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周丹波 朱宇鲲 田丽媛 东知布
喝着恒温山泉水,享受自动毛刷按摩,听着舒缓的音乐……平凉红牛解脱鼻环,走进标准化养殖场,从田间地头的“耕地牛”到“致富牛”“小康牛”,它见证了黄土塬上牛产业的发展和嬗变。
平凉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群众养牛历史悠久。2017年,平凉市将牛产业确立为全市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全市上下为牛产业链开发凝心聚力,群众“赶着红牛奔小康”,平凉红牛市场不断扩大,迈向高端市场,已成为平凉的一张亮丽名片。
推动牛产业 走出“牛”路子
和煦的春风吹过,崇信县黄寨塬上,绿油油的庄稼苗长势喜人,一派田园好风光。
从黄寨镇前往甘庄村的路上,一块“全力打造红牛特色小镇”的牌子格外醒目,沿着新硬化的盘山水泥路,来到甘庄村窑洞养牛场。层层山峦沟壑间,一排排窑洞错落有致,一头头体格壮实的“平凉红牛”在窑洞前悠然自得,或晒着太阳,或站着反刍。
“村民搬出窑洞,住进新居后,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镇里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立足窑洞背风向阳、冬暖夏凉、改造成本低的优势,对集中连片的101孔废旧窑洞进行了集中改造、盘活利用,探索窑洞养牛,带动全镇群众改造窑洞395孔,饲养红牛1710头。”黄寨镇镇长张小龙介绍,2020年镇里依托养牛场解决了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均月增收2400元,年收入2.8万元。并通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养牛1.8万头。
一年前,甘庄村窑洞养牛场建成后,村民侯占红就成了饲养员。“利用家里废弃的3孔窑洞入了股,年底有分红,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务工收入。其他时间还可以干农活。”正在喂牛的侯占红说。
近年来,崇信县把昔日的废旧窑洞变成了窑洞养牛示范带,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庄浪县、华亭市、崆峒区等地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平凉红牛产业扶贫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平凉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国有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合作社组织生产、贫困群众入社分红的产业扶贫新机制。
“十三五”期间,平凉市依靠养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1800元,牛产业收入占到养牛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离不开政府持之以恒的大力推进。在2017年召开的平凉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要把牛产业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套推进方案、一个融资平台、一套保障机制”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助推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不断整合扶贫专项、产业项目、金融贷款和财政资金,强力推进牛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以来,平凉市先后累计投入牛产业扶贫资金9.8亿元,扶持养牛建档立卡贫困户6.8万户,带动27.7万建档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增收。至2020年底,平凉市牛存栏量达到45.87万头、出栏量35.59万头,大批农民依靠发展牛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走上产业致富路,拔掉了“穷根”。
引进牛科技 培育“牛”品种
“十三五”以来,平凉市坚持创新驱动,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平凉红牛产业体系发展的动力,以支撑平凉肉牛的高效优质发展。
走进位于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的“平凉红牛”鼎康肉牛育肥场,伴随着轻盈的音乐,一群体型健硕的“平凉红牛”正在散步、吃草料、饮水。
“音乐会使牛心情愉悦,按摩能让牛全身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去除体表寄生虫,减少皮肤病发生。”鼎康肉牛育肥场负责人程强说,引进精细化的科学喂养方式,是保证平凉红牛品质的主要因素。
“嘭……”一声,一股浓郁的焦糖味扑鼻而来,褐色的絮状精饲料冒着热气从生产线缓缓输出,工作人员装斗后,送入恒温发酵箱。这是鼎康肉牛育肥场引进的国内最先进饲草加工设备——集秸秆“汽爆、揉丝、发酵”于一体的饲草加工生产线。
“高端肉牛的育肥,首先体现在喂养的每一个细节上。”采访当天,巧遇甘肃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雷赵民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前来开展种公牛遗传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课题研究。
“眼前的这些麦片就是平凉红牛吃的上等精饲料,把黄豆、黑豆、玉米、大麦等炒熟,用饲料压片机压成片状,这样制作的高能熟化饲料可提高消化吸收率、改善肉质。”在精饲料配备车间,雷赵民抓起一把麦片说,喂养的时候,根据肉牛育肥的前、中、后期的生长特点进行复配,确保肉牛各阶段的器官、系统生长能够达到峰值。
要塑造卓越的品质,技术人才的引进和自主创新是关键,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在这条技术道路上的探索从未止步……接轨国内国际最新技术,始终把技术品质领先作为核心资源。
三年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在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开工建设,启动了中国平凉红牛育种计划,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通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等育种程序,着力培育平凉红牛新品种,积极打造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目前已组建育种群3000头,经过严格检疫、检测等程序,核心群158头红牛已遴选进场。
平凉近几年自主研发的玉米秸秆饲料化及肉牛品质育肥技术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对牛产业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而通过深化院地合作,是打造中国平凉红牛育种“硅谷”的开始,标志着平凉红牛向品种化繁育、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迈出了新的步伐。
发展牛经济 凸显“牛”品牌
随着平凉红牛产业的壮大,如何让养牛群众增加收入,让消费者吃到好品质的牛肉?
对此,平凉市一直在打造红牛品牌的道路上努力探索着。
4月9日,平凉海关综合业务科工作人员来到静宁县界石铺镇供港肉牛养殖及出口创汇基地。现场查看耳标、膘情、防疫记录、称体重,3天后,一辆装有18头检疫检验合格的平凉红牛起运,发往香港。
“公司从去年10月取得自营出口经营权以来,已出口活牛1085头,占全国活牛出口量的四分之一。”静宁县界石铺镇供港肉牛养殖及出口创汇基地负责人曹鹏介绍,基地采取“政府项目扶持搭建平台、企业带技术市场轻资产经营”的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带动界石铺镇西川村31户农户以62.4亩土地入股,每年每亩获得700元的保底分红收入,吸纳镇内12名困难群众到养殖基地务工,同时带动界石铺镇水鱼流域的62户农户订单种植饲草玉米900亩,并承接配股资金420万元,按照每年800元向农户固定分红。
活牛销往香港,标志着平凉红牛迈向高端市场。
在红牛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平凉市持续强化打造平凉红牛品牌,着力提升平凉红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早在2008年,“平凉红牛”就成功注册为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此后品牌建设捷报频传。
2018年,平凉红牛取得直供国家运动员“入场券”,成为“甘味”农产品家族“好中优”中的一员;2020年,“关山红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
近年来,依托平凉红牛品质优势,平凉市组建了平凉红牛集团,引进落户和扶持培育了秦宝牧业、伊顺祥、旭康、西开、凯沣等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户,研发和生产平凉红牛肉制品、骨制品、革制品等6大系列100多种产品,年屠宰能力20万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
“平凉红牛是牛业‘茅台’。”这是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许尚忠在参加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专家现场品鉴暨第二届平凉红牛节时,对平凉红牛给予的高品质定位。
“下一步,全市将着力打造1核7园1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十四五’末,将平凉红牛产业打造成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循环链的一个产业集群,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采访中,平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描绘着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拓新局,谱新篇,全面提升牛产业发展层次,平凉市正在奋力推动着红牛产业做大做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