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11日
第04版:要闻

响鼓重锤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顽强作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国新办在兰州举行甘肃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刚才开场介绍提到,甘肃的脱贫面临“三难”: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产业基础薄弱,面对这份有难度的答卷,这几年在“答题”的过程中,甘肃省的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唐仁健: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辛苦努力了这么多年,确实有很多感想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关切甘肃脱贫攻坚工作,先后3次对我们面对面指导、提出明确要求。第一次是2013年2月考察甘肃,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其中一条就是“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第二次是去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重点讲了脱贫攻坚,给我们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三次是去年8月19日至22日,总书记再次到甘肃考察,要求我们“深化脱贫攻坚,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总书记这些重要的指示和亲切的关怀,为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在脱贫攻坚以及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和主线,一以贯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牢牢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要说经验和体会,我用“四个最”做简要概括。

一是最难的事必须有最高的工作摆位。根据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我们把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这两件事看得非常重,作为底线任务,要求把脱贫攻坚这一头等大事深入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骨髓里,作为甘肃人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精力摆布,首先要说到、想到和做到。所以省委、省政府研究部署最多的工作也是脱贫攻坚,省级领导包括林铎书记和我调研最多的也是贫困地区,跑遍了75个贫困县,像我们包抓的县去了十几次。通过这些,引导督促各级各方面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首位。现在全省总体上已经形成了“敢死拼命、志在必得”的工作格局和氛围。

二是最难的事必须有最好的精神状态。脱贫攻坚工作是有严格的交账关门时限的,我们从省一级到基层一线,都在只争朝夕、分秒必争。为了增强全省干部群众的紧迫感,从2018年5月25日起,在甘肃电视台、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上每天播报脱贫攻坚倒计时,省市县乡村各级在党政机关等重要场所都挂起了倒计时牌,以此来时时提醒各级干部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到今天,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有51天,我们仍然保持这种状态进行最后冲刺。

三是最难的事必须有最实的攻坚举措。我们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去年先后召开了省委八次全会和十次全会,分别制定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重点就脱贫攻坚进行部署,不断夯实“五个基础”:精准帮扶基础,重在完善实施“一户一策”脱贫方案,与贫困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一对一确定脱贫路子;产业扶贫基础,重在突出“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重点培育;各方责任基础,重在明确什么事由谁干,把省市县乡村五级的责任进行细化和明确;基层队伍基础,重在调整配强驻村帮扶力量,既给帮扶干部压担子,也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作风基础,重在引导各级干部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用心用力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导向和攻坚氛围。

四是最难的事必须有最硬的落实机制。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建立健全督促落实、跟踪推进、情况报告、问题整改、追责问责等机制,真正在促工作、抓过程、保结果上下足功夫。对省级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我们具体通过发放告知单、督办单、交办单这三单跟踪问效,推动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同时还开展以察政治要件落实治阳奉阴违、察中央部署落地治政令梗阻、察机关作风建设治文山会海、察领导干部履职治弄虚作假为主要内容的“四察四治”专项行动,目的是集中整治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日本读卖新闻记者:中国的脱贫工作在政府的主导下,取得了最大的成果。但是,脱贫人群在经济上能够持续的自强自立,这一点非常重要。请问,甘肃省政府在政策方面将怎样支持这部分人群?

孙伟: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脱贫人群在经济上自立自强,说到底是一个增收的问题。贫困地区的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条我认为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产业发展难、就业务工难,有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产业。老百姓祖祖辈辈都在种粮、养牛养羊,但他们过去种的是口粮、养的是食物,而不是商品。如果要把种的和养的变为商品,我想首先需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好商品生产的要素配置。这实际上是脱贫攻坚中最具技术含量、最难做,也是必须做好的事情。所以,在贫困地区要想农民增收,一靠产业发展、二靠务工就业。因此,我们着力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拉开架势构建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不少地区还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白银市的会宁县最早提出了“扶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平凉市提出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庆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念羊经,发羊财”;陇南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商扶贫等。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提出来的“金点子”,而且已经收获了“聚宝盆”。

