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在陇原大地广袤的田野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惠民政策、指导春耕秋收、提供咨询帮助;他们是农民心中的“田专家”,是问需开方的“把脉人”,更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征程中的“传经者”; 他们似一股春风,吹向农村的田野大地,为农民带去新技术、新品种,教会农民种植养殖的新方式;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开阔了农民的视野,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
陇原大地上的科技之光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实践、1999年首创于福建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总结、推广的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创新机制。
甘肃是科技部在2002年选定的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省份之一,近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常年活跃在我省基层一线的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架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这项科技兴农、富民创新机制展现出强劲生命力,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开遍陇原大地的“创新之花”。
——人才下沉,壮大了我省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农村发展最缺的是人才,农民致富最盼的也是人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组织,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支持、使用机制,鼓舞科技特派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研人才都应该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指示精神,把技术带到广阔的农村大地。2020年,省科技厅创新工作举措,从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单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队伍中,认定了甘肃省首批35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创新创业,引导农村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科技下乡,实现科技创新与农民“零距离”。科技特派员制度与我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紧紧相连,用技术推动精准脱贫、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用行动引领群众致富。科技特派员一头连接科技创新,一头连接生产实践,结合我省“牛羊菜果薯药”优势特色产业,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民,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推动农业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甘肃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育示范户1万多户,累计建成示范基地150个,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以及种植大王、养殖能手和种养专业大户等乡土科技人才。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左右,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模式创新,深化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为了让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加突出实效,我省对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进行了诸多创新。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为吸引东部先进地区更多的“候鸟型”专家、“周末”工程师来我省服务,省科技厅与东部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对接,签订了《共同推动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合作协议》,创新性地在全国首次开展了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与天津市、青岛市、福州市、厦门市科技管理部门联合认定选派了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254名,引导果蔬、畜禽、养蜂、食品等领域农村适用科技成果入甘转化,实现了东部高端人才“为我所用”的工作目标。同时,会同天津市科技局联合开发“津科帮扶”在线咨询平台,建立400余人线上专家库,发布教学视频50余个,为农户提供一对一精准咨询服务,帮助基层农民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取得了东西部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工作成效。
——服务企业,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升级。在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地甘肃之初,我省就紧盯产业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特派员把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新型商业模式等引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践中,在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培育了一批兴农富民的乡村产业。其间,经过多年实践,通过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派驻科技特派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逐渐成为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条重要经验,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全省探索形成了“科特派+扶贫”“科特派+企业(合作社)+扶贫”“科特派+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扶贫运行模式,加速推动人才、知识、技术、成果、资金等要素在农村流动。各地积极探索出技术资金入股型、企业有偿聘用型等多种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共赢目标。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达到55%以上,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800多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到1万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万家。“茶叶之村”“百合之乡”“中药材之县”“马铃薯之都”等新名号,成为我省对外交流展示、合作共赢的新窗口。
用科技破译致富“密码”
他们是一根“拐杖”,帮助农民通往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
他们是一把“尺子”,以科技的名义,丈量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距离。
他们,把论文写在陇原大地,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科技服务,2020年有6人成为甘肃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为中央在甘单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服务。其中,由阎萍、梁春年、郭宪和丁学智四名研究员组成的牦牛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立足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发挥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通过转化牦牛高效养殖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助力当地牦牛藏羊产业发展、提高养殖户及农牧民增产增收。
被藏族牧民朋友称为“牦牛妈妈”、坚守牦牛育种和生产研究一线30多年的阎萍说,从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到创新选育无角牦牛,她们团队在20余年的阶梯式创新之路上从未停歇过。
这些年来,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的足迹遍布甘南草原,在夏河县牙利吉乡尼玛隆阳诺尔牦牛犏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碌曲县李恰如种畜场,在玛曲县阿孜牦牛科技示范园等,他们深入牦牛养殖合作社、牧户进行详细调研,梳理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因“需”定策,授之以技。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甘肃的农牧区开展科技服务,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农牧民对于新技术的渴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育种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员,就应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践行科技惠农的初心和使命。”阎萍说。
