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纪录片、动画片的热映,宣发和档期固然不可忽视,但最硬核的还是作品的内容。从《装台》《山海情》《你好,李焕英》三部影视作品来看,扎根现实,热情拥抱生活,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才能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装台》看影视剧创作
廖健太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只有拥有优质的内容才能有机会赢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市场。随着观众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当前的影视产业,更是进入了“没有深巷,只求酒香”的新阶段。电视剧《装台》就是这样一部靠优质内容赢得热捧的好作品。该剧将一群来自基层、为生活打拼的群众,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背景下,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得到了无数观众对个人经历的共情,唤起了无数观众的群体记忆,一方面讴歌个人奋斗和人民创造,另一方面反映社会进步和时代气象,在生活坎坷与困境中蕴涵治愈力量,在个人梦想追求中体现社会发展进步,在戏剧冲突中折射和谐社会建设,富于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装台》是一部用心之作。其一,一部好剧,首先得有一个好的剧本。该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同名小说《装台》,而且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既不回避原著中主人公苦难、喧闹、悲凉等真实生活的“不友善”状态,又挖掘出了作品中蕴藏的温暖治愈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二,创作团队独具匠心,从时间跨度上向观众传递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积淀和恢宏气度,从空间布局上让观众领略了大雁塔、钟鼓楼和大唐芙蓉园以及古城墙、现代摩天大厦的鲜明对比、交相辉映。全剧既饱含思想艺术表达的信息量,又不失风土人情展示的分寸感;既反映了普通老百姓打拼生活的艰辛与波折,也见证了时代进步的美好与善意;既富于地方特色,又具备普遍品格。其三,该剧对演员的选择也体现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既有金牌组合张嘉益和闫妮的担当加持,实力派演员宋丹丹、秦海璐、陈小艺、尤勇智、孙浩、李宝安等倾情出演,又有凌孜、姜冠南、吴曼思、王熙元等年青一代的新鲜面孔;既立足全国,又突出本土。其四,该剧片头曲、片尾曲及一系列插曲都是量身订制、精心打造,无论作词、作曲都十分切合电视剧主题,并具有鲜明特色。
《装台》是一部创意之作。首先,在主题上与时俱进,突出了“劳动创造幸福”“平凡成就伟大”“做新时代的追梦人”,体现了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颂扬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正是当下需要提倡的。其次,在内容上与时俱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该剧内容丰富,故事情节与背景中展示了饮食文化、戏剧文化、建筑文化等元素,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呈现,更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凸显,强化了价值认同与价值引领。再次,在叙事风格上与时俱进。该剧叙事风格的创意之处在于明暗均从两条线叙事,从明线来看,以刁大顺为情节核心形成双线并进的叙事安排:一条是刁大顺的家庭故事,一条是装台队的社会故事;从暗线来看,以装台工作为事件核心来展开,一条是戏剧舞台的装台,一条是人生舞台的装台。创作者将历史洪流和时代风云变幻中不同时空下个体的爱情、亲情、乡情毫无遮拦地呈现出来,并喜剧化地讲述了剧中众多主人公的艰苦、辛酸、委屈、无奈以及抗争、坚韧、知足、乐观。
《装台》是一部务实之作。剧本的创作与拍摄十分扎实,内容充实,风格朴实。拍摄空间从西安到陕南、从城里到乡下、从市中心到城中村,拍摄场景从街头巷道到高楼大厦,从小吃摊、小饭馆到酒吧、大酒店,从大雁塔、钟鼓楼、古城墙等极富人文特色的古城地标到曲江、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现代美景;拍摄人物就餐从羊肉泡馍、肉夹馍、辣子蒜羊血、裤带面等极富当地特色的美食到胡辣汤、锅盔、臊子面等区域性特色美食。拍摄采用大量写实镜头,在一日三餐中融入浓郁的地方特色,烟火气、生活气十足,用朴实有趣、带有陕西方言韵味的普通话,在电视荧幕上生动讲述老百姓的生活日常,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西安的新城老宅、新风旧貌,因此有观众称该剧为“披着都市剧外壳的陕西宣传片”。