我们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实施奖补政策,把产业扶持资金同“一户一策”、农民意愿、真种真养、见钱见物、奖勤罚懒挂钩,采取达标奖补、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方式,引导农户多种多养、发展壮大增收产业。比如,广河县按照贫困户奖补6000元、非贫困户奖补5000元的标准,实施整村基础母牛奖补项目,去年全县新增养殖户近9500户,新增牛存栏4.1万头,羊存栏也增加了20万只以上。有的养殖户一家就养了40多头牛,一头牛净收入至少3000元,一年下来收入超过10万元。

二是努力扩大就业。特别是对那些地处山沟、交通不便,不是缺水就是缺地,产业发展严重受限的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我们通过强化培训输转一体化、鼓励有意愿的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企业和工程建设项目吸纳贫困劳动力、与东部及有关省份开展“点对点”劳务输转、建设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两后生”和其他青壮年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劳务工作新体系,构建了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相统筹、灵活输转和定向输转相结合、援企稳岗和工业安置相补充的务工就业新格局。

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超过257万人。从2013年算起,全省共输转贫困劳动力64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超过1100亿元。过去两年,全省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劳务”脱贫的人口达131.45万人,占到脱贫总人口的76.8%。

下一步,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基础上,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保持投入强度,完善帮扶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谢谢。

唐仁健:这件事我们看得非常重。如果说脱贫攻坚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让产业强起来、让农民自立自强起来,又是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下的力气非常大。如果问我们最欣慰的是什么?就是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的技能比以前好了,市场和商品意识比以前强了。

凤凰卫视记者: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工作转入了后续扶持。请问甘肃易地搬迁总体情况怎样?群众能否融入新生活,在后续扶持方面还有哪些挑战?

唐仁健: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现在搬迁已经完成,往后就是产业和就业扶贫后续帮扶,及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化的生活。具体请孙伟同志回答一下。

孙伟:从刚才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看得出来,你对甘肃的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很关心,也比较了解。在此表示感谢。甘肃“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的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进新居,并基本实现了产业扶持全覆盖和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个人在务工就业,而且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看病就医、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一次性解决了。说明这些群众不仅顺利搬迁了,也基本稳住了,正在向逐步致富努力。

这里我就你问的生活融入和后续扶持的事再补充讲一讲。

生活融入是个过程,但在我省大部分移民安置点不是最突出的问题,因为我省大部分易地扶贫搬迁都是按照就近原则,新迁入的地方仍然是本乡本土,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没有大的变化。同时,我们还加强社区融入,在安置区建立了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构,确保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诉求有人解,帮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后续扶持工作量相对更大,因为产业和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我们从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到组织实施以及后续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始终把产业支撑和就业扶持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搬迁群众增收有门路,创收有渠道。

下面我通过两个例子,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件事情。

第一个例子,定西市的渭源县。这个县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群众原来居住分散,孩子上学远,看病不方便,喝水也困难。住的是土坯房,不通动力电,村里没有硬化路,群众收入水平很低。这两年这个县把668户、3006人搬迁到上湾镇南谷新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投资办厂、建设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劳务输转等形式,多渠道安排贫困群众实现务工就业。建成了500亩的鲜切玫瑰种植基地和25座日光温室。每个搬迁户安装了光伏电板,去年这里搬迁过来的群众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

第二个例子,临夏州广河县将三甲集镇及周边3个乡镇、27个村1650户8426名山区群众易地搬迁到康家安置点。以前,这些群众大多居住在山梁陡坡上,自然条件恶劣,生活非常艰苦,孩子们上学极不方便,来回要走几公里山路。安置点临近三甲集镇和经济园区,是县里最好的地方,同步规划建设了小学、幼儿园和卫生室,孩子上学、群众看病都方便了。在安置点附近还建了牛羊产业园,让350多户搬迁群众搞起了养殖,群众户均养殖增收5万元左右;建了东西协作产业园,引进10家制鞋、灯具加工等企业,带动2000多名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妇女们既能照顾老人和小孩,又在家门口当起了产业工人,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通过下山入川,这些群众挪出了穷窝,过上了幸福美好新生活。谢谢。

挪威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回族和藏族这样的少数民族融入社会,这一情况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说民族融合对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另外,您如何确保这样的影响不会对他们的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

