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金娟
核心提示
到了大年三十,随着一声声喜庆的鞭炮声冲向天空,年的大幕,就算是正式拉开了。
在陇上的很多地方,年俗经过世代相袭、发展演变,越来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正月里的年俗更是热闹喜庆,像除旧迎新、拜神祭祖、舞龙舞狮、走亲访友等,内容丰富多彩,年味浓郁,凝聚着陇上传统文化的精华。
放烟花
吃罢了年夜饭,接下来就该放烟花了。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一只响亮的烟花在夜空夺目盛开了,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个冲上夜空的火树银花瞬间把年三十的天空点缀得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大地红”“喜洋洋”“龙宾礼炮”……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花朵。
人们扶老携少,裹着棉袄、袖着手,往往是邻近几家聚在一起,年轻的小伙子们负责放烟花,其余的人就仰脸望着院子上空盛开的火树银花,烟花落下的火星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每一张喜庆的脸庞。
放完烟花,最后一项固定节目是看春晚。看着春晚过大年已经成为十三亿中国人的统一习惯,也成为此后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共同的谈资。
吃过年夜饭,放罢烟花,看着春晚,开始守岁了。守岁的习俗源自南北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则含祝愿父母长寿的意义。“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大年夜,全家人欢聚一堂,摆一桌茶点瓜果,聊聊家常,看看春晚,随着主持人新年倒计时,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新的一年开始了!
跳火群
大年夜还有一个必备节目,就是跳火群!跳火群就图消灾消难趋吉利,“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忧虑”,年三十晚上,点起一堆“百忌”梢子烧起来的篝火,大人小孩依次从火上跳过去,既寓意来年生活红火,也有驱邪避灾的意思。等到火势渐渐小下去的时候,还有最后一个节目——捶火堆!在家乡陇东,跳火群是小家小户各自进行的,烧的是从山坡上砍回来的“百忌”梢子,“百忌”是家乡土话的叫法,是一种开紫色小花的灌木,偏偏烧它,大概是取名字的意义,烧去“百忌”就是驱邪避灾了。“百忌”烧起来噼里啪啦作响,热闹极了,等没有火焰的时候,找来一根长长的木棍,大家轮流捶打火堆,飞溅的火星升腾起来,映红了大红的对联和高高挂着的大灯笼,欢乐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红红火火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大年三十的烟花开了又落,落了再开,跳了火群,守了岁,“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若狂”。
开门炮
过完了除夕夜,守完了岁,第二天早上就是新年、新月、新的一天开始了,古老的生活哲学认为,这一天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来年一年的福祸财运,所以事事都有说道,步步都要讲究,这样才能给新的一年带来好兆头,开个好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家里第一个早起的人要放一串长长的鞭炮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鞭炮是昨晚就高高挂在墙头的,起床拿了半炷香,披了衣服,点燃早就撕好的引线,再一路跑回屋子里面去,噼里啪啦鞭炮响起来了,新的一年也就在响亮的鞭炮声中红红火火地开始了。而这开门鞭炮里,往往还有竞赛的成分在里面,谁家的鞭炮放的最早就说明谁家的人们最勤快。
放完了鞭炮。一家老小也就都起床了,家庭主妇们首先忙碌起来,西北地区讲究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馅一般是提前就剁好的猪肉萝卜馅,满满的一大盆放在柜子里,预备正月里吃,现在就要拿出来了。正月初一的饺子很有讲究,饺子的包法也多,一般是圆皮,包上馅,先捏成半月,再把两个角捏到一起,圆圆的饺子象征团圆,更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大年初一的饺子里除了馅,还要包上几枚硬币,包多少个随心,吃饺子的时候,谁先吃出来就说明谁来年的财运比较好,据说这也是曾经小家庭里决定谁掌管财政大权的不二法则。
拜大年
正月初一,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过完了吃吃喝喝、悠悠哉哉的正月初一,从正月初二开始,所有人的主要活动就变成了拜大年。
按照风俗,先由邻近的长辈拜起。提了各色礼品,到同宗族的长辈家里去,这时候,长辈们早已穿戴整齐,坐在大炕上,抽着烟锅子,等着晚辈们来拜年了。进门问好、磕头作揖,不赶时间的,再陪老人们聊聊天,拉拉家常。
