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第04版:综合

与时代同步 与读者同行

2021年3月1日《甘肃日报》全新改版,今日正好一月。

这是《甘肃日报》坚持“改版永远在路上”理念,在迈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在建党一百年之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又一次自我革新,以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一月来,这份自我革新的成果让新老读者惊喜、赞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甘肃日报》一直在努力求新求变。我们努力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在求新求变之路上,把《甘肃日报》办得越来越好,用更多的版面呈现改革开放大陇原,用更多的笔墨描绘幸福美好新甘肃。

焕新出发 砺行致远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传信息处 李 亮

《甘肃日报》这次改版,正如编辑部致读者的文章所说,体现了“焕新 致远”的理念,焕新意味着重新出发,致远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改版后的报纸,版式和内容让我这个资深读者眼前一亮,特别是改版强化了时政报道,突出了重要观点、核心信息。同时,报纸内容更新、更实、更贴近百姓,让新闻事件本身向外延展,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甘肃日报》在报道内容和方式上的变化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们也在思考,在人大的宣传工作中如何从程序性报道中跳出来,在“整合新闻事件,挖掘民主法治新闻内涵”的深度报道上下功夫,让人大立法、监督、代表故事更有力度、温度和深度,这是我们做好人大工作新闻报道的努力方向。

我还注意到,改版后的报纸推出了“党建”“纪事”“人物”等版面,加大了对事件、人物的深入挖掘,这些改变也提醒着我们人大宣传工作者,在工作方法和思路上要跟随党报与时俱进,和《甘肃日报》一同深度挖掘人大这座新闻富矿,不断提高人大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期待《甘肃日报》越办越好,也期待我们与《甘肃日报》携手并进,共同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好声音。

新时代党报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 华

对党报而言,改版历来都是大事。《甘肃日报》此次改版,报型变宽了,版面变美了,栏目变新了,报纸的思想性、艺术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广大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种党报特有的厚重感。

翻阅改版后的《甘肃日报》,一种全新的变化扑面而来。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次改版是送给2600多万甘肃人民的一份厚礼,是《甘肃日报》在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是沉甸甸的,吹响了媒体融合时代主流新闻媒体全面挺进新闻舆论主战场的号角。改版后的甘报,增设新版面,开设新专栏,努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用更多的文字和图片来传递党的声音,用更多的版面来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是热腾腾的,非常“接地气”。《甘肃日报》此次改版,是基于时代共鸣,出于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读者的需要而做出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党报吸引力,甘报改版中满含“时尚、潮流和竞争”的味道,更是一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直播”行为。我们相信,广大读者会更加喜欢甘报。

当然,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更加美观大方,也更加亮丽动人。在形式上,每个版面都有自己的特色,版面和版面之间有了某种说不出的默契,报头也好,文尾也好,每一处细节都精心设计,安排妥帖。内容上,努力讲述甘肃好故事、传播甘肃好声音、树立甘肃好形象,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频频亮相,报纸的筋骨更加结实有力。毫无疑问,在媒体融合的信息时空里,甘报的改版,是众多读者生活里的一件大事。

人们的生活充满变化,不同的人希望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报纸改版应该因应这种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们阅读党报时所获得的权威、稳重和舒畅,而这一点,也正是《甘肃日报》历次改版所坚持的,此次改版亦然。

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前行

中铁二十局市政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许 岗

3月1日,《甘肃日报》正式改版,从形式到内容焕然一新。这份拥有72年历史的党报,它的每一次改变都带给读者惊喜,也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印记。

