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冲击下,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一段“寒冬”的考验。面对疫情的影响,对于企业家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他们走出困境的关键。
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中,有些人是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在经受疫情考验后,他们对营商环境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样,那些与企业家们一起共克时艰的营商环境建设者,对于增强本领、提升能力,也有话要说。
今天的“两会会客厅”,我们邀请到了戴超代表、张建忠代表和瞿金叶委员、夏祥委员、韩淑华委员五位嘉宾,请他们谈感受、说期待。
访谈一
主持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 刘健}:去年以来,甘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很多措施,您认为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嘉宾{省人大代表、定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戴超}:去年以来,定西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六稳”要求、守住“六保”底线的关键举措,在全面落实市场准入、保护市场主体、优化政务服务、减税降费、企业融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办法,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定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并成立全省首家首贷中心,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综合代办、网上审批、“保姆式”服务和不见面办事等便民利企措施,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市常态化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87个工作日以内。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逆势新增2.68万户,增速达到31.8%,市场主体总量累计达到17.48万户,同比增长8.4%。岷县荣获“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称号,位列全国第89名。
嘉宾{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瞿金叶}:这几年,我对甘肃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很多次调研,总体来说,变化很大、成效显著。
首先是办事时限大幅缩短。全省各地围绕“放管服”改革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进行优化,有些地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限被压减了60%以上。以兰州市为例,市、县两级已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减率达到了65.65%。
其次是办事确实方便多了。许多办理事项已经由以前的来回跑几次变成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群众再跑,从网上就可以直接办理了。一些以前需要企业自主申报的事项变成了“不来即享”,极大地方便了企业。针对上班族和特殊群体正常工作时间办事不便的问题,一些地方还探索推出了全天候政务服务,安排工作人员在周末和节假日办理业务。
再次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具有代表性的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领域的改革。大家都知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推进速度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推进速度快,投资者的资金压力就会减少,就能早日实现投资回报。可以说,工程建设项目的推进速度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从2019年开始,特别是2020年,我省一些地方启动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过去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前置条件多、涉及部门多、审批环节多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让项目建设速度得以大幅加快。这对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加快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访谈二
主持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 刘健}:在全省“放管服”改革升级增效的大背景下,“软环境”的改变让企业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嘉宾{省人大代表、甘肃泰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省陕西商会会长张建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去年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回顾,在2021年和未来五年远景目标中都提到倾力支持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这让民营企业家非常激动。“把诚信政府建设作为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坚持信为政基,坚决守信践诺,答应的一定做到,承诺的必须兑现,让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称心。”这些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极大鼓舞。
我深切感受到去年以来全省营商环境发生的很大变化,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26项,省级97%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不来即享”等服务机制让更多优惠政策直达企业,市场主体增加到187万户……外省来甘投资的秦商企业家,通过所见所闻,感受到来这里可以被重视被尊重,愿意来甘肃参与投资,因为都感觉到政府的承诺可以兑现,投资也有回报。相信通过这样的口碑相传,“以商招商”的局面会越来越好,对未来也更加有信心,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嘉宾{省政协委员、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祥}:作为最早入驻兰州新区的企业,和盛堂对甘肃尤其是兰州新区营商环境的变化称得上是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我认为营商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和资金环境。这几年,兰州新区在这3个方面的改善力度非常大,出台了很多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也是越来越大。这几年兰州新区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企业,发展特别快。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资金环境,因为对企业来说,资金环境是特别重要的。前段时间,和盛堂有笔银行贷款很快就要到期了,希望新区金控集团能够提供担保进行续贷,所以就给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打了报告。由于时间比较紧,如果按部就班走流程,一项项上会通过,这笔贷款就会逾期。在这种情况下,兰州新区方面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提前出具了担保函,让我们及时办理了续贷。
这只是一个例子。这几年,无论是省里还是兰州市、兰州新区,在税收、补贴、奖励给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都非常大。2020年,和盛堂享受的税收返还资金差不多有200万元,这还不包括省市和兰州新区各种奖励的资金。另外,受益于兰州新区的水、电、气、暖等价格不断下降,2020年,企业在生产要素成本方面节约资金达到了150万元左右。
访谈三
主持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 刘健}:营商环境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您认为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我们下一步发力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嘉宾{省政协委员、嘉峪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韩淑华}:我想,最重要的是从“软环境”上加大工作力度,让营商环境的改善实现提质增效。
很欣慰,这几年包括嘉峪关在内,全省各地的营商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客观地讲,一些地方和部门改善营商环境的动力往往源于省里和市州一级的传导,工作的成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硬指标、硬数据的变化上。比如,“软环境”的改善力度还不够明显,有待加强。
我指的“软环境”主要是指服务企业主动性,是否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改进工作。去年,我省加大了“不来即享”的推广力度,很受企业欢迎。其实,“不来即享”就是站在企业角度推出的一项改革,政府部门主动作为,不用企业再去操心优惠政策的落实。
如果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主动一些,对企业的服务多一些提前量,多一些“不来即享”措施,那么营商环境的变化就会实现提质增效,市场主体活力就会进一步得到释放,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