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2月03日
第12版:甘肃史话

【溯源甘肃】皇甫谧·皇甫氏·朝那

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皇甫谧画像与所著《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雕像

朝那湫

本报特约撰稿人 邓慧君

东汉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兴起, 每个郡都出现了一些显荣有声望的家族,称为“郡望”。意思是先祖世代居住某郡,人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者。一般世家大族常在姓氏前贯以地望,以有所区别。皇甫家族从皇甫儁开始迁居朝那,历经六代经营,在北地、安定威名远扬,之后安定皇甫、朝那皇甫成为他们这一系的地望标志。皇甫谧是安定朝那皇甫氏家庭的佼佼者。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将前人针灸学理论系统编撰成《甲乙针灸经》,流传后世,奠定了中医针灸学基础,被后世尊称为针灸鼻祖。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皇甫谧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之家,一生经汉末、三国、西晋时期,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病逝,享年67岁。皇甫谧五岁时,曹操去世,魏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由此看出皇甫谧所处的动乱时代。

皇甫谧家族依军功而兴,在东汉时期为安定郡名门望族,在他出生之时,家道衰落。幼年过继给叔叔的皇甫谧,随叔叔迁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在二十岁之前,皇甫谧个性落拓不羁,行为无拘,不读经史,曾与姑表兄弟梁柳编荆为盾,执杖为戈,被叔母谴责。有一次,皇甫谧从外拿瓜果回家孝敬叔母,叔母扔在地上,流涕责备道:“《孝经》上说:‘子女每天肉食供养父母,还不孝呢。’你已二十余岁,眼里无规矩,心中无道理,你拿什么安慰我呢。昔孟母三迁,曾父烹豕,均教子有方,你行事无度,难道是我不善择邻,不善教育的缘故吗?修身笃学,受益的是你自己,我能得到什么呢!”叔母一席话,使皇甫谧茅塞顿开,此后从学于乡人席坦,勤奋不倦,耕种之余,手不释卷,常常苦读达旦,勤笔著文,名闻乡里。乡人称其为书淫。

数年之后,皇甫谧学名远播,有人劝慰他广交名人,提携荐举。皇甫谧对答,自己身体孱弱,不能尽力而为,追求名利富贵会损伤气力,与其为富贵损伤身体,还不如安贫乐道呢?何况士一向是贫困的。置名利富贵于外,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也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会耗损精神。皇甫谧以朝闻道、夕死足对答。

后叔父生子,在皇甫谧快四十岁时,侄儿行成人礼后,皇甫谧回归本家。此时,魏蜀吴争霸正烈,皇甫谧身处魏国,魏国州郡征召其出任上计掾,举孝廉,皇甫谧谢绝;魏元帝景元年间,魏相国征辟其入仕,也被皇甫谧谢绝。乡人劝其应命,皇甫谧撰写《释劝论》以明心志。晋武帝时,年近花甲的皇甫谧已名闻中州,晋武帝屡次下诏让其出仕,均被皇甫谧以身体宿疾,无力任官,请皇帝另择贤达而谢绝。以后向晋武帝借阅图书,武帝送他一车书。赏识皇甫谧才华的晋武帝,认为皇甫谧性格沉静,平凡自安,勤勉不懈,苦读经史,不入俗,行为高洁,一心想让皇甫谧教授太子。晋武帝还下诏征辟皇甫谧为议郎、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皇甫谧出仕功曹,均被皇甫谧以身体羸弱,一一谢绝,始终没有出仕任职。

汉末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文士的精神世界空虚放达,他们面对豪强的掠夺行为,无能为力,以避居自保,同时追求精神上的安逸超脱和狂妄任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生活俭朴,精神自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士人的高洁孤傲。皇甫谧素身寡欲,深居简出,以医以文为生,钻研医学,躬耕授徒,培养才俊,其门生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皇甫谧是开启魏晋士人超凡脱俗风气的先行者,他避居乱世,钻研医学,悬壶济世,研习经典,著书立说,安心学问,在中医学和文史学方面留下珍贵的遗产。

皇甫谧40余岁时,因病服寒食散过量,导致痹病,几近瘫痪。为了治病,他研究传世医学著作《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针灸学著述,结合自己的疾病,钻研针灸之法,经过一段时间针治,病情明显好转,他将治病所得,结合《针经》和《素问》的经脉、腧穴、针法内容,以类相从,撰成《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书,全书12卷,48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详细论述穴位的位置、相关病症与禁忌,点明针灸操作方法等针灸学学理。

