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当下,国内主产区的大豆亩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张掖市大豆杂交育种方面的“土专家”张大跃培育的杂交大豆,亩产量早已达到400公斤左右,而他的目标是亩产500公斤!
张大跃已经66岁,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靠注射胰岛素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为了这个目标,他依然常年忙碌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
一片赤诚
痴心不改攻坚大豆“芯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节还未过完,张大跃就已奔走在甘州区、临泽县等地的多个乡镇,为今年的杂交大豆高产示范推广田做准备。
“作为一名并非大豆主产区的育种工作者,我能培育出亩产量达到400公斤左右的大豆种子,很多国内的农业专家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张大跃感慨道。
接着,他为记者讲述了一段几年前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
前几年,张大跃带着大豆标本乘坐火车,一位乘客看到后,情不自禁地用手掐了掐他的豆荚,“我以为是塑料做的仿真大豆,真的大豆怎么可能一株豆秧上结出这么多的豆荚!”
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豆秧?2020年8月19日,记者第一次随张大跃来到他位于甘州区红沙窝种植区的种植基地。这里,160亩的杂交大豆高产示范田已经临近收获期。走进田地,高85厘米左右的豆秧上,密密麻麻结了六七层豆荚,每层有5至8个,每个豆荚多是4粒。张大跃告诉记者,自己试验种植的每亩地大概有1.6万株豆苗。
2020年9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红沙窝种植区,“张豆1号”杂交大豆已经收割完毕,正在晒麦场上晾晒,等待脱粒。
连续多日,张大跃吃住都在晒麦场旁边的一间小平房内,炕上放着他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刚刚翻晒完豆秧的他,肩上搭着的一条白毛巾被汗水浸湿,微微泛黄。
记者拿起几株已经去了叶子的豆秧,上面的豆荚密密实实,颗粒饱满。两天后,张大跃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刚刚脱粒后的“张豆1号”杂交大豆实收实测亩产为387公斤,稍微晚熟的“张豆3号”还需一段时日才能收获。
2020年10月12日,记者第三次来到红沙窝种植区。“张豆3号”已经完成了脱粒装包,张大跃高兴地说,种植面积近50亩的“张豆3号”再创张豆系列杂交大豆亩产新高,实收实测亩产432.6公斤,而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冲刺亩产500公斤……
经过记者一个收获季节的持续关注,加上张掖当地科技部门的证实,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大豆并无夸大。而这个数字,张大跃用了10年时间在反复证实。
张大跃向记者提供了两份由原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上面清晰记载:“张豆1号”作为植物新品种授权保护的日期为2015年9月1日,而其申请日为2009年8月7日。同时,还有一份“张豆3号”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上面的授权日期为2018年7月1日,申请日为2009年4月10日。
这两个2009年,把张大跃的思绪带回了那段艰辛的育种生涯。
两地奔走
只为能够多育两茬种子
1955年,张大跃出生在张掖市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贫穷和饥饿成为他最初的记忆,吃不饱的困境让他对粮食有着现在许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质朴情感。
1978年,从张掖农校毕业后的张大跃先后在武威农林牧局、武威地区种子公司从事农业技术和良种繁育推广工作。1987年,他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高产小麦“武春121”,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989年,他主导研发推广的玉米金黄417杂交种,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改进二等奖……
1993年,38岁的张大跃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这一年,在小麦、玉米等育种领域小有成就的他响应“经济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政策号召,放弃武威地区种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毅然投身到“冷门”的大豆育种领域。
“大豆是当时国家农业育种的短板,我当时就是要在这个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做出成就!”张大跃说。1994年开始,他远赴海南,在三亚市凤凰镇林家村租了10亩地,专注于大豆杂交育种。
困难远比最初想象的要多。“之所以去海南,是因为我们甘肃一年大豆繁育只能种一茬,在海南却可以种三茬,我每年都是在张掖繁育一茬,然后到海南连续繁育两茬,以此来缩短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周期。”
那些年,张大跃每年秋天都要孤身一人从张掖启程,带着几十斤重的大豆育种原材料,乘坐两天两夜的火车,赶赴海南。第二年4月份,他又从海南坐上北上的火车回到张掖和家人团聚,培育一茬大豆种子之后,再次南下。就这样,周而复始了15年。
大豆育种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失败是“家常便饭”。从开始进行大豆杂交育种试验,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个生长季,但培育出来的这一代是不稳定的,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进行“决选”。种子杂交试验工作繁杂而艰辛,大多时候,张大跃都是或蹲或跪在田里劳作,海南潮湿的气候,让他的双腿落下了风湿的毛病。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2009年,张大跃终于成功培育了“张豆1号”“张豆3号”等几个品种,他15年来第一次乘坐飞机从海南回到兰州。由于担心托运会丢失大豆种子,张大跃在机场将自己携带的50多公斤大豆种子,托付给6个老乡带上飞机……
虽然艰辛而漫长,张大跃依然认为自己是幸运的,15年的时间没有白费。
而这,仅仅是他育种之路的一个新起点。
三十余载
怀揣着“金豆子”却在“要饭”
从1990年前后萌生杂交大豆育种的想法开始,张大跃已在育种之路上走过了30个年头。
一个大豆新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到20年的时间,而人的一生又有几个10到20年?