孙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包括回族、藏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群众的务工、就业、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请问甘肃是如何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在稳岗就业、小额信贷、消费扶贫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唐仁健:感谢这位记者,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现实。今年面对“两条战线”作战的严峻考验,一是脱贫攻坚,其中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防控疫情。但总体上,我们做到了统筹调度,十个手指“弹好钢琴”,拼力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主要工作有五个方面:

一是绷紧弦。疫情下的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引导各级干部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想法,保持思想不乱、精力不散、目标不变、任务也不调,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增加多少难攻的山头,我们都务必把它拿下。

二是出政策。多次召开省委、省政府及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调度会、形势分析会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各级各方面工作有方向、有重点、有抓手。

三是抓复工。落实扶贫车间和扶贫企业吸纳用工,制定了用工、运输、税收、贷款等补贴支持政策,对运送生产生活资料等车辆开辟了“绿色通道”,有序推进“三农”重点项目和企业的复工复产。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40.6%,比正常年份的增幅还要高得多。

四是保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精心做好种子、肥料的调用,严防农资在运输中梗阻,前三季度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5.1%,增幅在全国排第二位,这与抗疫情保春耕工作是分不开的。

五是勇担当。各级干部在工作中拿出非常之举,主动靠前服务基层群众,有序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朋友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我简单介绍一下。

稳岗就业方面。没有就业就谈不上收入,本地很多老百姓讲,外出打工是不倒的“铁杆庄稼”,所以看得非常重。为此在4月初,我就代表省委、省政府专门就务工就业召开了全省电视电话推进会,把工作部署到了县一级。具体我们主要做了“两个优先”:一是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和返岗就业,主动和企业对接,及时掌握发布和推送企业的用工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做好防疫前提下,调度车辆跨市跨省“点对点”输转务工人员。对输转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可能致贫人口,分别给予省外600元、省内3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还有1800元到3000元的劳务奖补,以及一次性1500元的生活费补助等。到4月底,就实现了有输转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转尽转”。截至10月底,全省共发放各类就业奖补资金7.38亿元,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9.9万人,这比去年同期还多了。二是优先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利用扶贫车间和中小型水利、村组道路建设等工程,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在全省新开发2万个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一大批难以外出务工人员的燃眉之急。全省2392家扶贫车间吸纳就业9.5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96万人。

消费扶贫方面。专题研究制定了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措施,通过开辟绿色运输通道、发展农村电商、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市场、“消费扶贫月”等方式,让山货走得出、卖得好。特别是采取“五个相结合”的办法,也就是坚持省内与省外、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政府采购与市场营销、条条与块块结合,积极组织扶贫产品进机关、进社区、进市场、进高校、进医院、进车站(机场),引导社会各界踊跃购买扶贫产品。1-10月,全省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81.27亿元。

扶贫小额信贷方面。应该说小额信贷是甘肃脱贫攻坚这些年创造的一个经验。目前我们在全国来讲,小额信贷贷款的数量一共是234亿元,涉及58万户,在全国排第一位。贷款余额户数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的比重为41.77%,在全国排第二位,仅次于宁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重风险防范,既把款贷好,又不带来风险。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贫困村考察调研,去过的东乡县布楞沟村、渭源县元古堆村、古浪县黄花滩村等地脱贫攻坚进展如何?发生了哪些变化?

孙伟:这位记者朋友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很好的问题。大家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深情牵挂着贫困群众,念兹在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常讲,“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访真贫、看真贫、话脱贫、督脱贫,充分体现了人民领袖对贫困群众的无限关怀,充分彰显了大国领袖的担当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亲临甘肃视察,深入东乡县布楞沟村、渭源县元古堆村和古浪县黄花滩移民新村面对面指导,叮嘱我们“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勉励干部群众“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指示我们“要想办法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次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是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等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现在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绿了,孩子们都上学了,看病也方便了,群众不仅口袋开始鼓起来了,脑袋也富起来了,老百姓心中乐了、脸上笑了。刚才问到的布楞沟、元古堆、黄花滩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已在当地率先脱贫退出,农民群众从昔日的贫困大步迈入全面小康,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几年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今非昔比。这里,我讲几个鲜活的例子,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一伟大的沧桑巨变。

