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霞
“十四五”期间,甘肃要更加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加快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突出向西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突出提高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切实服务好国家大局。
甘肃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承担着多个重要角色。“十四五”期间,甘肃要更加找准自己的定位,切实服务好国家大局。
突出加快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比较优势将更加凸显。对甘肃而言,一是要继续加大生态保护治理力度,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筑牢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二是以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为抓手,巩固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推动实施一批黄河生态保护重大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的生态投资立项,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要以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甘南水源主要补给地、陇中陇东水土保持区和流域水体为重点,抓好黄河上游甘肃段的水源涵养、补给、水土流失和污染治理问题,保护好甘肃的山川大地,保护好母亲河。四是以良好的生态涵养,消除或减轻洪水、泥石流和极端天气给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突出向西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甘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向西开放的桥梁、纽带和通道,兰州是陇海兰新线上从东向西的第四个大十字,是西北发展中心、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十四五”期间,甘肃要依托区位和通道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城市联盟,全面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让沿线城市依靠产业发展留下过路资源、留下财富。把兰州建设成“一带一路”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依托甘肃北连内蒙古,东接宁夏和陕西,南连四川,西接青海和新疆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北拓南展,国际国内全方位开放,建设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示范区。以兰州新区为依托,向西开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兰州为中心,向西北、东北延伸,建立兰西银经济区;以兰州为中心,借助南向通道,融入成渝经济圈,建立西部铁三角;以兰州为中心,沿黄河流域上下延伸,与黄河上游5省区共建黄河上游经济带,与黄河流域9省区共建黄河经济带;以天水为中心,带动平凉、庆阳向西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带。
突出提高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在国家战略中,甘肃很多领域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而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比如,风能、太阳能,矿产开发和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色农业,丰富特殊的旅游资源等,均是甘肃的优势和特色,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支点。“十四五”期间,工业产业上,甘肃要抓大促小,做强做优石化、电力、食品工业;做大做强有色、建材、冶金、煤炭、机械、医药、电子和纺织工业;做强做精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做强做大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发展氢能汽车;做强做优食品加工业和医药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挥甘肃劳动力价格低,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方面,甘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天然、绿色、无公害中药材和农畜产品,巩固和扩大甘肃中药材、马铃薯、作物制种、啤酒花、食用百合、油橄榄等十多个特色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服务业方面,“十四五”时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依据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升级、“十四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以及“十四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依托甘肃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相对洁净的水与空气,宜居的气候与环境,突出的中医中药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和养老产业,并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顺应时代潮流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趋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族群,把传统零售转型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新商业模式,开启线上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宅经济”发展新模式。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