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仕
金川露天矿,坐落于龙首山下,是金川公司一个废弃的大矿坑。
从矿坑四周往下看,有一条矿道一圈一圈盘旋而下,最后变成一个圆点,消失于坑底矿井的出口。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镍都的开拓者们手握钢钎开凿出来的一条路,拉矿石的卡车碾压出来的一条路,也是新中国工业在困难时代杀出的一条血路。
龙首山,原本是一座光秃秃的山。
光秃秃的龙首山上,倒不是什么都没有。上面有岁月镌刻的一条条粗犷的线条,一道道古老的褶皱。冬天下雪后,再盖一层冷冷的白,使古老的龙首山更见沧桑。
龙首山,原本是一座安静的山。
安静的龙首山下,是茫茫的戈壁。过去人们形容戈壁滩“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其实不只是草,几乎什么都不长。一场风从年头刮到年尾,使安静的龙首山更见安静。
直到一天傍晚,晚霞映照得戈壁滩也发光发亮,一个放羊老汉赶着羊群回家,无意中捡到一块孔雀石,交给了地质队。地质队发现,在光秃秃的龙首山下,竟然埋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藏。
这就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镍矿——金川镍矿。
祖国的镍都由此诞生。龙首山也由此忙碌热闹起来。
在这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镍钴工业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196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金川,盛赞金川矿产资源是不可多得的“金娃娃”,祖国的“聚宝盆”。
听老一辈人讲,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曾回收一种硬币,只因为那种硬币上镀着一层薄薄的镍。
那个年代,共和国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镍钴铂等贵金属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人缺了维生素会得软骨病,一些工业产品缺少了贵金属同样也会得软骨病。
自从开发金川镍矿,我们不仅脱掉了贫镍的帽子,我们的工业也逐渐强大起来。现在,我们的天宫升空、蛟龙下海,我们的天眼、悟空、北斗导航等一个个大国重器都相继诞生。
露天矿是一只幽深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能看到新中国工业开创的历史。
那时候,工人们开凿矿井,吃的是馍馍就咸菜,有时候连咸菜都没有,就在馍馍上撒点盐末。冬天没有水喝的时候,就化点冰,化点雪。
那时候,站在露天矿俯瞰城区,高高耸立的烟囱,大口大口地吐着白烟,你会会心一笑,因为那是一座城市的骄傲,一个时代的骄傲。
那时候,戈壁上风大。一场风吹过,露天矿旁边尾矿坝的矿灰四处飞扬,路人变成了灰人,房子变成了灰房子。整座城市,一年四季都是灰蒙蒙的颜色。
现在,镍都人已将露天矿开发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矿山公园,使之成为一个怀古怡情、登高览胜的好去处,一个工业旅游的胜地,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过去尾矿坝上四处飞扬的尘灰,已被一片片绿草、一棵棵绿树覆盖。高耸的烟囱也还有,但已看不见大口的白烟。一到秋天,满山的枫叶为休闲锻炼的人们带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
矿山公园,可以说是一座新中国工业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辆辆过去的蒸汽机车、自卸卡车、潜孔钻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置身于此,你仿佛梦回遥远的创业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