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涛
由兰州市文联、兰州浩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摄制的电影故事片《足球·少年》,以兰州市榆中县中连川小学开展足球特色办学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将体育元素、儿童元素与主旋律题材有机结合,是一部洋溢着乐观进取、蓬勃向上精神的体育教育题材影片。
兰州市榆中县中连川乡,气候干燥,降雨稀少。中连川小学于2012年8月成立了足球队,尽管师资力量、训练条件、资金投入都十分有限,球队却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名次。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中连川小学足球特色办学所取得的成绩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文艺创作也开始关注这个题材。纪录片《踢球吧,孩子》通过记录2017年3月到9月半年时间里,中连川小学校队六年级毕业班的孩子们最后一个学期围绕将来的升学、是否继续足球梦想等问题面临的种种机遇和选择,引出“足球教育与乡村儿童发展”的议题,题材的优势加之拍摄制作的精良和艺术化呈现,使得该片获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同题材的《踢球吧,孩子》珠玉在前,电影《足球·少年》则另辟蹊径,切换了一种专属于故事片的讲法和角度。
《足球·少年》将叙事重心放在学校如何将足球作为特色办学上,从时间、故事层面来说,可以认为,《足球·少年》是《踢球吧,孩子》的“前史”。影片选择以“前史”作为表现对象和叙事时空,乍看不够聪明,因为在现实中,中连川小学的足球特色办学是政策、时机、条件诸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水到渠成的结果,相对于学校后来在足球教育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似乎并不必过多关注,但对于文艺创作来说,这部分却有着可供展开的广阔空间,因为越是聚光灯以外的地方,越是可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的地方。
于是,《足球·少年》不着墨于学生怎样踢球、取得了什么成绩、踢球如何改变命运,而是将焦点落在了校长马连成和教练秦哲身上,讲述了两个成年人通过在学校开展足球课程而“圆梦”的故事。这种焦点的转移无疑是颇具胆识的,它意味着影片要舍弃大量令人热血沸腾的激烈对抗和赚人眼泪的艰苦训练场面,反而要下功夫刻画有丰富调性的人物性格、建立有情感张力的人物关系。面对这一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影片较好地完成了这个“武戏文唱”的任务。
由于有了这个宏阔而自由的空间,影片可以较为从容地处理生活原型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现实中,中连川小学没有从外聘请的专业教练,教练均由本校的体育老师担任,影片中虚构了有劣迹的前专业运动员秦哲这个人物。这个“外来者”与校长、学生、其他老师形成了具有戏剧张力的人物关系,他本人对待担任教练这一任务的态度又直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有“戏”可做、有“戏”可看,有悬念、有趣味、有情绪。影片围绕着秦哲从“去不去”到“教不教”再到“行不行”展开叙事,这个虚构的人物让故事的讲述能够自在地闪转腾挪,较好地处理了生活原型与艺术表现关系的同时,人物自身也实现了成长,成为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的人物形象。这也解释了片名为何要在“足球”和“少年”之间加一个“·”,因为这不是一个足球少年的故事,而是足球与少年的故事,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正是努力实现办学梦想的校长和通过教孩子踢球找到自身价值的足球教练秦哲。
主旋律题材的文艺创作最大的风险是特别容易流于概念化、图解化,令人欣喜的是,《足球·少年》花大力气打磨剧本,用生动的人物、流畅的剧情、得当的节奏、合理的细节踏踏实实讲故事;影片中的竞技场面也值得称道,最后一场球赛的拍摄、剪辑和最终的视觉效果,对于一部小成本电影来说堪称精彩。
当然,影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人物还不够精细准确,细节刻画还有欠缺,孩子们的戏份比较弱等。
《足球·少年》的出品方之一兰州浩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曾因电影《丢羊》获中国电影华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