《装台》是一部出新之作。该剧以“小人物”饱含“正能量”、“小角色”凸显“大情怀”、“小切口”展现“大时代”的视角,生动巧妙地讲述了一群最平凡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平凡的生活,并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故事。呈现了普通老百姓面对生活艰辛而知足常乐、达观从容、坚韧向上、隐忍进取、热情执着的人生态度;塑造了隐忍坚强的顺子、外柔内刚的蔡素芬、言语刻薄内心柔软的菊花、仗义疏财的二代、饭量大力气大吃苦耐劳的大雀、精明爽直的猴子、老实憨厚的墩墩、爱算计的铁扣、好面子的疤叔、痴迷艺术的靳导、敢说敢爱的手枪、仁爱低调的黑总等各有光彩的角色;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普通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做个好人,存点好心,行些好事”的处世原则;描画了新时代普通大众的精神图谱,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令观众过目难忘,得到了各年龄段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总之,《装台》避免了滤镜化的表现手法,以朴素、真实为鲜明特色,呈现了地域之美,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之美,揭示了普通劳动者人性之美,是一部富于思想性、艺术性,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的爆款作品。《装台》不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值得影视创作者深入探析。
《你好,李焕英》的叙事特色
张 建
2021年春节档电影最大的黑马当属《你好,李焕英》,截至3月8日,其票房已突破51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排行榜第二名。
电影《你好,李焕英》改编自贾玲的同名喜剧小品,再加上电影中的演员都是喜剧演员,因此这部电影的喜剧属性格外突出。但喜剧电影仅是电影的一种类型,无论何种类型的影片,最后都要回归到电影的属性当中。让电影回归电影,其实就是回归到用视听语言去讲述故事。
《你好,李焕英》的故事结构是整部电影能够赢得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这个故事的结构就是将“隐含作者”和“穿越剧的回旋跨层”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故事戳中观众的痛点,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穿越剧的回旋跨层”是穿越剧中的一个复杂形式,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穿越回过去,并且参与到与自身有关的事情变化当中,人物就像是沿着莫比乌斯环一样走到人生的原点。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穿越回母亲年轻时所在的时空中,这个世界里没有她的存在,但她带着未来的记忆,知道母亲在这个时空中所发生的事情,并且她参与到这些事情当中。例如贾晓玲假装母亲李焕英的表妹、帮她抢全厂第一台电视、组织队员参加女排比赛等。由于“穿越剧的回旋跨层”自带有一种叙事悖论,具体表现在电影中就是贾晓玲在穿越到的时空中为了让妈妈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从而撮合她与厂长儿子的姻缘。这种行为如果成功了,那未来时空中她就会不复存在,也就不可能出现她穿越的情况,单一的“穿越剧的回旋跨层”,实际上是对人物所穿越到的世界逻辑的动摇,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悖论,就会形成开放且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叙述,例如《星际穿越》《信条》等电影。《你好,李焕英》只是一部喜剧电影,不需要过于“烧脑”的剧情,所以在故事结构上需要把这种叙事悖论给圆回来。而贾玲导演在整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隐含作者”正好弥补了“穿越剧的回旋跨层”的不足,将故事变得出人意料又感人至深。
隐含作者也称“第二自我”,简单理解就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表现出来的思想往往不是真实的自我,而是经过修饰的自我,修饰过的自我隐含在文本之中,影响着作品的创作。电影故事以贾晓玲叙述“从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也曾经是花季少女”代入进去。在现实中,贾玲的母亲出车祸去世了,贾玲便在电影里将自己虚构成贾晓玲的身份,穿越到过去与年轻时候的母亲相遇。因为贾晓玲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情,所以她在过去的时空里不断地为李焕英制造各种开心。故事进展以贾晓玲要回到属于她的时空为分割,前面剧情算是一个不错的喜剧,但后面的剧情设定就使得整部电影得以升华。即将要回到未来的时候,贾晓玲突然明白,即将去世的母亲也穿越了回来,成为年轻的李焕英。这个设定是贾玲导演在进行剧本创作时的主观意识,她希望在电影的世界里,贾晓玲与李焕英能够在过去的时空里相聚,并且这种剧情设定与“穿越剧的回旋跨层”结合在一起,使得电影中原本靠情感来支撑的细节被赋予了更为牢靠的逻辑。从而引出了电影催人泪下的高潮点——母亲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只希望她能够健康快乐。
