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陈俊 褚晓亮 姚湜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又是一年5月1日,劳动者迎来自己的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牵挂着劳动者,更是积极倡导劳动,他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并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劳动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走进工厂车间、机场车站,聆听一个个令人激动的奋斗故事,见证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崭新未来。
【劳动者词典——淬炼】
“我们不断地实验试错,不断地纠正过去的观念。技术专家是靠废钢堆出来的。”党龄与工龄都达25年的马钢技术中心型钢研究所所长、全国劳动模范吴保桥,已经与H型钢打了20余年交道,见证了国产H型钢从模仿到跟随再到创新的转变。
1998年7月,中国第一条热轧H型钢在马钢建成投产,刚到马钢工作两年的吴保桥就加入了研发团队,一边做产品,一边跑市场。
相较于技术和市场都更加成熟的其他钢材产品来说,H型钢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一头钻进H型钢里的吴保桥,始终憋着一股劲儿,要做就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持续攻关了耐低温热轧H型钢成分设计、连铸控制、相变析出等行业性技术难题。
2015年,中国钢铁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在马钢生产经营面临极大困难的时候,吴保桥带领团队以技术创新成果“开路搭桥”,硬是闯出了新天地。
2021年4月15日,重型H型钢极限规格产品在马钢批量试制成功,打破了国外钢厂的垄断,实现亚洲首发,首批产品将应用于美国某集装箱码头的主要岸壁结构。
如今,H型钢已经成为宝武马钢的“拳头产品”,为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的建筑、铁路、桥梁、海洋、电力等领域的高端需求提供“马钢方案”。
【记者观察】每走一步都很难,也就意味着每走一步都在创造历史。潜心科研的劳动模范何尝不是将自己当作钢铁一样淬炼,知重负重,砥砺前行。
【劳动者词典——专注】
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车间里,声响滋滋,火星四溅,王安永一把焊枪舞得娴熟,庞大的盾构机刀盘被一点点焊接起来。
1989年出生的王安永,高中毕业后去学了焊工,2013年进入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负责焊接盾构机刀盘。这里造的是享有“工程机械之王”称号的盾构机。
立焊、横焊、仰焊……盾构机刀盘的这些焊工技能,一般都要学上几年,王安永全学会只用一年时间。因技术过硬,他在2017年被推荐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在300多名全球焊接高手中,他凭借出色表现夺得个人赛二等奖。
急难任务显技术。2017年,当时国内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彩云号”因焊缝坡口太小,焊枪无法触及到位。王安永反复琢磨试验,大胆提出升高焊接电压二至三伏,问题迎刃而解。
繁重项目见水准。2018年底,用于迪拜深排污水主隧道的两台盾构机,交工时间要求紧。国外公司估计工期要两个月,王安永带领20人的焊工团队,只用10天时间就做完了。“国外同行惊叹于我们技术能力过硬,并且吃苦耐劳。”王安永说。
如今,王安永焊接过的盾构机已达100多台,先后应用到新加坡、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在王安永等工匠及工程师们的努力下,我国的盾构机制造能力已从跟跑达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
【记者观察】眼里有活,才能干好活。从农民工成长为制造大国重器的能工巧匠,王安永身上的那股子执着劲、钻研劲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专注,才能成就专业与卓越。
【劳动者词典——坚守】
“如果鸟类撞击在以400千米每小时速度飞行的航空器上,鸟类就如同铁球一般,对飞机和旅客危害极大。”今年28岁的辛晓芳是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辛家庵村村民,大学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她,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做鸟击防范员。
作为航班的“守护者”,鸟击防范模块全员24小时轮班值守,每一架航班都在他们的注视和守护下安全起降。夏天的地面最高温度能到50多摄氏度,冬天的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但在辛晓芳看来,自己的坚守意义重大。鸟击事件在民航不安全事件中占比超过70%,做好鸟防工作对净空保障尤为重要。
在工作现场,辛晓芳介绍着她日常驱鸟的“神器”。“我们会利用彩色风轮、激光驱鸟器等设备对鸟群进行视觉驱赶,同时我们还利用设备发出鸟类惧怕的各种声音,驱赶鸟类远离飞机的跑滑区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连接京津冀的重要支点,在2020年投运一周年时,客流量突破了1000万人次,联通全国129个航点,累计完成航班起降约8.4万架次。
【记者观察】虽然始终在重复做同样的、枯燥的工作,但辛晓芳总是积极乐观面对。伟大的劳动者不仅有大国工匠、科研新星,更有每一位坚守在平凡而普通岗位上的人们。正是亿万劳动者兢兢业业坚守,才共同成就新时代的不凡与伟大。
【劳动者词典——极限】
时速140公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开发院电子电气研究所的孙鹏远博士坐在副驾驶位置,怀里抱着“断线器”。“握紧方向盘,开始拔了啊!”孙鹏远随机断开其中传感器的连接。
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电气线路故障有多危险?孙鹏远和同事测试、记录、分析,就是要解决这些安全领域的“大事”。
“软件都是自己写的,系统也是自主集成的,我们清楚切断线路会有哪里出问题,也设置了应急断电按钮。但这还是很惊险的测试。”孙鹏远说,最危险的情况是车辆失控,出现非预期动力加速。
除了考验胆识的“安全”测试,研发人员还要面对大量考验毅力的高温、高原、高寒户外实车测试——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也要闯过零下40摄氏度的北境。
冬季的黑龙江滴水成冰。仿真测试系统研发成员张东波和同事们先把测试车放在冰冻的江面上“冻”五个小时,在最冷的凌晨三四点来到江边,做低温冷起动试验。笔记本电脑用大衣紧紧裹住防冻“死机”,团队成员瑟瑟发抖。
电子电气研究所负责人周时莹说,目前团队负责开发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网络系统、动力总成电控系统、功能安全组件、车载操作系统和各类控制器软硬件平台,并对整车智能网联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成果已应用于红旗全系车型,大部分做到了自主掌控,逐步把“卡脖子”技术握在自己手里。
【记者观察】不分白昼黑夜在高原高温高寒下测试、分析数据的新红旗人,在突破极限;60多年前吃住在车间、赶制“东风”轿车的老一汽人,也曾经突破极限。白手起家的民族品牌,正是靠着劳动者们不断突破极限,才能迎来新的生长。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