像“牦牛妈妈”阎萍一样,首批省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也是一名从科研院所走出来的“田秀才”。
油橄榄是陇南当仁不让的致富“金果”,也是姜成英钟情20余年的“宝贝”。作为土生土长的陇南人,她与油橄榄结缘,通过引进品种、提高品质,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产业发展,用科技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破译当地致富的“密码”。
为了让小小橄榄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姜成英无论开会还是下乡,每次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农事都记录下来。
一年又一年,姜成英的笔记本也垒起了几摞子,她和科技特团队也终于摸清了油橄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的“门道”,为全省乃至全国科学栽种油橄榄提供了理论支撑。其选育出的良种,如今大都已是当地农民的“当家品种”。科特派团队提出的平衡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法、保墒抗旱抑草等栽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连续4年入选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中的推广技术。
“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姜成英说,从品种的识别选择、水肥管理、修剪与病虫害防治,哪里有需要,哪有就有科特派的身影。为了更好地推广技术、服务林农,每到一个乡镇,她总是先将自己的电话号码、邮箱、QQ等联系方式公布于众,期待并热心解答农民的每一个问题。
陇南市武都区曹家堡村油橄榄种植大户李建设最初种植油橄榄时,挂果率很低,虫害成灾,果子长势很差。一次偶然机会,姜成英下乡时面对面对他进行了指导。将信将疑的老李虽心里嘀咕,但还是按照姜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收效显著。后来,依靠姜成英及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指导,短短几年间,他家的油橄榄不但病虫害得到防治,品种也得到改良,家里200多亩山林变成生机勃勃的“聚宝盆”,还解决了村里一些贫困户的就业,“姜主任是咱们果农离不开的好朋友!”李建设感激地说。
除了本土科技特派员,陇原大地还出现了省外科技特派员的身影,“牛博士”就是其中一员。
“牛博士”不姓牛,姓马,叫马毅,是天津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奶牛育种指导专家、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为探索省际科技特派员合作新机制新模式,2020年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应运而生。马毅,就是首批254名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的他,研究的对象是牛。在他的办公室,有一个奶牛的微缩模型,他将奶牛模型拍照发到朋友圈,附上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字说明。七个字就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多年来“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写照。
我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天祝县是马毅经常来的地方。在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马毅了解到当地牦牛个头小,出肉率不高,产奶量也不足,还处在粗放养殖阶段,牦牛的繁育缺乏技术支撑。针对这种现状,马毅和团队技术人员在牛舍里给养殖户讲解养殖和繁育知识,40多名农牧民闻讯赶来,把牛舍挤得满满的。
“我带着课件,但没有电脑没法播放,就在现场用手比划给大家讲了两个小时,群众非常欢迎。”马毅说,次哇村仁再刀吉是个有知识的青年,他第一次听讲青贮饲料,而且非常认真,还问了其他很多养殖技术。
培训结束后,农牧民不舍他走,拿出家酿的只有过年才喝的青稞酒请马毅品尝。这一幕,马毅久久不能忘记。
在镇原县一肉牛养殖户家中,马毅发现这家农民养殖了10余头肉牛,但繁育方式粗放,种牛选择等存在问题。虽然养殖投入很高,购买了高价的饲料和舔砖,犊牛的死亡率仍很高。针对这些问题,马毅带领团队逐一提出指导意见,并开出科学“处方”。
马毅来我省开展技术指导,一来就是半个多月,无法照顾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女儿。出差返津后,父女有了生疏感,没有了往日的亲近,这让他愧疚和自责。然而,每当农户和企业提出各类帮扶请求后,他又狠心暂别家人,背上行囊匆匆出发。
2021年牛年的春天已经来临,马毅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再赴我省甘南、武威、平凉、庆阳等地,给农牧民送去精细化养殖技术,指点迷津,引领他们依靠科技走上致富之路。
乡村振兴路上新使命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聚能人于田间地头的一次伟大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近20年来在陇原大地上的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这一创新机制,填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技服务空白,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兄弟的迫切需求。科技特派员制度也为科技人员服务“三农”开辟了途径,搭建了舞台。
正如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所言,新时代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基层去”,科技特派员为“科”、为“农”,初心不变,使命更艰。
下一步,省科技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坚持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激发科技特派员生力军作用,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一线服务,指导企业(合作社)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基层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业和开展技术服务,引导农村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推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建立一批提供技术示范、成果转化、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创新辅导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夯实科技特派员工作基础。
——结合优势特色产业,继续壮大全省科技特派员队伍整体力量。同时,建立双向选择动态管理机制,支持精准对接农村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基层解决一批农村农业发展实际问题,形成鼓励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工作局面,力争到“十四五”末,科技特派员在我省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推动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厦门、青岛和福州4个对口帮扶市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对接,创新机制,借智借力,探索科技特派员对口帮扶发展新路径。针对制约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柔性引进东部4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特派员到我省进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利用东部资源优势,助推贫困地区形成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
——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引导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把科技特派员嵌入产业扶贫全过程,组织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市县科技资源整合,瞄准“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共同推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落实涉农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激励与利益分享机制,对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
脱贫致富离不开科技要素,深入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无论是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都需要科技特派员一如既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科技特派员作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先遣队,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