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5月11日
第10版:阅读

【重推】

跟“人民艺术家”学中华文化

高庆成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新著《中华文化通识课》是作者近40年来对于中华文化的思考,从汉字与中华文化,中华古代经典,传统文化的危机、转换与新生,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当代文化生活、文艺与文学,中国梦·文化梦,文化复兴的历史机遇等方面,讲述了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探讨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影响、焦虑、危机、重生与自信。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现状,有助于领导干部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变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本书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识教育系列丛书之一。这套系列丛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军事、管理、科学、艺术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并由王蒙作总序,题为《领导干部要有通识通学通才》。

王蒙在“总序”中指出,“为了完成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但必须掌握既有的专门学科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统揽大局、统筹全局的通识通学通才。”

在王蒙看来,这套丛书“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眼界,推动我们的思维认知、选择决策,延伸发展我们的执政能力、教化能力、全面深化改革能力,优化领导干部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境界和威信”。

《中华文化通识课》一书主要是近40年来王蒙关于文化问题的文章、演讲、对谈,进行的“理路编纂、辑录、校正”。此次出版,王蒙“依既定计划,根据进行干部的文化通识教育的要求”,“做了一些重要的调整和较多的充实”。

事实上,不仅领导干部,普通的读者也能够通过这本书,跟着王蒙这位“人民艺术家”学习中华文化。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长,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中华文化通识课》共分七讲,分别为“美丽的汉字与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经典”“传统文化的危机、转换与新生”“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当代文化生活、文艺与文学”“中国梦·文化梦”“文化复兴的历史机遇”。

譬如,在该书“美丽的汉字与中华文化”部分,王蒙对中华文化进行了精辟阐述,并通过自己的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给读者讲课,生动而有趣。

“中华文化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是一个覆盖面巨大的文化,是独树一帜并拥有巨大影响与声誉的东方文化。中华文化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是目前世界主流文化的最重要的参照系之一,是使人类文化保持多元性与丰富性,从而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元素。”王蒙说,“中国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中华文化基本上是屡遭危难,从未没顶,总能化险为夷、顽强生存生长。它拥有没有脆性断裂过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生活方式,基本思维方式,基本社会组织方式与基本审美特色。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活路径,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世界观与哲学观,一种人文价值与思路,一种独特与精致的语言文字、工艺与文学艺术,一种积极、乐生、务实、注重此岸性的生活态度与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种富有参考意义的弥补与平衡现代性的某些负面弊端的思路。”

随后,王蒙举例说,“1993年,我在纽约的华美协进社讲演,一位听者问:‘为什么中国人这样爱国?’我半开玩笑地回答:‘一个是中国人都爱吃中国菜,有一个中国腹。一个是中国人都迷恋唐诗宋词,有一颗中国心。’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心腹之恋,是文化之恋。”

王蒙在书的前言中指出,“近40年来,我在从未放弃我的主业──小说写作的同时,致力于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红楼梦》、李商隐等的咀嚼领悟,致力于对于地球万国万民的接触,共访问了61个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更频频地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谈论切磋起文化课题来。”

那么,在王蒙看来,中华文化和非中华文化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大的不同是语言和文字。”王蒙在书中指出,中华文化是汉语与汉字为本位的文化。

“语言和文字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亿万民众的集体思路、思维品性与思想方法。”王蒙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我们的出发点。语言、文字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记忆符号和记忆方式,是人类给世界命名从而开始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的源头,是思维与推理的工具。”

王蒙写道:“在悠久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汉字的形体虽屡有变异,却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与伦理价值的载体,有艺术的美感。汉字六书的既表音、表形又表意的多元综合结构信息,培养了中华民族思想方法的整体主义,成为不受地域与方言分割而统一全国的文化手段。汉字讲究笔墨几何图形与运势结构形态,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历经殷商甲骨、两周金石、秦汉篆隶、晋唐行草的演变,已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并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汉字在中国文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王蒙看来,“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意义对于当今的中华民族而言,不再仅限于一套记录语言、交流信息的书写符号系统,而是渗透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文化认同、精神凝聚。”

(《中华文化通识课》,王蒙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2021-05-11 【重推】 1 1 甘肃日报 c249417.html 1 跟“人民艺术家”学中华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