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第11版:文化

【文化视点】

金城·民俗·闹春

图/王虎鸣

王立仁

中国人向来把春节看得很重,就是因为年的味道最吸引人。过大年是那么的喜庆祥和、欢乐热闹,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好看的,让每个人感觉到愉悦和满足。特别是多姿多彩的民俗,是一种灵魂的释放、一种族群的共识,是我们共有的文化。

正因为这个,我们才不约而同地熬“腊八粥”,吃韭黄饺子过“小年”,恭恭敬敬送灶君灶娘娘回天上,祈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来年的日子更好过。到了除夕,白天贴春联、剪窗花,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儿童燃放鞭炮欢欣鼓舞,天空烟花绽放流光溢彩。到了交更(午夜十二点整),街头巷尾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照红半边天空。这时候是除夕最要紧的节目——准备祭祀物品“接灶”,灶爷灶娘娘也及时赶回来与一家人共贺新春。正月里走亲访友、乡村里多会闹社火、演社戏,那多姿多彩的高跷、舞狮子、跑龙船等,令人目不暇接。正月十五看花灯猜谜语,跨火堆祛病邪,喜庆的气氛让这半个月的日子充满欢乐。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常说天天都是年。这主要是指穿新衣、尝佳肴,只要喜欢,随时可以备办。过年期间最值得我们留恋的,还是那些充满了家乡文化气息的民俗表演。

民俗是一种文化,让普通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也是咱老百姓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一点一滴创造出来,并且世代流传的民间文化。若要想了解一个地方人们的群体性格,你就去看他们的民俗,特别是看他们过年期间最受欢迎的表演节目。

兰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深厚博大的民俗文化。要说过年期间我们的最爱,有几个最典型的例子。

排在第一位的,非撼天震地的太平鼓莫属。那如同万马奔腾滚滚而来的鼓声,那一排排身形彪悍、一身古代勇士装扮的西北汉子,在大红战旗的指引下,整齐划一闪展腾挪的步伐,变化多端气势逼人的阵形,随着鼓点上下翻飞的长鼓,汇合成攻无不克的军阵,朝着胜利大步迈进,激荡起观众们心中的豪情。这是属于兰州民众的情怀。作为生活在上游峡谷段的黄河儿女,从小就与陡峭的崖壁、湍急的河流相伴,练就了攻坚克难、无所畏惧的胆气,养成了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独特气质。在明代初年,为了支持国家统一,以聪明才智,创造出暗藏兵器的长鼓,赶走了残元势力,迎来了春和景明的太平日子,“太平鼓”的名字蕴含吉祥的寓意。

兰州人有着广泛吸纳各种优秀文化的传统,来自各地的好东西,经过兰州人不断的改良和提升,将其发扬光大。几千年前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是这样,今天的永登苦水镇的“高高跷”也是这样。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大型社火会上,高高跷算得上是一道亮丽的压轴大戏。踩着3米多高的高跷,装扮成古典人物造型的演员,游刃有余进退自如,把历史上的忠良豪杰展现得惟妙惟肖。高跷本是北方民间普遍表演的项目,但是能够有3米多的高度,却唯有兰州人能够玩得转。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是兰州民众最可宝贵的精神气韵。

在兰州这片土地上,很早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人们把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化作仪式感很强的祭祀活动。这种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慢慢地演变成头戴面具、手持法器的祭司,于是就有了最早的傩舞。先民认为傩舞既可以驱鬼逐疫,也可以战胜敌人,于是引入军队的傩舞,就形成了军傩。再往后傩舞就成了民间流传展示崇拜、增加喜庆的表演活动。军傩一般由十来个以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面具,代表不同人物的表演者排成阵形,在鼓、锣等乐器伴奏下,自始至终踏着固定的节奏步伐开合进退,展现黄帝统领众神战胜蚩尤,霍去病征服匈奴等传奇故事。那种场面,充满了上古的悠远苍凉、人间的正义力量,让观看者禁不住心潮澎湃深受感染。

自从汉武帝元狩二年金城开埠以来,兰州成为西北交通枢纽,丝绸之路重镇,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合作的大驿站。丝绸之路文化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永登中堡的硬狮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硬狮子”之所以硬,是因为它有一个木质的结实框架,还有一个造型独特,深眼窝、鼓眼球,憨态可掬的面孔,而且分量沉重,“九斤狮子十斤头”,舞动起来没有很强的臂力是不行的。“硬狮子”的引狮人一身装扮更独特,戴着红胡子,头上有外形像个海螺的尖顶红帽子,身穿紧身窄袖衣和灯笼裤,怎么看也是典型西域人的装束,这样的造型和表演,唯有在兰州能够看到。经过专家们的研究,认为永登硬狮子来自于西域一带,它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文化经过兰州向中原的传播,也给兰州民俗打上了不同地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美好印记。这样的表演更让人兴趣盎然,大开眼界。

兰州过年好看的节目还有很多。比如皋兰县的曲子戏,七里河区的铁芯子,榆中县青城的道台狮子、甘草店的马社火、马家山的太符灯舞,永登县何家营的滚灯,都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独门绝技。它们或者惊险刺激,或者底蕴深厚,或者精彩亮丽,构成了兰州喜庆节俗中的一道道风景线。

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吃的穿的,给长辈拜年的规矩,都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作为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应该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即便是以后,这些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也依然会在新的时代里熠熠生辉。

2021-03-03 【文化视点】 1 1 甘肃日报 c238780.html 1 金城·民俗·闹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