“清新、明快、大气、厚重。”翻开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整体版面布局更加干净疏朗,简约明快。此次《甘肃日报》重回宽版报型,内容更为丰富充实,在整体内容及版面设计方面,也更趋为合理,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此次改版推出“乡村”“城市”“红色记忆”“纪事”“人物”等版面,在强化时政要闻报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新闻性,厚实了时代烙印,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凸显省级党报的引领导向作用,增强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为驻甘央企——中铁二十局市政公司的一名宣传干部,令人欣喜的是,此次改版中,一直关注的经济新闻版面内容更为充实。其中,经济杂谈、热点聚焦等栏目,关注时下经济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数据新闻以简明生动的形式展现,版面更为生动,新闻更为鲜活。

此次改版是甘肃日报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又一次创新,对发挥好新时代新闻舆论主力军作用意义重大,更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地讲述好甘肃故事、传播好甘肃声音,体现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责任担当。

作为《甘肃日报》的一名忠实读者,每天阅读《甘肃日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它就像我的一位“老朋友”,常伴在我的身边。希望此次改版后的《甘肃日报》能一如初见,亦师亦友,庄严且厚重,致力于弘扬主旋律,进一步讲述好甘肃故事,同时紧扣时代脉搏,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前行,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加油鼓劲!

悦赏党报“新姿态”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王 臻

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报型、版面、栏目设置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焕新”出发,令人耳目一新!《甘肃日报》坚定不移体现出党媒高度,高举旗帜、引领导向;行之有效地提升了报纸厚度,优化结构、提质增容,改革创新成效瞩目;有的放矢地拓展版面宽度,精心策划、丰富内涵,让我们不只是“阅读”,而是“悦读”;最重要的是,报道有温度,记者们践行“四力”、情系基层,让新闻稿件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基层、服务读者。

在我看来,自1949年创刊至今的《甘肃日报》,走过了七十余年历程,栉风沐雨、历久弥新,在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推动了社会进步,忠实记录下陇原大地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并不断在探索中前行,从传播技术革新到全媒体融合发展,铸就了强大的媒体力量,也造就了党报事业的光荣与梦想。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希望《甘肃日报》和甘报人,继续以饱含理性与温度的文字,以敏锐的目光和深邃的思考,以全面拥抱“数与网”的激情与勇气,深刻见证甘肃发展的动人征程,坚守舆论阵地、奏响时代音符,锐意创新,铸就精品,不改初心,永葆活力!

为了辽阔的情怀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杨晓峰

2021年,我们迎来建党一百周年。这一年的《甘肃日报》,无疑是激情勃发的。

3月1日,经过精心策划,《甘肃日报》开启新一轮改版,展现了新的活力。这是媒体自觉的必然,也是一种战略前瞻。

和《甘肃日报》结缘是在孩提时代,县广播站通过连着千家万户的有线小喇叭,在清晨转播《甘肃日报》的新闻摘要,催促着我们这些农家孩子早起上学的脚步。也曾记得读高中时母校门口的阅报栏前,总有几位懵懂少年或热血青年和我一起瞄着《甘肃日报》正刊或对副刊“百花”默背一番,也期望能为政治或语文考试积累些答案。

72岁的《甘肃日报》,其可资回忆的内容是海纳山藏。如今,它谋定而后动,容颜未老,芬芳依旧。

不敢说一变倾城,但改变使人进步。这次改版,旨在获取加速度,使之最大空间地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整张报纸的抱负。

前进的方向、所获的进展、所遇的挑战和所期的目标,较之以前会更便于传播。比较优势会愈发凸显,诸如明确的办报理念、平衡的架构设置、多元的选题风格、厚实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作者资源、清晰的发行脉络等。

看得出,《甘肃日报》在推出新版式及栏目设计时,不仅仅像以往那样考虑受众爱看什么,更考虑到深度报道中用户爱表达什么,实属难能可贵。这也契合了它以改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让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战略目标,是悟性和灵气的实践。

视觉设计上,“报相”变宽,唤起目标读者强烈共鸣,维系了党报品牌情感,受众反应热烈,报纸的美誉度比以往更高。往深一层面看,改版虽然是报业的“常规动作”,但能洞悉关键,攻破难点,足以彰显《甘肃日报》的智慧,足以证明其在传播方式变化时的思考,在媒体深度融合时的清醒。