第一个例子是临夏州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布楞沟在东乡语中是“悬崖边”的意思,表明这个地方山大沟深。过去,村民长期吃的是窖水,要么翻山越岭到15公里外的洮河拉水。村里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绝大部分住房都是老旧土坯房。基本没有像样的产业,种二三亩地,养七八只羊,收入很低,勉强糊口度日,根本谈不上发展。妇女基本足不出户,更不可能自己挣钱。现在,每家每户都通了自来水,彻底结束了吃水靠车拉人背的历史;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村组都修了水泥路,一些家庭还买了小汽车;家家都住进了新房,住房安全有了可靠保证;特色产业形成“小气候”,全村一年出栏的羊超过8000只,“布楞沟东乡手抓羊肉”还远销北京等地。更为可喜的是,妇女积极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务工,不仅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到了钱贴补家用,家庭地位也明显提升;更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能够大大方方地与人交流了,这对子女教育、家庭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全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1624元增长到去年的7218元,增长了3.4倍。与布楞沟村村民聊天时,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第二个例子是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这个村地处高寒阴湿地区,海拔2400多米,人称“烂泥沟”,也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过去,70%以上的农户住的是危房,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生活垃圾、牲畜粪便和柴草杂物,贫穷与脏乱差集于一身。农民群众不仅物质生活匮乏,思想观念更是封闭,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现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甩掉了“烂泥沟”的帽子,还入选第二届“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像换了个人,相互见面聊得最多的是如何致富。去年元古堆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6倍多。村民们说,“总书记的关怀,就是我们脱贫的最大动力,党和政府努力帮咱们,咱们自己更得努力干”。

第三个例子是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这是一个大型扶贫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共搬迁安置古浪县南部深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6.24万群众。过去,这些群众生活在高寒阴湿山区,那里的海拔平均在2500米以上,农户散落居住,住房破旧危险,种几亩薄地靠天吃饭,孩子上学、群众看病、娶媳妇等各种难题叠加交织。现在,通过移民搬迁,饮水、道路、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和住房等民生问题一次性全部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时亲切看望了李应川一家。

唐仁健:去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总书记看望的古浪县黄花滩村李应川家,不仅发展日光温室辣椒种植,而且还养了200只羊,光卖羔羊收入近10万元。全村像李应川家情况的还有许多,荒滩戈壁满眼全是大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总书记离开的时候,村民们自发地送总书记,他们的笑容、高兴和满意真的是发自内心。这个地方,那么大的荒滩,6万多人,现在产业发展非常好,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个地方。

孙伟:现在,黄花滩村的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的足球场上欢快地踢球,妇女们在村民广场上跳起广场舞。群众发自内心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80岁的韩学忠老汉激动地说:“我永远忘不了共产党带给百姓的好处。”

所以,这3个村的华丽蝶变,是我省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指挥、亲自督战、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谢谢。

新华社记者: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在产业扶贫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唐仁健:这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看得最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甘肃前些年在这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业特征比其他省明显。两三年前,我率甘肃省党政代表团去四川学习考察,别人的柑橘等很多水果都挂果见效了,而那个时候我们省里很多产业还是一片空白。当然我说的是商品化市场化的产业。回来以后我们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坚持“六年任务三年干,三步并作两步跑”,确立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这是甘肃的优势。同时我们投入155.6亿元,发放2000亿元的各类产业贷款,构建起了生产组织、资金投入、产销对接和风险保障四个方面的产业体系。

现在来看,我们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到一方人用好一方水土,连戈壁地带也提出了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甘肃贫困群众的生活犹如产业扶贫的果实一样,先苦后甜、越品越甜,用新华社记者的话说,就是“苦甲”不再,“甘味”绵长。具体措施和成效,我简单用5句话来概括。

