增信甘肃首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西北首单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和定西市首笔资本市场发债业务。

推广产品 撬动资金助脱贫

2020年11月21日,我省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至此,我省贫困县全部清零。回顾脱贫攻坚历程,可以看到,甘肃金控集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宕昌县位于陇南西北部,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受到交通运输、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等制约,经济发展缓慢,是陇南地区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为了改善当地经济现状,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2018年县政府成立了国有富民产业公司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村级“合作社”、乡镇“联合社”以及“联合总社”,将全省配套的“产业发展到户资金”入股到社,最终入股到羌源公司统一使用,形成了“羌源公司+农民合作社联合总社+各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村级农民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宕昌模式”。

思路很好,但当地产业基础薄弱,项目发展严重缺乏资金。为此,甘肃金控担保集团与甘肃银行沟通协作,创新推出了“宕昌模式”金融服务方案,运用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带动盘活农村优质资源,促进完善小农户与大公司利益联结机制。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再发挥作用稳定市场、拓宽销路、带动农户,进一步保证了农民的收益,最后大家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在这一模式带动下,宕昌县144个贫困村“摘帽”,实现脱贫7756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20元,同比增长20.5%。

其实,除了“宕昌模式”,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和银行合作还推出了专项产品,推动“庄浪模式”“环县模式”等产业扶贫模式落地见效。同时,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企业量身定制担保方案,创造性推出了1000万元以下的“小农创新”担保业务,试点先行,逐步推开,重点支持小微、“三农”、创新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专门设立“金合担”产品,随用随担,灵活有效,为136户合作社提供担保3.09亿元贷款;对已购买农业保险的企业,联合人保财险,共同开发“金农保”产品,拓宽企业低成本融资渠道;与邮政储蓄银行联合推出“金邮小农贷”;与省税务局合作开展“金税保”,给予企业纳税总额10倍的信用担保,支持按期纳税企业融资。

一系列担保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匹配、便捷高效的增信服务,成为推动产业扶贫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艰难与共 齐心协力战疫情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华夏大地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甘肃金控集团的统一安排下,甘肃金控担保集团迅速响应、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做好战疫保障和纾困惠企各项工作。

甘肃金控集团印发了《关于强化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若干措施》,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全面实施普惠降费让利,将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担保费率降至0.8%,将享受1%优惠费率的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金额上限由5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取消反担保,降低担保费,免收再担保费。对疫情防控发债担保给予最高50%的优惠幅度。对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销售企业,应保尽保、力保快保,开辟绿色通道,争取3个工作日内出具担保函,缓解企业流动资金难题。对蔬菜等生活物资的生产销售企业,减少反担保要求,提高信用担保比重。对疫情防控和群众生活相关的物流运输和电商平台企业,根据实际运输承揽和线上交易情况,给予合理担保支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按期还贷困难的在保客户,主动衔接做好续保工作,帮助恢复信心。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在保企业,引导其积极争取银行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和应急周转基金纾困等支持,协调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与在保企业共克时艰。

在落实好甘肃金控集团要求的同时,甘肃金控担保集团还第一时间推出“胜疫担”“战疫担”“防疫担”等专项担保产品,保障全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开工生产和扩大产能,支持疫情防控保障企业36户7亿元。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分层分类推出“挂牌担”“高新担”“园区担”“线上担”和“供应链担”等专项产品,精准支持,提高小微企业首贷获得率,推动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

为了让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开启了全天候互联网工作模式,积极推广线上受理、远程尽调、视频审核、网络签约,大力推行“容缺”办理机制,实现了战疫不断、服务不停,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站在新的起点上,甘肃金控担保集团将在甘肃金控集团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和政策导向,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十四五”发展规划,有效发挥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职能,更好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谱写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新的篇章贡献金控力量。

2021-05-18 ——甘肃金控担保集团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251069.html 1 发挥杠杆作用 撬动信贷资金 助力实体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