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
庆阳8县区皆属贫困县,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37个、贫困人口61.05万人,贫困面为26.58%,其中有深度贫困县2个、深度贫困乡镇3个、深度贫困村230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庆阳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实施贫困户“四类分类”法,推行“331+”产业扶贫模式,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全市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建档立卡初期的2367元提高到2020年的8900元左右。
底子清,才能措施准。庆阳市围绕落实落细“一户一策”,精准研判致贫原因和短板弱项,根据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将贫困户分为四类,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我们对有劳动力且有技术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提升脱贫;对有富余劳动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实施‘就业增收+产业托底’脱贫;对有一定劳动力可打零工的贫困户,实施产业互助合作脱贫;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脱贫。”庆阳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庆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包抓两个深度贫困县,4.04万名干部结对帮扶14.99万户贫困户,570名第一书记、1726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常年扎根一线,全方位助力群众脱贫。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整合,“十三五”以来,庆阳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逾165亿元、年均增长36.5%,投放特色产业贷款50多亿元,发放精准扶贫贷款51亿多元,受益贫困户达到11.46万户。
产业兴,百姓富,脱贫稳。庆阳市创新实施“331+”产业扶贫模式,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产业联合体,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建立统一科学的品牌化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党建”“+村集体经济”等模式,有效破解了扶贫产业规模层次偏低、对接市场能力不强、带贫效益不高等痛点堵点,加快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围绕产业扶贫,庆阳市引进中盛、圣农、海升等龙头企业,建办专业合作社7825个,培育家庭农场540个,着力打造肉羊、苹果、肉鸡、生猪、饲草产业集群,构建起了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合作社为载体、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发展平台,贫困户通过“订单种养、保底分红”等方式,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据悉,庆阳市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近15万户,分红1.43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庆阳市69.7%的脱贫人口依靠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57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万元以上,55.7%的行政村超过5万元。“331+”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创新40案例”、2019中国羊产业扶贫先进模式。
脱贫攻坚是一曲“大合唱”。庆阳市从人力、政策等方面全力统筹,使贫困群众的收入、得到的实惠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值”。
庆阳市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扶贫,天津5个区投入帮扶资金8.23亿元,3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投资1.39亿元,33个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投入帮扶资金3.74亿元,全市104家民营企业落实帮扶资金2.93亿元。
聚焦“3+1”清零行动,庆阳市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查漏补缺,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及行政村硬化路、自然村动力电、行政村通信网络、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在劳务输转方面,庆阳市坚持做实就业技能培训、建办扶贫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就业奖补,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近29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8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逾910亿元。
此外,庆阳市深入实施“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工程,所有行政村都成立了“一约四会”,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勤劳奋斗之风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