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1月28日
第06版:2021甘肃省两会 特别报道

【两会故事】

敢较真的“90后”基层农民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1月27日一大早,省人大代表、定西市通渭县襄南乡瓦洒村憨农牧业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幸欣,就在住地的房间里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做会前准备工作。读到报告中“民生品质改善新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部分,周幸欣认真地做了笔记。

这位“90后”基层农民代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生态土鸡养殖巾帼特色产业联盟,帮助解决周边困难妇女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发展标准化养殖,为周边乡邻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敢说真话、敢较真,是周幸欣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留给大家的印象,只要是群众的合理诉求,她都会想办法协调解决。去年她多次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话题,到通渭县陇山镇、第三铺乡、陇阳镇等乡镇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脱贫攻坚工作近年取得很大成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周幸欣说,但是站在新的起点,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年听到最多的就是农村道路的问题。”周幸欣说,目前,我省乡村道路硬化里程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山区果园、田地周边道路狭窄,大型机械和车辆都无法通行,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10件为民实事”中提出,要新建或改扩建通自然村道路1万公里以上。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实现交通项目向村组倾斜,创建10个自然村组道路示范县,打造100条特色农村示范路。

“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周幸欣建议,落实这项政策应该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有关部门要通过实地摸底调查,作出长短期规划和工作部署,制定科学可行的乡村道路管理建设和养护制度等有效措施。

“需要硬化的地方硬化,不需要硬化的地方拓宽、沙化。”周幸欣说,我省农村条件各不相同,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杜绝大水漫灌现象,还需要加大监管验收力度,减少施工过程中人为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的现象,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实实在在地为百姓修起产业路、致富路,乡村振兴的步伐才能越走越稳。

2021-01-28 【两会故事】 1 1 甘肃日报 c234829.html 1 敢较真的“90后”基层农民代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