除了医学方面的建树,皇甫谧在文学和史学方面亦成就斐然,流传后世的著述有《高土传》《帝王世纪》《列女传》《逸士传》《玄晏春秋》等,还为《鬼谷子》作注,为左思《三都赋》作序。其《三都赋》序文客观论述了赋体诗文产生的过程,评价《三都赋》描述的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原因和各自优长。经过皇甫谧作序的《三都赋》,一度名震士林,人们争相传阅,以至于洛阳纸贵,

皇甫谧孤傲放达,素身简约,面对谱法亡失,丧礼混乱,葬俗繁杂,无有定制之乱象,在他六十岁时,撰写《笃终》,阐释生死观,主张薄葬简礼,告诫儿孙,勿随俗劳民伤财,甚至就墓穴长宽深浅覆盖掩埋均一一交待。

皇甫谧在中医学以及传统文史上的杰出贡献,为皇甫家族的武功增添了文士之美誉,备受后人敬仰,其宗姓里望常被后人追溯。

皇甫氏

关于皇甫家族,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皇甫氏乃宋国子姓,宋是西周初年殷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微子启下传至宋戴公时,宋戴公曾孙南雍陲以祖父充石字皇父为氏,此后乃有皇父氏。传至秦朝末年皇父遇时,避战乱由商丘迁鲁。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皇父遇嫡孙皇父鸾从鲁国迁至茂陵,一度任雍州牧,改皇父氏为皇甫氏。

皇甫鸾生皇甫裒,举至孝,为彭城相,北徙安定,家三水。三水是安定郡属国的活动中心。属国是西汉东汉时期,为安置归属的羌人和匈奴,在延边一线设立的国中国,其中在北地郡设立北地属国治三水(今宁夏同心东),可见三水是安定郡的中心区之一。皇甫家族定居三水,戍守边关,屡建功勋。皇甫裒之子皇甫儁一度任安定都尉。皇甫儁子皇甫稜,一度任渡辽将军(驻扎在今内蒙古五原一带)。皇甫稜八个儿子中的其中之一皇甫旗曾任扶风都尉。皇甫旗有两个儿子十分有名,一是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另一是皇甫规,在安定捍卫边关,抵御羌人,立下赫赫战功。真正使得皇甫家族显赫的是皇甫规和皇甫嵩,《后汉书》均有两人之传。

皇甫规(104年—174年),字威明。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西羌进攻安定,威逼关中,身为布衣的皇甫规眼见驻守安定的马贤不恤军事,认为必败,上书陈述边关守军情状。指出边关弊病,长期松于守卫,防御松弛,边官沽名,小胜则邀功,大败则隐匿。陈情愿意临危受命,率兵出击,郡将知规有兵略,任命皇甫规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梁太后临朝后,规举贤良方正,曾因为梁冀专权跋扈而上书,遭到梁冀迫害,几近丢命。之后,开门授徒十四年,培养弟子三百人。梁冀伏诛后,朝廷五次征召皇甫规出仕,婉言谢绝。后因羌人屡次犯边,再度出仕,一度任度辽将军,弘农太守,再转为护羌校尉。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去世,享年71岁。皇甫规崇尚节气,疾恶如仇,曾有通过买官而得雁门太守者拜见,他拒绝出迎,而当王符拜见他时,匆忙趿拉鞋子出迎,并援手请坐。

皇甫节的儿子,即皇甫规的侄子皇甫嵩(?—195年),字义真,自幼文武双全,喜欢读《诗》《书》,善习弓马骑射。初举孝廉、茂才,汉灵帝时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曾经镇压黄巾起义立下战功。在汉末权力斗争中,与董卓交恶,受到排挤。董卓被灭后,一度任太尉。

朝 那

东汉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兴起,为了门第之誉,世家大族常在姓氏前贯以地望,以有所区别。如西晋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有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地望加姓氏成为士族区别姓氏的标识。皇甫家族从皇甫裒开始,戍守三水。其子皇甫儁开始迁居朝那,皇甫儁子皇甫棱生八子,其中第六子皇甫旗及其两个儿子皇甫节和皇甫规,再到皇甫节的儿子皇甫嵩,皇甫家族经过六代经营,在北地、安定威名远扬,之后安定皇甫、朝那皇甫成为他们这一系的地望标志。

从皇甫规、皇甫嵩、皇甫谧三位见于正史记载的传记看出,他们均为安定朝那人,那么,朝那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哪里呢?