“我们刚结婚时,大家都说我很幸运,嫁了一个干部,可事实是,我这辈子都是一个四处奔波打工的农民……”“老头子本来身体不好,又有糖尿病,可是一扑到大豆地里,一下子就精神了,也不用打针吃药了,大豆对他似乎能包治百病!” 张大跃的妻子陈丽在抱怨和调侃之余,又对丈夫有着深深的理解和怜惜。多年来,由于经常帮着丈夫干农活,陈丽的双手显得有点粗糙,还有明显的静脉曲张。
1994年,张大跃只身前往海南做大豆杂交育种试验时,他的小儿子刚3岁,而当他育种成功时,孩子已经18岁。儿子还曾给张大跃算了一笔时间账,“一年下来,你在家的日子不到一个月,不是在大豆地就是在外面忙。”
张大跃的老家在甘州区碱滩镇草湖村。起初,他是家里几个兄弟姐妹当中最早从农村老家出来到城里生活的人。十几年后,痴心于大豆杂交育种的他又回到农村老家,把家里原有的40多亩地当成试验田,多年来,张大跃靠着种植大豆的收入维持大豆杂交育种事业。
丁学俭跟张大跃是多年的朋友。十几年来,他一直在背后支持着张大跃的这份事业。“我太了解老张这个人和他干的事儿,大家都是农民出身,知道好种子对农民的意义有多大,只要这个研究成功了,农民能受益,我们的帮衬也值了!”丁学俭坦言。
张大跃不仅将种植大豆的收益全部用于再试验再生产,还用退休工资贴补育种所需,如今居住的还是张掖市政府几年前为他提供的一套公寓。
走进张大跃的家,电梯门一开,楼道两侧都是他堆放的大豆标本,用鱼皮袋包裹着。屋里陈设简单,角落里堆放的也是大豆标本。
行内人都知道,做杂交育种,大量的标本是基础。多年下来,张大跃积累了大量的大豆杂交育种标本。并且,他在农村还租了一院房子,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宝贝”。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多年努力,张大跃的事迹渐渐受到业界人士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张掖市政府为他安排了办公场所,从政策和经济层面对其予以支持。
张大跃心怀感恩的同时,却总感觉自己怀揣“金豆子”却在“要饭”,问题出在哪儿?
四百公斤
高产大豆期待全国推广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而大豆育种在这里却是一个冷门的小品种。放眼整个甘肃省,也没有全国大豆主产区,这也就意味着,张大跃培育的这一粒粒杂交大豆种子,出生地在甘肃,成长地却应该在其他大豆主产区省份。
“我这一辈子,专心做大豆杂交育种,市场推广并不是我的强项。而且我现在岁数大了,很有限的精力、财力还得继续投入到杂交大豆的栽培规程研究方面,继续推动高产大豆栽培示范,也没有精力去做市场推广!”张大跃说出了他所面临的窘境。
产研转化之路没有打通,研究事业必定会面临投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正是张大跃怀揣着金豆子却在“要饭”的症结所在,“我这一辈子就干了育种这一件事儿,如果我的杂交大豆不能得到推广,我真的不甘心啊!”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这些政策让张大跃深受鼓舞。在他看来,自己多年坚持的杂交大豆育种事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关键还是缺少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高效循环的产业链条。
板凳要坐十年冷,而张大跃的这条冷板凳已经坐了30年。“真的很不容易,正规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冷板凳’时期面临的是没有科研成果,而对于他(张大跃)来说,面临的却是没有研发资金和经济收入,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但也正因如此,他在杂交大豆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又让很多农业育种专家汗颜。”河西学院教授魏生龙感慨道。对此,张大跃却连连摆手。
张大跃身上,有股特别能感染人的精神头,让人心弦为之一振。说起大豆,他立马两眼放光,精神矍铄,滔滔不绝。各种行业政策,甚至大豆生产销售的相关数据,张口就来。“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儿,这些事儿宛如长在了我的心里。”
高产的种子和科学的栽培技术是影响杂交大豆产量的两大核心因素。自2009年解决了种子问题后,接下来的这十余年来,张大跃一心投入到了大豆的科学栽培规程上。栽培密度、水肥、温度、生长周期等,都是他反复试验的内容。
“我必须研究出一套适合不同地区、科学高效的栽培规程,给豆农提供全方位的种植技术服务,确保高产。”张大跃说。同时,他也期望,能将自己一生研究的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杂交大豆推广开来,造福人民,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