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10日
第05版:理论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范 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首要战略措施,也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工作任务。对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创新欠火候、科技有潜力、发展需后劲的省份来说,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显得形势更加迫切而意义尤为深远。

首先,要深刻领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大战略意义。所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是未来五年和十五年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点,就是科技自强、文化自信、经济自立的战略出发点,同时也是科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保障力。所谓“核心地位”,还意味着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紧紧围绕创新来谋划、去布局和抓关键。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创新是推动“十四五”时期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都离不开创新支撑。第二,创新是今后五年和十五年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第一重任。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第三,创新是面临复杂而不确定的国际局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需要。推动国内大循环,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也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其次,要具体落实“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除了在国家层面坚持“四个面向”,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各个层次都要把“四个面向”“三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到各项具体规划和实际工作中去。对甘肃来说,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如兰州大学的草学、生态学等世界先进的学科,国内一流的学科;要以更大力度吸引科技创新向经济主战场,让科技创新的兴奋点进一步向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要从国家重大需求的视角更好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战略全局提供更多的甘肃元素;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做大做强生物制药和中医中药产业,更好造福人民生命健康。要全力打造科教兴国甘肃升级版,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和教育振兴上来,特别是要继续大力抓好以义务教育为重心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创新体制机制抓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抓住“技能甘肃”建设机遇高水平推进职业教育。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激活甘肃现有人才资源,吸引紧缺急需人才,打造人才培养、稳定、使用、优待链条。要敢于直面现实,承认创新领域某些方面“倒退”事实,以“知耻近勇”的精神猛醒顿悟,狠抓科技创新投入,真心诚意帮助企业积累创新资源,增强主体意识,强化创新行动,加大研发支出,用好用活创新政策,在潜力变实力、看客变主体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最后,要把“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甘肃“十四五”建设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在规划编制中为“创新”留足充分的空间,不仅重大实体工程要有科技支撑,“创新”本身就应该成为一项“重大工程”列入规划重点,保证资金投入,形成建设目标,这应该成为我省“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任务。所有规划项目、重点任务首先都要有科技保障,对那些创新要素不全、科技支撑不力和人才保障空白的项目要慎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非办不可的大事,在规划立项时要明确具体地提出创新支撑和技术配套要求,不能“只画‘期货饼’,不给‘创新面’”。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精心培育创新团队,重点优待创新人才,合理规避创新风险,形成组织合力,促进创新“核心地位”落实。要认真总结反思反省在全国创新氛围越来越浓、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指数不升反降的沉痛教训,把危机转化为新机,像抓扶贫那样抓创新,在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上下真功夫,有真动作;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上加大投入、加大考核,加大激励力度。除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外,全社会都应死死盯住、持续推进创新强省战略,人大应当通过地方立法监督、保障和引领“创新核心地位”得到落实。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加强基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

孙 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扮演着社区公共服务的供应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党和政府基层政权的协助者以及居民关系的巩固者等多重角色,在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基础。

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短板。首先,从理念来看,社区管理强调的是将社区和个人看作服从者,社区治理理念主张将社区和居民看作公共事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参与者,以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证明,提升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实际效果,应当顾及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树立引领、协同、参与、疏导、服务等理念,促进“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其次,从应急工作制度设计来看,虽然各地已陆续建立了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社区的职能及居民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一些工作制度之间还存在着难以衔接配套的现象,或是仅针对某些特定突发公共事件设计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最后,从所采取的举措来看,仍然比较简单粗放,缺乏将现代科技平台和工具运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实践,应急工作的精准性较低。

