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2月08日
第10版:百花

【金昌市文学作品选】

仰望星空

邓玉全

透过办公室洁净的落地窗,俯视金水湖潋滟的波纹,湖岸树木花草蓊郁的绿雾,让人浮想联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国防、航天航空工业急需大量的镍钴金属。面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万分焦急,盼望能在自己的国土上早日勘探出镍矿资源,提炼出镍钴金属。

1958年春夏之交,甘肃省煤炭局145煤田地质队,在金川白家嘴发现孔雀石矿石。9月,祁连山地质队见到矿石标本,立即到龙首山考察,发现金、镍、铜等矿石,次年破土开钻勘探,找出了“金娃娃”,这个多金属共生矿床除镍之外,包含金、银、铂、钯等贵金属,实属世界罕见。党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责成冶金部调遣精兵强将,立即开发金川。1959年9月,八冶先遣队闻令而动,日夜兼程开赴现场,接着,在洛阳、西宁、兰州、白银施工的八冶人集结金川,会师戈壁。

在镍矿建设工地的誓师大会上,时任八冶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的杨激中,这个当年参加过新四军的老革命,意气风发,他鼓励大家:这里地处边远,自然条件差,缺粮缺水,交通不便。但我们有脚下的热土,有地下的宝藏,不久的将来,这些困难将会迎刃而解,这些难关就会度过。

上万大军在草木不生的戈壁滩兴建一座“镍都”,首要的困难是缺水。金川区宁远堡白家嘴仅有的一口老井,没多久就抽干了。汽车拉来的水珍贵无比,刷牙改为漱口,洗脸成了奢望。冬天到20公里外的涝池里凿冰,融冰解渴。有一次,施工渴极的人们一口气吃掉了两汽车的冰块。

更困难的是缺粮,俗话说“瓜果半年粮”,可是戈壁无瓜果,只有骆驼草。公司规定每人每天打20斤骆驼草,掺点面粉加工成“草馍”充饥哄肚子。把咸盐和酱油糕加上水倒进大锅煮沸,每人每餐仅限一碗。建设者缺粮不缺精神,他们把自强不息的建筑精神视为生命的全部,忍着饥渴也要为祖国建成镍都。

1964年金川产出第一炉镍,1966年金川公司全面投产,“金娃娃”开始展翅翱翔了。有一种回忆,如同人类文明的火种,永远不能熄灭。就是在今天,老一辈八冶人说起昔日的干劲来,都是一脸虔诚,眼睛里闪烁着信仰的光芒,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

1962年春末,龙首山下的临时车间突然失火。共产党员艾景凯顶着灼热的火苗抢救珍贵的电气仪表,无情的火焰吞没了他无畏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被他视为生命的精密仪器。他才22岁啊,怀孕的妻子赶到金川时,他已入殓,妻子哭得死去活来。逝者已成丰碑,生者还要生活。领导问艾景凯的妻子有何要求时,她仅向组织提出一点要求:为让腹中的遗孤长得好一点,请求组织照顾她20斤面粉。可是经理杨激中这个一生忠诚的老革命拿不出啊!烈士的妻子又哭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失声痛哭。

有个大学毕业半年的文弱技术员,饥饿劳累地倒在了他依恋的施工现场,同志们没有顾上为他举行一个完成人生使命的隆重仪式,只让他安详地归于坟茔。虽然他的姓名随风远去,然而他身上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为人生增添了价值的斤两。

镍基地建设严重缺粮惊动了中央,周总理亲自协调20万斤白面,并严令沿途不得克扣一两。这一消息传到戈壁工地,建设者喜极而泣,当夜奔赴施工现场,挑灯夜战,施工现场激情沸腾。

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在金川主要水源皇城水库大坝削坡施工中,为清除炮炸下的残石,工程指挥部副主任张心德只身爬上20米高、仰60度坡的一段石壁,然后在石缝中插牢钢钎,再从钢钎上拴一根大绳引路,李国栋等38人相继手握大绳,脚踏石壁经残石走到作业面处。有一个磨盘大的岩石阻挡了爆破后的残石,必须把这块岩石撬下去,其他残石方能滑下。由于山坡太陡,谁也不敢去撬。张心德对李国栋说:“咱俩是共产党员,又是领导,咱俩上。”于是两人和民工组组长刘广智小心翼翼地爬到那块岩石边,3人齐用劲,撬得这块岩石滚落下去,结果在滚落过程中撞掉残石下方一块起支撑作用的大石头,一大片残石立刻向下滑动,张心德、李国栋、刘广智来不及躲险,随残石坠落于40米高的悬崖下,当场牺牲。在档案室查阅到这份发黄的历史资料时,我怎么也抑制不住眼泪。当时张心德56岁,李国栋50岁,刘广智20岁。他们临终的话语质朴从容,令人心颤。他们洒向大地的热血,与战争年代维护江山的鲜血一样汇入后来人涌动的血脉中,从而化为驰骋纵横的精神气概,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一同成为催人奋进的旗帜,在民族复兴的雄风中猎猎招展。

2020-12-08 【金昌市文学作品选】 1 1 甘肃日报 c226454.html 1 仰望星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