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宣传研究阐释好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结合我省实际谋划好未来发展,省委宣传部11月30日组织召开甘肃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进行研讨交流,为加快推动“十四五”时期甘肃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现刊发部分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紧抓机遇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王华存
立足资源禀赋和工业体系的基础优势,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放大战略纵深的比较优势,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潜能;厚植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优势,积蓄绿色发展势能;发挥承东启西、南展北拓的通道优势,提升要素聚集功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我们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和工业体系的基础优势,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抓住产业这个关键,加快构建供需适配、适销对路、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擦亮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金字招牌”。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契机,构建粮食安全、优势产业、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改革创新、绿色循环、保障服务“八大体系”,完善农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强对地方特色产品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打造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五种形态”。做好工业经济“拓存创增”文章。聚焦产业细分领先领域和“拳头”产品,加快企业“三化”改造,建立新型创新平台,完善标准体系,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创新有效对接,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共筑“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紧盯文旅康养千亿产业链和百亿级园区,协同西部省份共建文旅大联盟,创新旅游业态,打造文创爆品。依托自然条件、中医药养生及重离子治疗等多种优势,全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放大战略纵深的比较优势,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潜能。把破解城乡结构问题、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作为后发追赶的重要推力。加速繁荣大兰州都市圈。强化兰州市人口聚集和承载能力,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兰西城市群建设。推动地区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地区一体化发展机制,持续优化调整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提升经济发展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分领域制定完善中长期规划。谋划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在理念、规划、政策、机制等方面相衔接,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交易等重大政策,争取国家层面在乡村振兴中予以保留,扩大政策覆盖面。
厚植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优势,积蓄绿色发展势能。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重点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祁连山生态保护两篇文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好“保护、建设、融合、先行”。“一地一案”有序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引导保护地内居民转产就业。加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创造更多优良生态产品。深度挖掘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做好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文章,谋划打造黄河上游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主动作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祁连山生态保护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实现生态善治、可持续发展。
发挥承东启西、南展北拓的通道优势,提升要素聚集功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从而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省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用足用活各类平台载体,充分发挥我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优势,促进人流、物流、要素流在我省广泛汇聚,国内国外市场规则在我省有机对接。
(作者系省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
科学理解新发展格局的辩证逻辑
蔡文成
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统一体,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的主要方面和基础内容,是主循环和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必然要求和自然延伸,是次循环和外循环,不能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重大调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蕴含着深邃的唯物史观和深刻的辩证逻辑。
大循环和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统一体,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的主要方面和基础内容,是主循环和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必然要求和自然延伸,是次循环和外循环,不能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着力点大致相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个环境,以国内大循环推动国际大循环,以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大循环和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协调。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调控国民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一方面,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促发展和保安全相互统筹。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促发展和保安全的辩证关系,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国家安全构筑坚实基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新理念和新格局相辅相成。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格局是发展理念的实践。一方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厚植发展优势的基本指导方针,是新发展格局得以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灵魂,只有把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到位,才能使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朝着正确方向进行。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面临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动力、发展举措的诸多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对经济规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不断完善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不断增加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作者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融入双循环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存刚
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聚集发展新动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张经济总规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构建新型供给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我们应深入研判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基础和条件、机遇等,有效利用国家提出的政策措施,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发挥优势为基点,以促进要素集聚为保障,以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建设为基础,为我省实现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我省经济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链条短,产业与市场终端需求的联系不紧密,个别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规模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滞后,经济发展主体结构失衡,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经济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弱。这就决定了我省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需求,难以在以消费需求升级和消费能力扩张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发展。应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聚集发展新动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张经济总规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构建新型供给体系。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深度融入,不断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整体塑造甘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紧密围绕国家空间规划、功能区划分以及产业发展布局的指引,突出资源、区位、要素支撑优势,合理布局和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避免产业选择上追求“高大上”和“热门”,实现在国家产业规划和发展大格局中的差异化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有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产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戈壁农业,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布局发展食品加工业和轻纺工业。做大新能源产业以及大力发展相关的消纳产业。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推动特色农产品、中草药、新能源等行业的深度化生产。研究并谋划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的定位和生产经营。
适应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甘肃在“一带一路”的通道优势,利用兰州新区、河西走廊丰富的土地和电力资源,吸引省内外资本建立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营,扩大对外贸易。
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科技院所、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对现有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类人才、经济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资源进行系统调研和评估,针对人才利用方面存在的不充分问题,有针对性地使用人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拓展国有企业经营类干部的选拔任用通道,采用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海内外选聘的方式,提升我省大型国有企业经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从高等院校选派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到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任职,更好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人才使用政策,制定有关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任职兼职获取报酬,最大限度地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使创造社会财富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极大地迸发和涌流出来。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大力发展我省文化旅游产业
把多勋
甘肃历史厚重,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区域文化旅游有典型特征和价值的后发型文化旅游目的地,甘肃有着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极大潜质。
“十四五”期间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关键期,要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领区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高地作为“十四五”时期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之一,集约全省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规划和建设。
甘肃历史厚重,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区域文化旅游有典型特征和价值的后发型文化旅游目的地,我省有着发展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极大潜质。以丝绸之路甘肃段为核心区段的“甘青大环线”,是我国国内旅游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目的地,以“甘青大环线”为旅游目的地的西北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因此,建议将文旅产业作为“十四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全力打造,并通过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省会兰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区位中心城市,在西部城市群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目前兰州、银川和西宁等西北城市群产业经济联系和发展的实际和“甘青大环线”发展的良好基础,宜率先将文旅产业作为“兰银西”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型产业,甚至可以考虑在全国城市群总体发展格局层面,将“兰银西”城市群打造成我国以文化旅游业态关联为特色优势的新型城市群。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必须通过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文化脉络的梳理整理,尽快形成甘肃文化具有大尺度特征的发展思路。应当加快“十四五”期间全省文化发展的速度,对甘肃省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再审视、再研判,建议形成和发展甘肃以陇东南四市和定西市为主体的始祖文化与农耕文化片区,以两州两市为主体的黄河文化片区,以酒泉阿克塞县和肃北县、张掖肃南县与临夏、甘南两州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片区,以及纵贯全省的丝绸之路文化片区,并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这四大文化片区成为我国文化保护传承和转型活化发展的标杆和特色区域。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上,要从过去的“以旅游定文化”初级文旅发展方式向当下的“以文化定旅游”的高级文旅发展方式转变,以文化的面、线、点定位文旅的面、线、点,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助推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把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向农村
王建兵
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覆盖乡村,让农民享受到基本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水平,但“三农”问题依然是全面现代化的“短板”。因此,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我们把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向农村,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重新定位城乡功能,构建新的城乡之间的联通机制,实现城乡之间资源、人才、信息等各种要素的互动与交流。广泛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重点工程、公共服务项目的积极性,满足乡村对于公共医疗卫生、乡村物流、社区养老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提升。通过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以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可持续规模经营为前提,进一步理顺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关系。有序扩大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激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农业从单一产业向三产融合发展。
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甘肃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滞后,2019年县域城镇化率仅为46.14%。从居民收入水平看,2019年全省县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9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4元,城乡差距2.52倍。要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乡村覆盖,让农民享受到基本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构建国内大循环格局。农村不仅是供给侧,也是需求侧,由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产了大量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公共产品,形成的生产供给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产生了新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消费需求,广大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位,我国粮食供需中长期仍呈紧平衡态势,当前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省要通过调整粮食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要科学合理规划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口粮生产面积,为全国提供主要商品粮源,稳定实现区域粮食自给。要进一步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建立耕地撂荒惩罚制度。
(作者系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