通过“隐含读者”与“穿越剧的回旋跨层”的相互融合,电影前半部分笑点密集,后半部分真情感人,将母女之间的爱一点点呈现出来。电影中贾晓玲与母亲李焕英在过去时空的相遇,既是女儿和母亲的救赎,也是贾玲作为女儿的“圆梦”。电影《你好,李焕英》虽然是通过小品改编而来,但是故事结构比较完整,既有丰富的情感,也呈现出很多现实生活的样貌。
同样,该片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最主要的就是只一味强调故事情节、戏剧冲突,影像表达上有所欠缺。而影像表达是电影之所以成为电影的基础,这也应引起电影创作者的重视。
《山海情》靠什么吸引年轻人
韩浩月
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是今年开年以来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之一。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扶贫剧有一天也会成为“爆款”。因为《山海情》的成功,不仅在于剧中人物形象真实,剧情符合时代特征,更在于它真正脱离了“宣传片”的概念,用真诚创作的心态,以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反映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
贫困因何而来?环境局限、历史成因、思想观念……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由于有些创作者将贫困群体当成“他者”,长时间处于对贫困的想象和建构中,导致部分影视作品也带上了一种创作者的精英凝视。加之当下确实有一部分扶贫剧创作者在完成任务的心态下,用敷衍或居高临下的态度制作作品,因此,没有通达观众的内心,更不能让观众通过扶贫剧真实地观察到贫困地区的本真生活。
实际上,贫困地区想要得到的,并不仅仅是资金、项目和嘘寒问暖,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改变。电视剧创作,恰恰需要进入贫困地区的内部与深处,发现真实的乡村图景。
从电视剧《山海情》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剧中呈现的村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很生活化,都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而剧中的扶贫干部并非万能,也无“主角光环”,村民的不理解、技术上的不懂行、手中资源的不足——扶贫干部所能遇到的真实困难,都刻画在了剧情细节之中。
这也表明了扶贫剧创作需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问题:作为个体的扶贫干部不是万能的,不是随着扶贫干部的到来,资金、设备、平台、渠道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必须要表现好扶贫干部背后的国家力量、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唯有如此,扶贫剧里的人物才会真正地鲜活起来。
《山海情》之所以能打动现在的年轻观众,是因为剧中为脱贫而奋斗的村民里,很多都是年轻人。从近年来关于脱贫攻坚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承担起了脱贫带富的重任。而《山海情》中的村支书也是一位农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这和以往的一些扶贫剧将扶贫干部的面孔进行模式化、呆板化的表达不一样。
这些年轻人参与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除了落实帮扶政策之外,更多的是他们的年轻、朝气与锐气,他们打破了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口”,他们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潮水一般涌进贫困地区,加快了对贫困地区知识与文化的输送与浸润。
沿着扶贫的道路,知识精英、青年群体的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要感谢“信息洪流”与“观念水位”带给贫困地区的巨大影响,更要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帮扶与注视。
这帮扶与注视,是热忱的,也是平等的。他们不以“牺牲者”或“奉献者”的身份自居,如此,才真正博得了贫困地区群众的信赖,才真正激发出贫困地区脱贫奋斗的巨大能量。扶贫剧制作与拍摄,不妨在这方面多去寻找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