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第03版:要闻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中共嘉峪关市委书记 李忠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始终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把握发展自主权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71年来,从“向科学进军”的时代号令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从“863”计划到“973”计划,从“两弹一星”到核电、高铁、量子、5G,一部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创新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深入谋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继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描绘了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蓝图。尤其是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列在“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之首,进行专章部署,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不断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占领五个制高点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提出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这是我省着眼培植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作出的重大任务安排。占领这五个制高点,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科技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省委书记林铎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对于我省来说,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要靠科技的力量。省长唐仁健指出,如何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根本上要靠全面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来推动。我们要深入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更好地把锻造长板与补齐短板、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自主创新与协同发展、完善制度与推动落实统筹起来,切实破解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壮大、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投入支持等方面的制约和难题,不断提升创新驱动优势,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力量。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嘉峪关市正处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推进关城、钢城、核城“三城”建设,给未来发展赢得更多主动,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既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遥测、遥感等技术手段,提升长城保护效果,也需要通过信息网络、数字技术、声光电技术等现代科技,建设智慧景区、数字长城,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钢城建设上,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发展、绿色化发展,面向市场需求的终端消费品研发制造,乃至5G、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都需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核城建设上,随着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建设推进,后续将对我市在高端人才引进、高新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带来重大机遇,也给我们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形成一定挑战。要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坚持创新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推动科技创新不止步,深化科技创新不停顿,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嘉峪关的竞争优势。

加强科技创新,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战略。必须着眼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创新自信心,增强创新危机感,把锻长板和补短板结合起来。尤其注重补短板的工作,全方位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让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是着力打开高技术产业突破口。用足用好省上引导、扶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产业成长的利好政策,结合嘉峪关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把引进培育高技术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确定并实施一批重大高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引进创新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开展重大关键产业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产业规模,促进高端、高质、高新的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加快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导高技术产业项目优先在园区布局,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掌握一批支撑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产品,推动嘉峪关工业园区早日跻身“国家队”。加强区域内人才、技术、资源共享,培育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共同体,确保全市高技术产业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加快提升科技与经济融合度。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支持酒钢等重点企业开展“三化”改造,做强做大钢铁、铝业、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等板块,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依托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建设,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民用核技术、核非标设备、核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和创新链需求,部署科技重大专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更加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促进绿色生态产业提速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真正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

三是突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全市5G建设试点为契机,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经济增长的“智能大脑”“数字引擎”。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紧盯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主动对接东部重要产业移出区技术优势,在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大数据产业、工业数字化改造等领域加强科技合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紧贴新时代民生需求,加大研发和应用力度,让科技创新更多造福人民群众,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科技部门职能转变,持续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善于发挥各类创新平台的作用,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践,借助与酒泉、张掖、阿拉善等周边地市的协同协作,借助与国内外高校和城市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持续实施更大力度、更加灵活、更有人情的人才政策,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环境留人,切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热情、创造的活力。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资金,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本土人才,不断充实全市产业发展的人才库、后备军。

五是持续夯实科技创新落脚点。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和人才兑现政策,确保企业“不来即知”“不来即享”,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通过调整存量资金、优化支出结构等手段,给予科技创新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让科技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客观评估全市“十三五”科技发展基础,研究提出“十四五”科技创新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谋划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为“十四五”发展谋好篇、布好局、起好步。

2020-11-18 1 1 甘肃日报 c220897.html 1 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