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华 鱼欣玥
“曾经的远征已融入岁月大地,炮火中回眸是尊严的高地。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选择的权利,保家卫国是我的前赴后继……”
日前,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出品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正式与观众见面。该片旨在全面细致地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的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与作出的巨大贡献。
该片播出以来,好评不断,豆瓣评分高达8.8。这不禁令人心存好奇,一部主旋律纪录片是如何守正创新、走心动人的呢?笔者试图设身处地,依照拍摄前期、中期及后期的顺序对该片进行摄制分析,探索并剖析传统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创作密码”。
叙事策划完备充分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悍然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作战,历时两年零9个月的艰苦奋战,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间,共有19.7万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的生命。想要将如此恢弘壮阔的战争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首先需要一个充分完备的拍摄策划。
《为了和平》共分为6集,分别是《正义担当》《殊死较量》《血性迸发》《英雄赞歌》《万众一心》和《伟大胜利》。首先,交代战争背景与出战决策。纪录片第一集回溯了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于危急关头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其次,细致重现战场力量的悬殊。抗美援朝一战并非势均力敌,而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展开的“背水”之战。紧接着,聚焦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事,全面展示志愿军战士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畏强敌、终于打败了“钢多气少”的敌人。再次,聚焦战场英雄。镜头放大细节,与亲历老兵共同回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一大批战斗英雄的光辉事迹。此外,还展现了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抗美援朝不仅限于前线,更是一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支援的群众性运动,进而形成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的无穷力量。最后,以史为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保卫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如此完备充分的叙事策划为该片奠定了坚实的拍摄基础,以事件发展的先后为顺序,力求高度还原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面貌。
镜头语言真实生动
人物访谈生动真实。真实性始终是纪录片打开观众心灵的核心密钥。历史题材纪录片在缺乏实时记录的前提下,主要依托人物访谈达成真实这一标准。《为了和平》中的采访对象广泛且权威,包含当时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多国老兵、学界专家教授、政界人物等。如《殊死较量》中,美军陆战第一师老兵沃伦·维德汉向镜头讲述了中国军队对阵美军劲旅“北极熊团”,最终智取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再如《英雄赞歌》中,时任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6团2营参谋长潘喜明回顾了邱少云同志壮烈牺牲的全过程。采访人物的广泛性与权威性足以使观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并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的英勇无畏,提升了影片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强化了观众对于激烈战事的认知与体悟。
还原演绎辅助情景再现。如何增强镜头表现力是历史题材类纪录片需攻克的难点之一。人物访谈虽已在语言层面对战争经过进行了完整的阐述与描绘,但单一画面仍难以克服其枯燥演说式的弊端,为此,《为了和平》中加入了演员实景演绎以辅助实现情景还原。针对缺乏历史影像资料的战争场面,均采用演员实地演绎拍摄,努力达到带领观众身临其境、设身战场的效果,以视听冲击强化观众的理解与感悟。此类拍摄手法虽常为历史题材纪录片使用,但因演绎易与纪录片追求的真实性相悖,故常为人诟病。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本片中极少出现演员的面容特写,多以动作、背影、场景为呈现重点,这种巧妙的摄制处理手法,一方面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触感,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演员演绎带来的剥离感,成为纪录镜头的有力“助攻”。
神态特写捕捉精细。记录真实的故事,抒发诚挚的情感,特写捕捉成为纪录片情感输出的重要枢纽。《为了和平》的访谈对象绝大多数皆为这一宏大战事的亲历者。这些老兵们谈及往事时,神情时而激动,时而愤怒,时而伤感,这些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一一被特写镜头记录下来,传递给万千观众,牵动着观众暗涌而共鸣的心绪。
双线叙事谱写英雄赞歌
历史影像与图文解说协同助力。真实历史影像作为珍贵的纪实资料,成为纪录片中重要的纪录因素之一。《为了和平》中不仅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珍贵影视资料,还有美军战时、后援、日常休闲娱乐时的真实影像资料,强有力地增加了影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除历史影像、人物访谈、演绎还原之外,为提升观众对于复杂战况的理解,该纪录片还设置了动态图文解说,直观明晰地为观众描述战争的地理环境和战斗路线,协同上述几种摄制安排,全面呈现激烈艰苦的战争全貌。
双线叙事交叉讲述。除以事件发展先后为顺序外,《为了和平》采用双线交叉叙事法,将镜头反复辗转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之间,在战力悬殊、敌我力量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形成鲜明且激烈的战况对比,以此支撑起强大的叙事背景板,凸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维护和平的崇高精神。
今昔呼应,以史为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今日之和平昌盛与昔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英勇无畏遥相呼应,联通了和平美好的发展道路。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完备充分的叙事策划、真实细腻的镜头语言以及双线交叉的剪辑手法均成就了其良好的口碑,媒体深度融合传播也为该片营造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效应。该片的成功,值得学习和探究。
(本文作者均系西北师范大学2019级广播电视专硕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