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1月25日
第06版:展望“十四五” 迈向新征程——热烈祝贺2021年省两会召开

武威:全力打造文明幸福之城

城市环境治理。

吹拉弹唱乐融融。

海藏湿地公园灵秀宜人。

2020年8月5日举行甘肃省文明条例集中宣传活动。

尚 禾

1月19日,武威市举办“拱手礼”培训班,推广普及“拱手礼”的重要性及行“拱手礼”的正确方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武威市推广普及“拱手礼”,可以避免人际交往中的手部接触,能够有效阻断病源传播途径。这符合现代卫生健康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武威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推广普及“拱手礼”的深厚人文积淀、长期使用传统和广泛群众基础,对于传承弘扬传统历史文化,潜移默化中培育群众谦虚、尚德、朴实之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引导市民“做文明有礼武威人”具有重要意义。

武威市自2018年2月被确定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三项革命”“三项行动”,扎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五个年”和“十大专项攻坚”行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全方位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群众对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荣誉感持续增强。

强化制度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2018年以来,武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创建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谋划安排、靠实工作责任、抓好培训学习、强化督查指导,把创建为民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武威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和9个专项工作推进组,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制定印发《武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2018—2020年)》,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创城工作“十大攻坚行动”方案、城市建设管理“五个年”活动方案、宣传攻坚方案、材料申报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适时召开全市创城动员大会、创城工作推进大会、创城办主任会议暨创城工作调度会,全力推进任务落实。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先后邀请兰州、金昌等创城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全市创城工作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市县区创城办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人员,赴张家港、绵阳、济南、兰州、嘉峪关等市考察学习,提高创建工作业务水平,精准对标对表开展创建。

创城是目标,惠民是目的。武威市创新工作模式,细化具体工作,深入推行“烟头革命”“厕所革命”“交通革命”,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功能完善行动、绿地倍增行动,有效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状况。

小区环境变美了,街道路灯亮起来了,出行环境越来越舒心了……整座城市日新月异,发生了人民群众感受得到的变化。

城市的美丽得来不易。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武威市坚持“三个留足”,即城市规划要为生态留足空间、为文化留足空间、为公共服务留足空间;“三个让路”,即商业开发要为生态让路、为文化让路、为公共服务让路;“三个不能开发”,即学校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开发,公园绿地一寸都不能开发,城市广场一寸都不能开发,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则绿,努力打造花园中的城市。

夏日,位于天马湖畔的一座座公共卫生间,精心设计的仿古建筑风格同湖畔的绿树红花融为一体。天马湖公园广场上,每天下午都聚集了许多的中老年人在此唱戏、下棋、跳广场舞……已然成为一处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今,城区的公厕数量多了,避免了不少尴尬,而且许多公厕不仅环境得到了改善,建造的样式还很美观大气,成了一处处景观。”市民孙万龙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坐公交车可方便了。通过电子智能屏能看到班线内公交车站点及到站情况,还可以用手机刷码,真的很便捷。”对于住所和单位分别在城区东西两端的市民肖玉平来说,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

每周五下午,武威市各级机关干部常态化开展义务捡拾烟头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清理小广告“牛皮癣”活动,示范引导市民,街头的烟头和垃圾越来越少。“捡拾烟头,捡起的是一种文明、一种作风,更是一种责任。”武威市委政法委干部石玉伟说。

截至目前,已改造背街小巷73条,提升改造老旧小区41个,新建、改建城市环保公厕125座,创建市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2个,实现了城市(县城)物业服务或业主自治管理全覆盖;打通“断头路”25条,整治城市道路“井盖子”9769个,建成停车场36个、新增停车泊位5458个,城区主街道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建成运营市体育馆、天马剧院、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或改造湿地公园、凉州植物园、天马湖公园、李铭汉故居等一批文旅产业项目,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品质大幅提升。同时,武威市常态化举办凉州文化论坛、“凉州讲坛”和“凉州文化沙龙”,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凉州文化魅力,打造凉州文化品牌。

汇聚创建合力 涵养城市无限生机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既要注重城市“硬件”的提升,也需要不断更新城市“软件”的版本。而城市软实力,发轫于为政者的治理智慧,来自于每一位市民的言行举止,彰显于城市发展进步的每时每刻,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凝聚出的磅礴力量。

