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3月09日
第09版:理论

【智库建言】

准确把握着力重点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第2期 (总第63期)

导 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本期智库建言,我们组织专家学者撰文,进一步明晰当前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着力重点,以期持续深化认识,推动“十四五”甘肃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联系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赵昕

电子邮箱:gsdxzkjy@163.com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李振佑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为此,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后劲。加大财政、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和补贴金额,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不断增长。凝练若干优势基础学科,部署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突出学科优势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从事高新技术研究的企业、风险投资和基础研究的个人、企业给予奖励和税收优惠。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拓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根据科技创新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规范创业投资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合理流动。

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制定科技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引进智力与引进项目相结合,鼓励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吸引省内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高端的科技研发团队,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产业集聚度。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立符合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努力构筑集聚省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加大对技术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借鉴上海、成都等发达城市的经验,采用个人所得税返还、工资补贴等方式来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等。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整合全省科技创新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形成与大企业互补发展的第二梯队。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港和科技大市场作用,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机构,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结合我省十大生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一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优势学科和重点产业领域集中部署战略科技力量,比如在智能传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统筹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加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建立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工作站。搭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争取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化基础条件和能力支撑。重组科技创新资源,对现有创新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布局建设甘肃省实验室和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切实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创新资源集聚。健全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以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引领我省科技创新的航母级舰队,增强全省科技创新实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完善利益与风险匹配机制,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调创新运行机制。

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王 伟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我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发展目标,必须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在持续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全面保护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冰川、戈壁等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河西走廊绿洲湿地生态保护恢复,提升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增强祁连山水源补给功能。加快开展祁连山及沿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加快构建河西走廊荒漠化、沙化综合防控体系。加快推进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等重点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建立健全祁连山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祁连山生态长效治理。

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实现新突破。提升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全面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加快实施渭河源区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提升渭河源区水源涵养补给功能。持续加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推进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积极推进坡耕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好陇东黄土高原固沟保塬治理。加大对子午岭、六盘山、渭河源区等区域水土保持治理的投入。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发展旱作农业,积极改善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生态面貌。积极推进黄河干流河道综合治理,加快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流域的保护和治理,保障黄河河流健康。强化对渭河、泾河、大夏河、洮河等黄河支流生态保护与治理。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实现新突破。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稳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城乡居民供水用水安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升改造。加强土壤污染管控、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大幅减少白色污染。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废弃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实现新突破。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理、林地定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草原、湿地征占用管理制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对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推进全省大规模国土绿化向纵深发展。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力度,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化处理,倡导低碳出行,循环利用的环保生活方式。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二级巡视员

高质量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

赵前前  范 巧

立足“十四五”,甘肃要高质量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支撑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引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进一步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持续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品牌,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退出模式,强化对传统优势产业的集中规划和管理,促成发展规模和体量较小、发展前景欠佳的产业链或企业转型发展。二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推进以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形成产业链发展和集聚发展新优势,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率、技术效率。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鼓励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先进技术应用到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发挥传统企业的资金优势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需要。

推动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管理体制,优化研发创新、技术应用、人事管理等的流程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能力,提升纯技术效率。二是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价值链效率。强化研发优先的自主培育,弱化技术引进对研发创新的资源挤占,推动研发创新优势向创新价值链中末端扩散。促进研发成果在区域内有效转化应用,发挥成果转化对创新价值链两头带动的协同效应,弱化创新价值链非均衡性。发挥创新策源地集聚和溢出效应,调整优化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投入结构,避免创新资源价值链错配。三是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效率。前瞻性地规划水利、道路、电网、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消除阻碍产业发展障碍。设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基金,优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着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四是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效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科研,以项目驱动协同创新。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创造条件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一线工人、中层管理人员等,培育新时代的优秀劳动者。

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结构,深度推进政策协调和协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明晰财政投资方向,优化财政拨款方式,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水平,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继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重要技术和重要环节给予税收优惠,适时推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领域的必要改革。完善市场融资体制,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完整、适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制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推动形成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与市场创新政策、军用政策与民用政策之间实现有效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和推动政策实现,重点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孵化创新企业、提高创新服务,切实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三是加大政策实施监管和动态优化力度。坚持实施精准合理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由项目指导转向负面清单的进程。加强对政府补贴的信息披露和监督,提升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监管,建立产业信息平台,适时评估和动态修正无效或低效的产业政策。