关于皇甫家族朝那的籍贯里望,学界多有争议,一说宁夏彭阳人,一说甘肃灵台人,一说甘肃镇原人,一说甘肃泾川人。各地拿出证据力争,使皇甫家族的地望扑朔迷离。

历史时期的朝那地理位置经历过几度的变迁。安定郡地处宁夏黄河段东部南部,这里是黄河在甘肃、宁夏、内蒙古境内往东部的山西雁门关一线秦汉时期羌人、匈奴民族和汉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分界线,其中从宁夏黄河一线斜穿固原、六盘山直达关中的交通要道十分重要,匈奴、羌族从这一线屡次南下东进,掳掠人口,抢夺财物。秦朝十分重视这一地区的守护,在黄河流域宁夏段通往甘肃平凉庆阳一线设置北地郡,以护卫关中西北疆域。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为加强这一地区统治,考虑到人口增加地域辽阔难以治理的因素,将北地郡西部析分出安定郡,辖县21。辖境约今宁夏中南部、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及平凉市所属各县和庆阳的镇原等地。在所辖21县中,有朝那、三水等县。朝那、三水两县都属于安定郡的重要县份。其中朝那是秦朝祭祀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朝那,有端旬祠十五所,胡巫祝,又有湫渊祠。”秦朝把朝那湫并列于黄河、长江、汉水四大祭祀水系。可见朝那湫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东汉初,安定郡内乱边患战火不息,县治荒废。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安定郡辖县由西汉时期的21县减至8县,郡治由高平(今宁夏固原)移至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南)。根据唐懿宗咸通三年 (862年),郑熏撰《唐故中散大夫守给事中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刑部侍郎皇甫公(鉟)墓志铭并序》记载,“裒生儁……儁生棱渡辽将军, 以永平初徙居安定朝那,为郡著姓。棱有八子,为八祖……八祖之后,皆出安定,公即渡辽第六子旗之后也。旗生节,节生嵩,嵩曾孙谧,字士安,晋中庶子,后累征不起,号玄晏先生。”永平是汉明帝的年号,时间在58年至75年间。此段时间前期,皇甫儁携家从三水定居靠南的朝那县。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春,皇甫稜任度辽将军期间,因处理与匈奴关系不妥,被免度辽将军。此时,离其孙皇甫规出生也就十年光景。皇甫家族在朝那应该有五六十年的光景。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羌人匈奴南下东进,地方官吏皆无守战意,争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于是将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今陕西岐山),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在此次大迁徙中,朝那作为侨置郡县而内迁,皇甫氏家族也随同侨置郡县内迁至邠、岐一带,其中的邠在今陕西彬县一带, 与甘肃灵台接壤;岐即陕西岐山,也距灵台很近。此内迁后的朝那县,就在今甘肃灵台,周边与陕西接壤。

到北魏时,内迁后的安定郡下辖5县,分别是郡治安定、临泾、朝那、乌氏、石堂。此地的朝那有当原城和胡城。当原城即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党原乡。此时的朝那地理包括灵台和泾川部分地区。由此断定朝那在东汉前期地理位置在今天宁夏彭阳县,与今天镇原县毗邻,古代地理位置没有今天明确划分,朝那包括今天镇原县的部分地界,也不是不可能。因此有学者认为朝那在镇原也情有可原。另外,从皇甫规和镇原人王符的交往来看,两家交往频繁,应该相距不远。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安定郡县大迁徙以后,朝那的地理位置则在今天甘肃灵台、泾川一带。

从皇甫规到皇甫嵩,经历东汉时期,到皇甫嵩曾孙皇甫谧,皇甫家族在混乱动荡中走向衰落。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在皇甫嵩与董卓交恶,皇甫嵩面临杀身之祸后,借助与董卓素善,求情董卓,免于皇甫嵩一死。皇甫坚寿以后被拜侍中,辞不拜,病卒。皇甫坚寿以后,朝那皇甫家族基本退出了仕宦之途。到皇甫谧时,家道中落,只是中户人家而已。皇甫谧的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陵令,父亲皇甫叔侯,仅举孝廉。

至于皇甫谧到底出生成长在何地,从皇甫家族的变迁看,应该在甘肃灵台,之后随叔父迁居河南新安。皇甫谧之子皇甫方回南迁荆州(今湖北荆州)。隋唐及以后, 皇甫氏远离安定朝那,散居各地,但都以安定朝那为郡望堂号,史家称其为安定朝那人。

2021-02-03 1 1 甘肃日报 c235777.html 1 【溯源甘肃】皇甫谧·皇甫氏·朝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