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理路。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第一,加强领导,发挥基层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组织是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领导力量,需要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坚持和加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统筹、协调等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权威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团结力;第二,集思广益,构建民主协商平台。民主协商是社区和居民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基本实施平台。有效的民主协商需要健全社区依法自治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权责对称、利益共享的社区民主协商平台,健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自治机制和矛盾纠纷自我调节化解机制,完善自我约束制度等;第三,系统思考,发挥协同效应。要通过赋权增能提效,激活社区细胞,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居民联合联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参与机制,及时全面查清薄弱点、填补空白点、抓住关键点等对于提升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意义重大;第四,创设条件,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突出居民在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基础作用,创新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构建简约高效的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第五,依法实施应急。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应有的作用,把社区内的矛盾和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统筹推进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公共法律服务重心下移,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涵养起法治观念、信仰、精神,发挥民间社会规范积极作用,依法施策,强化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法治保障功能;第六,夯实基础设施,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开发大数据、智能化为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创造技术赋能,加快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社区应急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方位全领域的社区应急感知物联网,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社区应急协同网络化平台,积极拓展基层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新空间,培育新动能。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段戴平 曾会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教育、人才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高等学校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我省高等学校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自身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

甘肃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区域经济差异格局下高等教育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二元分化加剧,甘肃高等教育办学资源总体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高校共有719个A类学科,而甘肃省仅兰州大学2个A类学科。经费资源方面,由于甘肃社会经济总量和教育规模较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生均高校教育经费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甘肃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处于严重短缺状态,这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力,过去十余年间,甘肃年均论文发表量和专利申请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排在全国第23位和第24位。

非理性竞争格局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甘肃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高水平人才短缺与现有优秀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境。目前甘肃高校专任教师数占全国总数比例是1.71%,但甘肃省历年获批的各类高端人才比例远远低于该数值。甘肃省高层次人才流出规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流出甘肃的人才很少有再次返回甘肃工作的情况。这对于原本就高层次人才存量不足的甘肃高等教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质化发展格局下学科结构与区域产业非协同发展。甘肃高校由于追随、复制中东部高校的学科布局思路,片面追求学科全覆盖,导致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与全国同质化严重。甘肃高校的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结构性错位”。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契合度不高,高校的学科建设支撑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不足。

甘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对标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合理调控高等教育规模,打造甘肃优质高等教育集群。一方面,教育规模已成为制约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瓶颈,应在充分考虑现阶段甘肃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效应基础上,合理调控甘肃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大甘肃高校总体数量,稳步发展本专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基于甘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对应关系,应打造由陕-川-甘构成的“西北三角”高等教育领先发展区;基于高校间的地缘相近关系建立高校集群,如安宁八校联盟,河西高校联盟等。学科相近高校需要敞开胸怀“抱团取暖”,积极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域内高校提升整体实力,提升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度和引领力。

精准“输血”与主动“造血”并举,健全甘肃引才育才机制。针对甘肃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还需转变“跟随、复制”模式,结合甘肃特色优势,提升人才治理的统筹规划能力,创新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着力构建“引得来”“留得住”的高端人才“蓄水池”。一方面,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人才合作战略,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地校合作长效机制。积极鼓励高校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实施开放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另一方面,立足西部,构建有利于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惜才爱才的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对现有人才提供分层次、多渠道的发展和深造机会,重视培育能扎根西部、具备良好适应性的青年人才。

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甘肃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转变趋势,为甘肃产业发展提供适切的学科供给结构。应该建立健全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区域发展需求与高校学科的匹配度评估,定期发布甘肃省重点产业与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引导高校主动建设区域战略急需学科。人力资源与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与流向分析机制,对甘肃省重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度调研,为高校学科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甘肃高等教育需要对接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马 峰

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高水平的社会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昌明、生态优化提供重要支撑。人民生活品质是反映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向“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并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社会建设水平涉及人民群众对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社会发展领域方方面面的体验和感受,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衡量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1990年“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如今“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我国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认真研究并作出工作部署。”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要继续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以更大勇气和智慧破除影响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体而言,应抓好以下几个要点。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一方面,要抓住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痛点难点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和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继续取得新进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体系、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类别的需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说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持续发展中促进民生改善,补齐民生短板,扩大民生红利,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摘编自《光明日报》)

2020-11-10 1 1 甘肃日报 c219690.html 1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