作者分别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教授

“五水共抓”破解发展难题

李含琳

我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5%,并且水资源80%以上属于降雨量,不易留存和利用。水资源短缺是影响我省长期发展的一个主要短板,为此,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解决水资源问题作为2021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了坚持大中小水利并举,“五水共抓”的战略思路,要求各地在规划和经济工作的决策和安排中坚持贯彻落实。

涵养水:建设高标准水源区

一是加强水源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质治理,特别是黄土高原流域区的梯田建设和固沟保塬,彻底减少河流泥沙流动量。二是建议每年在黄土高原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水库或者水坝,维修一批水库和水坝,做好降雨水资源的涵养和利用工作。三是扩大海绵城市的建设范围,目前庆阳市是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还可以再争取。四是继续向国家争取退耕还林还草指标,并且将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投向水源区、河道区和高海拔地区,实行政策倾斜。五是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向国家争取更大的补偿面积,同时提高补偿标准。六是继续实施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工程,向河西地区、沿黄大中型水利工程灌区、中心城市规划区、新型工业城镇区、中心园区等倾斜。

抓节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一是理顺与水利工程管理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制,探索实现路径。二是农业工程性用水实行成本价,对不同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效率进行差异性补贴。三是分类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搞一刀切,不同的行业实行不同的节水标准和政策。四是对节水效率有特别贡献的单位、技术专家,实行特殊创新奖励政策。

优配水:将水用到效率最优的地方

一是逐步提高工业和城市用水的比重。二是将有限的水资源更多用于对全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部门、行业和地方,比如,核心城市、核心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黄河甘肃段河道河长制的贯彻落实,在保证全省水资源配置大局的前提下,保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程的供水。四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特别是对于农村水权分配,要坚持以人定地,以地定水,以水定产业规模,农田灌溉用水以人均灌溉面积和综合灌溉定额确定,生态用水按农田灌溉用水的比例确定。

保供水:多措并举多渠道开发水资源

一是要将水利工程作为“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甘肃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核心工程,重点保证。二是要用开放思维和大局思维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要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甘肃的影响和对策、甘肃沿黄上马调水工程的可行性,争取国家支持。三是各地尤其是黄土高原核心区域的庆阳市、平凉市和定西市等,一定要在规划中多考虑水库水坝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同时也将水库维修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四是大力发展中水循环项目,凡是大中城市、工业园区,必须100%规划建设中水集中处理系统,总结和推广嘉峪关和金昌市的经验。五是在城镇坚决执行阶梯水价制度。

防洪水:建立水土综合治理体系

洪水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两分法”。一方面,要加强对黄河干流和支流区的生态保护、修复、移民和建设,多种树和多种草,提高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严格执行国家的生态红线政策,只要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这两大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洪水就自然少了。另一方面,要吸收中国古代解决洪水的历史经验,对洪水进行疏导,变害为利。这就必须规划建设一批水库和水坝,提高洪水的容纳能量和疏导能力。同时,建议省上与国土资源、城镇建设、水利工程相关部门,对全省的人口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等进行一次重新审视,调整规划内容,增加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支流防洪工程、山洪沟道治理等方面的项目。

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教授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柳 菁  李 静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牛鼻子”,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要始终坚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结合,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一网通办”水平,拓展提升“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效能,推动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普遍落实,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服务效率与审批质量双提升。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企业、个人和行业信用数据库,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条件,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全面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潜能。完善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提高经济治理能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国有资本投资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绩效管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决整治金融领域各种乱象,有效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创新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随机抽查系统,完善相关细则,适当增加对高风险企业的抽查概率和频次,确保监管公平公正。推行综合执法,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实现“多帽合一”,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实行信用监管,建立完善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违法经营者付出高昂代价,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探索审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新的监管模式,既鼓励创新、为新产业新业态成长留足空间,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又切实保障安全、不能放任不管,引导新产业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作者系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哲学教研部讲师

2021-03-09 【智库建言】 1 1 甘肃日报 c239781.html 1 准确把握着力重点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