一是特色产业形成了较大气候。我们着力培育发展甘肃具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特色产业,培育存栏30万头以上的肉牛产业大县4个,百万只肉羊大县9个,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的蔬菜产业大县5个,30万亩苹果大县8个,百万亩马铃薯大县2个,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的中药材大县4个。2019年与2017年相比,两年全省牛存栏量、羊出栏量分别增长8.2%、10.4%,蔬菜产量增长8.5%,苹果产量增长41.3%,马铃薯产量增长28%,中药材产量增长5.5%。这里有几个全国前列:我省高原夏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中药材、马铃薯、苹果产量居全国第二,肉羊存栏量居全国第三,肉牛存栏量居全国第九。这六大产业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明显赶上来了。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挑起了大梁。这两年新组建龙头企业752家,合作社新组建2713个,实现了龙头企业对贫困县、合作社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像我们引进的海升集团,在张掖民乐县有个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示范项目,一个单体大棚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还有4个类似面积大棚即将建成,亩产均值达到百万元。在新型主体带动下,建立起了紧密的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全省有200多万农户嵌入产业扶贫大链条,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比2017年增长40%以上。

三是农产品销售连通了国内外市场。我们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农业产业扶贫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特色产业产销分会,在48个贫困县贫困村支持合作社新建果蔬保鲜库1025座、厢式冷藏车222辆,新增储藏能力37万吨,还有60万吨储藏能力即将建成。开辟拓展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京津沪、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终端大市场,甘肃很多农特产品受到当地市场的欢迎,站稳了脚跟;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我们有10个农产品首次实现了出口。

四是“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实施“甘味”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像“陇南油橄榄”“平凉红牛”“静宁苹果”“东乡手抓”“靖远羊羔肉”“定西马铃薯”“兰州高原夏菜”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经享誉全国。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宣传甘肃的美景、美食和美味。

五是农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这一点我们下了大决心,设计开发了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3年来,中央财政加省市县各级财政一共拿出44.65亿元专门做农业保险,基本实现了所有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三个全覆盖”。我省推进农业保险的举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上游新闻记者:甘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很多的游客,“十三五”期间甘肃的旅游扶贫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下一步如何用旅游巩固脱贫成果?

唐仁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位记者对甘肃的旅游既了解也情有独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把旅游扶贫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甘肃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资源富集度在全国排第五,我们的文化古老、厚重、多元,许多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近几年,国内外很多媒体包括平台都在关注甘肃,评出甘肃是一生必去的地方之一。这里我就记者刚才提到怎样运用旅游推动脱贫攻坚的问题简单回答一下。

首先在全省确立了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坚持“大旅游”和“小旅游”一起抓。“大旅游”讲的是景点景区的旅游,“小旅游”讲的是面广量大、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乡村旅游。我省总的旅游文化资源,我们概括为“四老”,即“老天爷”赋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老祖宗”留下的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老百姓”创造的独具风情的民俗文化、“老前辈”传承的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这些资源很多都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具体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我们追求“四以”的取向,即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彰显“四气”的内涵,即土气、老气、生气和朝气。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发展旅游专业村1053个、农家乐近2万户,通过文化旅游带动55.46万人实现脱贫。可以说,文化旅游业让甘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用美丽战胜贫困”。

下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补短板,着力解决停车难、如厕难、行路难等紧迫问题。二是强品牌,打造更多知名乡村旅游精品村。三是促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与景区、城镇、通道、康养、文化、科教等领域的融合互动。四是提质效,就是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品位。五是优服务,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总的我们还是希望食宿水平都要高、鸟语花香饭更香,吸引更多游客。谢谢大家!

唐仁健:今天,我和孙伟同志向大家简要介绍了甘肃脱贫攻坚的一些情况。时间有限,我们谈的只是一个大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希望大家接下来到甘肃各地多走走多看看,这样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切的体会。

脱贫攻坚完成以后,甘肃在全国来讲仍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今后的相对贫困还会较长时期存在,解决这方面的历史问题,难度一点都不比现在小。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甘肃的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也希望记者朋友们对我们给予更多支持,多做一些宣传推介、牵线搭桥、营造良好氛围的工作。我们这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光、朴实好客的人民,欢迎大家常来甘肃考察指导、旅游观光、结交朋友。

最后,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0-11-11 ——国新办在兰州举行甘肃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实录 1 1 甘肃日报 c219850.html 1 响鼓重锤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顽强作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