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通讯员 赵海龙
地处雪域高原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是一座被草原环抱的美丽城市。然而,对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病科血透中心主任刘俊峰来说,高海拔、缺氧,让他来此工作面临许多困难,晚上头疼,睡不好觉。
“刚来时两个月,我晚上睡觉时间很少,超不过3个小时。”刘俊峰略显疲惫地说。
今年4月,作为天津市对口帮扶的援甘专家,刘俊峰来到甘南州人民医院工作。来甘以前,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把血液净化的工作开展起来。由于人才缺乏,这项工作在甘南州人民医院一直是空白。
6月,一位79岁的病人住进了医院。经化验检查,病人正处在慢性肾衰竭状态,需要马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刘俊峰对患者实施了手术,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甘南州人民医院,也因此取得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2018年以来,天津市组织10家三甲医院,以“院包科”的方式支援甘南州人民医院。一批又一批的天津支医专家从千里之外的海河之畔,来到雪域高原的甘南州。3年来,甘南州人民医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从2017年的56%,增加到了2019年的92%。
而对于刘俊峰来说,在甘南州工作的7个月,是他一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岁月。
同样觉得扶助工作意义非凡的,还有在靖远县支教的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教师杨静。
2019年3月,年近50的杨静主动要求到甘肃支教。来之前,她有过一个设想:“当时我就想深入到大山里,然后每天跟十几个孩子在一起,做一个乡村女教师。”
然而,来到甘肃的杨静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她被分配到了靖远县城的靖远师范附小任教。心有不甘的杨静在一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发现很多农村孩子缺乏大城市的个性化优质教育课程资源。于是,杨静主动利用课余时间送课送培。一年多的时间里,杨静的足迹遍布靖远县的各个乡镇,送教送培数百场(次)。
靖远县东湾镇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水明祥说:“杨老师的支教帮扶是全身心的投入。”靖远县东湾镇瓜园小学教师曹敏说:“她是把农村的教育实实在在当一回事,她想改变农村教育。”
即将回津时,杨静坚持做完最后一次送教下乡、最后一次农村学生的家访、最后一次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后,她独自坐在靖远师范附小的操场上,心潮澎湃:“我就感觉有一种使命感。我觉得好像我也参与到国家的脱贫攻坚大潮中,我也是其中的一滴水,参与其中,我也感觉收获满满。”
难忘、幸福,一批又一批从天津来到甘肃的援甘人员,共同打造出了坚固的战贫一线“天津方阵”。
天津市发挥科教、医疗领域优势,选派教师、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才赴甘扶贫,5年来累计3327人次,2018年、2019年1年期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从14%提高到30%。同时,坚持“鱼渔兼授、智志双扶”,累计接收甘肃来津挂职干部466人次、专业技术人才3166人次,累计培训党政干部8500人次、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次。
5年来,天津市严把援甘选人政治关,以“70后”“80后”重要岗位后备干部为主,突出政治、能力“双过硬”,确保精锐出战。2017年实现16个结对帮扶县(市、区)挂职干部全覆盖,2018年实现省级、7个市(州)、34个县(市、区)挂职干部全覆盖,2019年推行“1+2”模式向基层增加帮扶力量,为34个贫困县全部配备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和挂职政府办副主任、扶贫办副主任各1名,天津援甘人员全面融入甘肃扶贫队伍。2019年援派到期的36名挂职干部主动延期至2020年底。
5年来,受到甘肃省帮扶工作表彰的天津来甘挂职干部累计达到71人次,并涌现出了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高燕梅等优秀挂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