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第08版:甘肃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啃下“硬骨头” 答出“高分卷”

​——临夏州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收官战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采访团一行深入临夏州临夏市、东乡县等地采访,来自境外媒体和中央媒体、港澳台媒体、省内媒体的40余名记者,将笔触和镜头对准基层一线,深度挖掘当地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展示临夏州各级干部群众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精气神。

临夏州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三区三州”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委、州政府紧盯“两个确保”脱贫目标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全州各族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初冬时节,临夏州临夏市凯琳鞋业有限公司的扶贫工厂里,一台台缝纫机全力运转,工人们专注地工作,一派如火如荼的生产景象。

2019年8月,在厦门市赴临夏州帮扶工作队的引进下,凯琳鞋业有限公司扶贫工厂在临夏市注册成立,公司坚持“帮根本、帮所需、科学帮、帮到位”,以就业带动为方向,多措并举推动扶贫方式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谢根儿一家是临夏市折桥镇后古村的贫困户。过去很多年,尽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谢根儿也从没想过离开家去务工。她无奈地解释说:“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离开家去外面打工不现实。”

得知村里要建工厂,后古村里很多和谢根儿一样的妇女都来了精神。在村干部的动员和帮助下,她们成为凯琳鞋业扶贫工厂的产业工人。

“我每月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最多的时候能拿到3000多元,不仅有了收入,还能操心家里,这份工作我要长期好好干下去。”谢根儿高兴地说。如今,凯琳鞋业扶贫工厂解决了17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工人月平均工资达2500元。

在凯琳鞋业扶贫工厂缝纫组组长徐翠新看来,扶贫工厂不仅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增收,更提振了广大妇女的精气神。“厂里的女工待人接物都变得落落大方,她们再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妇女了。”

“东西部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厦门市思明区与临夏市两地来往密切,帮扶力度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扩展,为全市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临夏市扶贫办主任段学魁介绍说,思明区与临夏市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口扶贫协作,扶贫成效十分显著。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全县31万群众分散居住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

为了破解东乡族群众持续发展的难题,“十三五”以来,东乡县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的原则,先后建成8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解决了5255户2.8万余人的搬迁难题,并通过特色种养、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公益岗位、技能培训、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引导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就地就近就业,夯实脱贫基础。

每天清晨,大批年轻人走进县城易地搬迁安置点——城南社区旁边的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他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免费学到技术,还能顺利找到带薪实习的岗位。

2019年,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实训中心相继建成,学校以全县农村年龄在18周岁至5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兼顾其他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开设了中式面点、挖掘机、电工等10多个工种,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培训、利用社会资源联合培训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工作。

马小静是东乡县东塬乡张家村的贫困户。今年7月,马小静一家顺利地搬迁至城南社区。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搬迁后没几天,社区工作人员就上门动员她到家门口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中式烹饪技术。

“以前,想学技术家里拿不出学费;现在,学费、伙食费、住宿费全免,我们周围的同龄人都争着来学习。”马小静信心满满地说,“学到技术后,我走到哪里都不怕,收入也会增加。”

今年1月至10月,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共完成各类培训14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2人。看到学员们学习劲头十足,东乡县扶贫办主任马占福感叹说,技能培训真正提高了劳动力就业创业和致富带富能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为全县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11-18 ​——临夏州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收官战见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 1 甘肃日报 c220913.html 1 啃下“硬骨头” 答出“高分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