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翰
中国书法不光是纯粹的书法,通过书法笔墨内涵和书法意蕴显示文化世界和精神境界,而走进深厚的文化中,又能体验纯粹的书法艺术。
要说文学是对联的本相,书法是对联的表征,而对联又是书法内容的体现。于是文学、对联、书法是一个“三位一体”的艺术世界,最起码透过书法要看到对联,通过对联可知文学,要说它们有各自的“心”和“相”,当一种艺术升华到某个高度的时候,自然要透相知心。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的审美原则,但是对联是最能体现其“中和”的审美价值。一副对联若无书法的表达,那就是纯粹的对联艺术了,通过书法的表现,似乎显得生动传神,而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书法将对联经过“二次提炼”直接推向了文化空间中的“书联合璧”之美,从而直接进入人的直觉审美现场中,领略其中的涵义。
对联与书法究竟“结缘”于何时呢?这个从目前的一些书法资料来看,大致应该是晚明以后。而对联这种载体的出现大概在晚唐之前,切实也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因为对联已经是历史文化了,根据出世资料学界在不断考证对联的来源。
也许有一首诗大家都比较熟悉,其就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但是对联究竟是从古代官方还是民间兴起的学界说法不一。对联始于春联,由古代的“桃符”文化演变而来,因为古人为了在春节来临时祝春求福,往往在大门上有挂一对桃符的习俗。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时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于是为了“丰年”,人们家门上贴挂桃符、对联之类,还有“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秊,穀孰也,从禾千聲。”在古文字中“秊”下面的“千”字如一个害虫之类,由“秊”的上下结构可知,一个害虫要吃禾苗。在农耕文化中,禾苗却是人的“命根子”,为了人寿年丰,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过年”!
当代白化文《闲谈写对联》一书中所言:
“一般的对联研究者认为,可靠的对联之祖,也就能上推到孟昶此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止。可是,此联乃是孤证,显不出在当时普遍流行的态势……但是,未必有‘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体裁的固定化的专用名词。”
对联在古代是实用艺术,逐渐随着人们文化需求而变成审美艺术。从对联发展状况来看,应该是在民间慢慢流行起来的。当时对联的正式命名未必就是“对联”二字,对联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对联是一切具有对联艺术意义的总称,狭义的对联也就人们口头上常说的“对联”,对联又包括“楹联”等,《说文解字》:“楹者,柱也。”楹联也就是贴挂在门楼两边柱上的对联。
但是对联从大的范畴划分无非是“自然对联”和“人文对联”两种:自然对联往往是在宇宙中永恒存在中一种形式,如“天”对“地”、“山”对“水”等;人文对联要经过人的思维创作才能产生,也是从自然对联中提炼加工而来,不是生来具有的,如“鱼游池面水,露立岸头沙”。上下两联的字数有一言联(单字联)、二言一直到多言不定,但是对联绝不是简单的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而已,其上下两联的词性、词语、平仄、字数等都要交替对仗,尤其“联律(对联声韵)”方面还是要讲究点,尽管其他一切都对仗工整,就两联之间没有声律搭配交替对仗,即使再好的对联也是没有节奏感的,也就是“死死的两行文字”罢了。虽然“联律”属于技术方面,但是无技何以入道?很难进入其艺术层面,对联也是一门“技道两进”的艺术,要在有法中不断锤炼无法之“联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