武威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行动,建立了市区领导包抓街道(乡镇)、市直部门(中央、省属在武单位)包抓社区、区属单位包抓小区(楼院)等测评点位的包抓共建工作机制。领导干部深入创建现场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建设、履行网格责任、居民素质教育等工作,形成文明城市创建的“头雁效应”。

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窗口服务等突出问题,武威市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化管理相结合,对症下药、补齐短板,扎实推进“八大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将“创城”工作从“外延”向“内涵”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普惠与福祉。

在政务环境方面,武威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积极推行网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非接触式”服务。在法治环境方面,加强和改进法治宣传,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雪亮工程”,加强社区治安巡逻防控,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州。在市场环境方面,着力规范市场运营,提升改造6个市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着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机制,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地级市排名中上升至第176名。在人文环境方面,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0.93%。在生活环境方面,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着力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设计完成“天马行”APP及微信小程序服务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与服务实现精细、精致、精品化,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城市。在社会环境方面,常态化打击整治“黄赌毒”、邪教、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共打掉涉黑组织4个、涉恶犯罪集团17个、涉恶犯罪团伙14个、村霸12个,查扣涉案资产1.78亿元。在生态环境方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疏浚清理河道127.7公里;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祁连山150个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复核。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方面,扎实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累计评选“新时代武威好少年”117名,其中6名学生获评“新时代甘肃好少年”称号;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创建参与率达100%,全市中小学校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校园384所,其中国家级文明校园3所、省级文明校园21所。

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市民群众纷纷主动参与到创城工作中。在凉州区西关街西苑社区,社区居民黄龙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清理道路两旁的垃圾杂物,并积极劝导居民不要随意乱丢垃圾。“现在全市上下都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共同美化净化我们的家园。”黄龙的努力激发了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公共卫生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全市志愿服务队伍也逐渐壮大。他们行走在大街小巷、广场小区,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如今,“志愿者”这个称号在武威已然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志愿者精神不断走向大众,不断融入城市血脉,构筑起了全体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志愿服务当中,我们将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引导市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自觉践行文明行为规范,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塑形象,让武威的文明风景更加亮丽。”武威市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吕倩语气坚定地说。

突出价值引领 增添城市独特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

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武威市积极回应新时代文明建设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载体,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强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之源。

民勤县印发为民服务“连心卡”,设立群众“心愿墙”,收集群众“微心愿”,建立“民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开设“新思想声入人心”广播专栏,编排《四中全会精神走进民勤千万家》《城乡盛开文明花》文艺节目,设立“思政讲堂”,评选“新时代好少年”,组织开展新时代劳动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全民歌唱伟大祖国、万人徒步、蜜瓜节、苏武沙羊节等活动,助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天祝县统筹建立理论政策宣讲、高质量发展等九大志愿服务平台,启动运行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调度大厅和“天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资源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天祝样板”。

凉州区立足底蕴深厚的凉州文化,结合“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发展地域特色文化,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实施“光明工程”“文明积分工程”“薪火工程”“幸福工程”等措施,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5N”凉州模式。

古浪县用小平台建起大阵地,小乡音讲述大道理,小手机承载大智慧,小善举传递大温暖,举办“相约古驿花海,牵手幸福人生”集体婚礼、“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庆国庆活动、“相约花海,共庆丰收”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武威市不断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创新宣讲方式,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55个,打造市级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16个。整合利用党校、中小学校等阵地资源,打造科学理论宣教、生态文明实践等6大系列26个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整合资源、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了一支接地气、有人气、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工作队伍,成为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乡村文明风尚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武威市还探索总结出了古浪县“文明股”、民勤县“德治理事会”、天祝县打柴沟镇“道德储蓄所”等文明实践品牌和经验做法,探索“文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开展了各种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活动,使群众在文化艺术享受中感受文明气息。

同时,武威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城重大意义和推进创城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着力营造“人人知创城、处处见创城”的浓厚氛围。在武威电视台开设创城专栏,制作播放创城专题节目,持续报道创城动态;在各级媒体刊发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城工作动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群众知晓率。制定发布《市民文明公约》和22个行业规范,编印《市民文明手册》15万余册,提炼总结出“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和“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以“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为榜样,宣传先进典型模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创建文明城市就像春日暖风,将文明内化为武威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合力构筑起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

2021-01-25 1 1 甘肃日报 c234331.html 1 武威:全力打造文明幸福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