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荣
阳川人栽种苹果由来已久,从我记事起,我们村就有个几十亩地大的苹果园,属村集体所有,和我家菜园隔着一条土路。这个苹果园西面有座小院落,院内有五六间房舍,院外有一口老井,果园四周搭有几个“人”字形简易瓜棚,分别拴着几条大狗,吓得路人不敢轻易靠近。每年苹果成熟的季节,馋嘴的孩子们禁不住诱惑,成群结队地在果园旁逡巡觊觎,想乘机偷几个果子解馋。后来,果园承包给几户人家经营。我上四五年级时,大果园的果树被挖了种上了麦子,但村里许多人家自发种起苹果树来,我家也栽了三亩多果树,由于父亲长年在外无人务做,自然比别人家的挂果迟。倒是菜园旁太爷爷家一块果园挂果早,我没少吃他家的苹果。记忆中的太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头,六十来岁,留着山羊胡须,果子成熟的季节就住在果园里。只要看见我摘菜,他总要摘几个苹果从地埂上给我递下来,和我说一阵子话,然后钻进园子里独自忙活去了。
我家果园里最早栽的品种是红元帅和黄元帅,也有秦冠,那时大伙儿都不懂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平日除了浇浇水、施施肥、打打农药外,就任其自由生长,忙活一年下来也卖不了几个钱。若是哪个村子里有靠苹果致富的“万元户”,会成为轰动全乡的新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加之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扶持,人们日渐尝到种苹果的甜头,大伙儿认识到只有发展苹果产业,农民才有出路,也才能从根本上脱贫致富。认识明确了,乡亲们致富的劲头儿更足了,什么品种价钱高种什么。近年来富士苹果走俏市场,果农们就大面积栽种红富士。为了种出好的苹果,许多果农重拾丢弃多年的书本,或通过互联网学习果树栽培技术,一个个自学成了“苹果专家”,什么拉枝、修剪、嫁接自不在话下。当然,苹果的收益也越来越好,如今,村里每年卖苹果上十来万元收入的果农比比皆是,小洋楼、私家车在村里也不鲜见。
我特别喜欢老家幽静的环境,葫芦河水静静地流过我的村庄,满眼是平展展的川地,过去麦浪滚滚,如今花果飘香。父亲退休在家的几年里,经营着家里的果园,一年四季在果园里忙着拉枝、修剪、嫁接、匀花、套袋、喷药,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回家,我都喜欢到果园转转,徜徉其间,久久不愿归家。若是遇到苹果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的苹果花在新叶的映衬下白如雪粉似霞,蜂蝶嗡嗡嘤嘤。置身花海,宛若仙境。风起,花瓣纷飞如雪,轻轻粘在眉角发梢,钻入颈项衣襟,像调皮的孩童,如丝滑的绸缎,若含羞的女子,那份亲昵,那份温润,那份馨香,让人忘了尘世的烦恼忧愁,只想永远沉浸于这美好的境界里。到了苹果成熟的季节,红彤彤的果子缀满枝头,果园里到处是欢声笑语,一派忙碌的景象,老人、小孩也都加入到劳动的行列,手脚麻利的年轻人摘着高处的果子,老人摘着低处的,小孩子在树下跑来跑去忙着提篮递笼。若是渴了,摘一个果子吃,满口留香,甜彻心肺,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香甜和幸福的味道。即使累得跌坐在苹果堆上,一想到一年的辛苦马上要变成整扎整扎的百元大钞,浑身又平添了许多力气,真正是累并幸福着!
父亲在果园里除栽种苹果树外,还栽了一棵樱桃树、两棵李子树、两棵梨树和一棵核桃树。我最喜欢那两棵李子树和两棵梨树,李子树是嫁接了杏树枝的,结的李子个大味甜;梨则酥脆醇香,让人回味无穷。后来,果园送给别人种,父亲也走了,静静地睡在果园里,只有满园果树陪伴着他。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了,人生只剩归途。自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哥哥一起住在城里,我自然也少了回家的理由。但每逢苹果成熟的季节,我仍会情不自禁地关注着老家苹果的收成,关心着苹果的行情,听到亲人、邻里果子卖得好,也会格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