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 砚 通讯员 赵富生
11月5日,崇信县锦屏镇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热闹非凡,人们坐在一排排蓝色的小板凳上,参加正在这里开展的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科技小板凳”志愿服务活动。在崇信,像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今年已经开展了600多场(次),2万多名群众参与。
新风沐乡野,文明花正红。近年来,崇信县科学谋划部署,整合资源力量,不断拓展文明实践活动内涵,凝聚起干群同心、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政策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大喇叭学习时刻”家喻户晓。一支话筒,一套桌椅,就是一个小小的“播报室”,村党支部书记梁拉宝说着一口崇信方言,向村民一一播报近期从中央到省市县的政策法规和新闻信息。
“每天早晨七点半到八点准时播报,居家或下田的村民都能听得到。”梁拉宝说,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群众都用上了手机、电脑,可是农活忙的时候,大伙都顾不上,“思想”又不能落下“节拍”。于是,“大喇叭学习时刻”将宣传新思想新政策与村里村外的大小事情结合起来,帮助村里群众知晓国事家事身边事。
“小区议事厅”是崇信县创新开展的另一种宣讲方式。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将会议室搬到室外,搬到居民小区、搬进农家院落,通过党员谈、模范讲、居民聊的形式面对面向居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据介绍,崇信县采取原汁原味学、通俗易懂讲、进村入户传、微信课堂送四种方式,开展巡回宣讲396场(次),文艺小分队举办巡演活动465场(次),制作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党课时刻”微视频37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课堂”。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连日来,“有事说一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崇信县各社区火热开展。
前几天,家住锦屏镇幸福家园居民梁宏鹏电话反映自家屋顶漏水,西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当即联系物业帮助修理。“当时就想着试一试,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梁宏鹏感激地说道。
崇信县鱼堡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王玲介绍说,社区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发放“有事说一声”连心卡,留有社区服务人员联系电话,居民不管有什么急事难事,随时说一声,都能得到有效解决。“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社区居民麻明玉由衷地伸出了大拇指。
如何使文明实践活动服务于百姓生活?崇信县提出“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服务模式,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拆危治乱”攻坚战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打头阵、当先锋。
“刚一开始,村里群众不理解、有顾虑,看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家也就跟着干了起来。”黄花乡黄花塬村党支部书记李付宝说,“服务群众出了力、流了汗,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群关系更牢靠了。”
不仅如此,崇信县在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化上持续发力,精心打造了“田园e学堂”“文明实践微事圈”“唱响美好新生活”“文化常下乡”等县乡村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使文明春雨滋润人心。
移风易俗气象新
2018年以来,崇信县以新时代文明活动为抓手,着力推动移风易俗。“改变最大的是思想观念。”锦屏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邵德奎深有体会地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完备的红白事报告备案制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风尚。
与此同时,崇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因势利导,每年在华夏古槐王景区策划举办了“情定华夏古槐王·弘扬文明新风尚”婚俗文化节,引导广大群众破旧俗、树新风。
“以前家家都比排场大,现在红白喜事都按标准办,大大减轻了村民负担。”崇信县锦屏镇关河村村民李三奎说。
“道德模范”“崇信好人”“新时代最美农民”,一场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进评选表彰活动在乡镇、村社接连开展,涌现出了爱岗敬业好校长李浩学、孝老爱亲的好媳妇贾桂梅、诚实守信模范张贵祥……一个个先进典型树起了崇德向善的道德标杆,学典型、争先进已在该县蔚然成风。
小积分带出大文明
9月15日,黄花乡凉水泉村文明诚信积分超市热闹起来。“今天是村里文明诚信积分兑换日。”村党支部书记袁占梅说,群众用积攒的积分可以兑换礼品,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群众参与村级治理。
“兑换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很实惠。”凉水泉村村民张海燕刚刚用5个积分兑换了一袋洗衣粉。平日里,她除了把家里收拾干净外,还当起了村里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
如今,全县建成文明诚信积分超市83个,诚信积分兑换活动在思想道德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计民生改善等工作领域大力推广,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当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已植根崇信大地,融入百姓生活,逐步走深走实,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