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1月15日
第10版:评论

【黄河时评】

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

江德斌

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春运疫情防控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提高人员通行效率,避免因扫码查验等引起人员聚集。(据央视网)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春运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各地必须加倍小心,严防发生疫情扩散。春运期间客流庞大,乘坐火车、飞机、汽车等出行者众多,不仅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也增加了人群聚集导致新冠病毒感染、传播的风险。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公众出行既要戴口罩,还要检验健康码,但春运期间跨省市人口流动占比很大,公共场所经常出现排队、拥挤的现象。为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感染几率,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十分必要。

健康码是疫情防控的利器,可以非常便利地查验健康状况。经过一年多的普及推广,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与接受。疫情期间,各地均需“亮码”出行。不过,此前各地健康码并未统一,而是各自为政、推出本地健康码。这些健康码互不兼容,需要分别单独使用,导致呈现“万码奔腾”的状况,也形成了健康码地域割裂的现象。为此,人们每到一个地方,都需重新申领健康码,严重阻碍了出行的通畅。所以,相关《意见》一经发布,不少网友便表示支持,希望“不要一个地方一个码”。

事实上,去年3月,国家就曾号召各地区健康码在全国范围内“一码通行”。12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多部门又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切实方便人员出行和跨省流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此次,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再次提出要求,也是提醒各地要从疫情防控大局出发,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

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实现“全国通行”,但大部分地区仍以“全省通行”为主,尚未做到健康证明全国互认,甚至还有少数省份省内健康码也未统一。其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在技术上并没有阻碍,只需打通各地平台数据、实现互通互认即可。目前主要的“关卡”,还在于管理思维上。由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不同,一些地方担心外地疫情输入,所以只认自己的健康码。

这种“排外”行为并不可取。各地要加强合作,认真落实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政策,并在公共场所适当增加防疫工作人员和检测设备,以保障春运期间扫码查验高效准确,避免公共场所发生人员聚集现象,尽可能堵住病毒传播路径。同时,还要尽快落实“适老化”规定,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码”代办代查、人工售检票、咨询指引等服务,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智能化条件下的出行服务,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021-01-15 【黄河时评】 1 1 甘肃日报 c232789.html 1 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