不变的是《甘肃日报》对国脉的把握、对民心的体认、对省情的洞察、对报人天职的坚守,其媒体人接续起与报业先贤一脉相承的光荣传统,凡有重大社会和历史事件发生,都会在第一时间冲在最前线。这种英雄情结已经溶化在一代代甘报人的血液中,正如范长江所说,“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也因此,不少篇章读之,不由击节再三。

毋庸置疑,《甘肃日报》始终忠实履职,代读者做深入的研究,采访细致全面,叙事平静从容,堪称服务典范,成为舆论重镇。作为纸媒党报,它飘扬着理想的旗帜,紧扣终身命题,敢于开创先河,唱响主流声音,讲好本土故事,已经成为权威。

每一天,《甘肃日报》打开的都是新的历史。它焕然一新,走向你,走向陇原大地。

党史学习教育的好阵地

省委党史研究室干部 张秀娟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甘肃日报》成功进行了改版。加宽的版面,加大的容量,让报纸更加丰富和厚重。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铸就辉煌历史伟业。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推出“红色记忆”专刊,充分发挥了党报舆论引导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书写的光辉历史娓娓道来,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员干部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牢记初心使命,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实现新作为。

“红色记忆”专刊的推出正当其时,为党史和“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材,充分体现了党报的政治责任和担当作为。专刊刊发的文章不仅向读者展示了甘肃党史的发展脉络、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还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奋斗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迪。专刊兼具政治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图文并茂,版面编排精美,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好阵地。

体悟焕新之变

庄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顺民

翻开3月1日的《甘肃日报》,发现焕然一新。

《甘肃日报》的焕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版面焕新。较之于以前的版面,显得更大气、简明、清新、美观,捧读在手,视觉很舒服。如同对一个人的好感始于颜值一样,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来自于版面的美观度,所以,版面是吸引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报纸颜面。版面编辑秉持工匠精神,做优版式,精选图片,合理搭配色彩,不断提升版面精致度和舒适度,力求把每个版面做成了报纸封面。改版后《甘肃日报》一改瘦报型为宽报型,给读者以大气、厚重的观感。白底色衬托下的红色报头显得更加醒目。

二是内容焕新。内容为王是办报的不二铁律,任何时候,内容都是赢得读者的关键因素。这次改版,《甘肃日报》推出了“党建”“乡村”“城市”“文教”“红色记忆”“人文”“自然”“纪事”“人物”等版面,从多个领域增厚了报纸的文化内涵。比如,“红色记忆”版面不仅很及时,也非常必要,将成为推进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交流园地;新开设的“纪事”和“人物”等深度报道版面,将在挖掘陇原人物典型和弘扬新风正气方面发挥标杆和导向作用,必将为宣传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出新的重要贡献。

《甘肃日报》越改越精彩

永昌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珊

作为县融媒体中心一名记者,我在工作中时常阅读、学习《甘肃日报》,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和方法。得益于《甘肃日报》的支持,我精心采写的多篇新闻作品见诸报端。

在这个春天,《甘肃日报》改版,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我面前。改版后的《甘肃日报》,从头到尾彰显着主流媒体的新气象,也给予我们媒体人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启示。阅读改版后的《甘肃日报》就会发现,报型变宽了,版面变美了,栏目变新了。具体来说,版面色彩丰富,元素多样,赏心悦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稿件新闻性、时效性、故事性、思想性明显增强;栏目设置更加多元,排版重点突出,可读性强。

在全媒体时代,《甘肃日报》面对海量的信息,在做深、做精上下狠功夫,紧跟时代、更具引领力,政治性、指导性、专业性、趣味性越来越强。由衷希望《甘肃日报》越办越精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2021-04-01 1 1 甘肃日报 c243726.html 1 与时代同步 与读者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