拜完同宗族老人,然后就是近亲:外公外婆,舅舅姑姑,七大姑八大姨等等,最后是乡里乡亲,走到哪都是管酒管饭,糖酒水果、自家制作的各种吃食,还有美味的各色菜肴,到处都在拜年,人人见面都问过年好,处处一片祥和喜庆。有时候,几路人马齐聚一家,受拜人家就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宴席,吃喝玩乐,觥筹交错,能持续一整天。这样,一天下来也拜不了几家,只好明天继续。
除去长辈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正月里邻里之间也要互相问候,到邻居家坐坐,互相道声“恭喜发财”“新年大吉”,没有过多的礼节,却能让平时冷漠的邻里关系得到升温。拜年,是正月里的唯一大事,一直要拜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始于汉,盛誉唐宋,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微信拜年、邮件拜年和电话拜年等。通过拜年互相见面,互相祝福,互相谅解,体现共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过“人节”
正月里的第一个隆重节日就是初七——“人节”了。
初七,被陇东人称做“人节”,这种说法源于古神话,传说女娲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所以又叫“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广大西北地区传统的习惯,这一天也有很多讲究。
过完这一天,大年就算是基本过完了,所以要“送年”,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大家还要出去走走,表示新的一年出入平安。这天讲究要吃面条,寓意在于用面条“拴”住老人小孩的福寿,祈求家人平安健康。这天夜里要灯火通明,家里不能关灯。
接下来就要开始为家人来年的平安健康祈福,这项隆重而严肃的仪式一般在厨房进行,先舀一碗米,插三炷香,以示敬天地祖先。之后由父母开始逐一带着家里小孩从厨房出发,到离家最近的十字路口去,父亲手拿一支点燃的香,在地面画“十”字,脚踩在“十”字中央,口里叫着小孩的乳名,母亲则手拿糕点,在后面回应。叫三声之后转身走回去,一路走,一路叫,一路回应,一直走到厨房,父亲把香插在碗里,母亲把手里的糕点拿给小孩,小孩完整地吃掉,这样,祈福的整个仪式才算完成。
闹元宵
古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有了“元宵节”的称谓。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春灯节”。
元宵节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是新年里一个重要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人们就开始过元宵节了,按照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约定俗成,在“元宵”这个特殊日子里,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庆祝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表达美好生活愿望。
和南方水乡的元宵不同,在春寒料峭的西北地区,人们庆祝元宵节,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一般包括挂灯、舞龙、猜谜,用饺子面条代替南方的汤圆、元宵。
“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大概不是西北的元宵节,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南北元宵节同样“灯似火”。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高高挂起各种彩灯,满城灯火,喜气洋洋。而在一些公共场合,往往还会在各种彩灯的下面粘贴灯谜,供大家赏玩。谜王难度最大,贴在最大的灯笼上,而奖品也往往是最丰厚的,还有二等奖、三等奖和一般的小奖。猜了谜,记下序号,到奖品兑换处去,要是猜中谜底,就可以领一份小奖品,同时回去撕掉自己猜中的谜面。猜不中也没关系,再接再厉,乐此不疲,穿越人流,在灯的海洋,谜的天地里流连,这样的盛景乐事,一年仅此一次。
夜间赏灯猜谜,白天里的主要活动是舞龙、舞狮、耍社火。
平日里,龙头供在龙王庙里,元宵节这天要敲锣打鼓到庙上去请,接上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长约十来米。舞龙的时候,由走在最前面的人举着绣球引导,锣鼓声中,巨龙做抢球的样子,跟着绣球,摇头摆尾,蜿蜒游走。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明年再用。元宵节这天,很多人家和店铺都会花钱请舞龙队到自家去,舞龙队所到之处,都会受到盛情款待。
社火队里有踩高跷的,扭秧歌的,还有划旱船、骑毛驴的。表演的人们都是大红大绿的装扮,脸颊抹上红红的胭脂,头上戴朵大红花,穿阔腿绸裤。扭秧歌的腰里扎着长长的红绸子,一边走一边舞;旱船不是真船,用绸布做成船形,蒙上彩布,套在表演者的腰上,就像坐在船里一样,手里拿着桨,边走边舞;骑毛驴的也是一样,双脚着地,装作骑在毛驴背上,一边扭一边走。
热闹的元宵节过完,年就算是彻底过完了,生活归于平静,但新的春耕,也就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