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06日
第09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靖远

【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

搬迁铺就“脱贫路” 勤劳浇灌“致富花”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水明山秀风光好,村美人和万象新。靖远,一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沟沟岔岔孕育着美好、涌动着希望。

站在靖远县碾湾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灰白小楼里俯瞰,远山含黛,近水含烟,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小楼组成了巨大的“花朵”,绽放在黄河岸畔。

小楼里,搬迁户宋建军正和老伴闲聊着。崭新的家具、洁净的厨房、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搬进新家,老宋一家人的生活质量,那可是质变。

“一座土房挤三代,一颗药片治百病,一身布衣穿四季。”这是宋建军对老家若笠乡的记忆。去年,得益于县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宋建军一家下山搬进了崭新的楼房。可就在搬迁之初,他对新生活是又爱又怕。爱,是因为从此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的困境;怕,是因为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电器怎么用、不种地口粮从哪来、家里老人不适应怎么办……

过往,大山延绵,阻断了山里人的脚步和眼界。而今,易地扶贫搬迁就像是一粒火种,山门洞开,点燃了山里人眼里的光。“上楼了,走上水泥路了,喝上干净水了,干啥都有信心了,不能让孩子们也守着大山过一辈子。”宋建军笑着说。

2016年以来,靖远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攻克“贫中之贫”的关键,按照“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基本要求,遵循“下山入川、人跟水走”总体思路,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公路沿线、沿黄灌区将18个乡镇5347户2.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41户1.84万人,同步搬迁1006户3271人)安置到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糜滩碾湾坪、东湾大坝、东关金三角等安置区,安置方式主要包括集中安置、插花安置和货币化安置三种。2019年10月底,4341户18436名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入住。

搬迁与扎根同步,移民与脱贫共振。瓜果蔬菜种植、牛羊养殖、手工车间、劳务输转……在靖远的各个安置点,昔日靠天吃饭的搬迁户们,如今成了“上班族”或“致富达人”。

翻滚的浪花、嬉戏的鸭子……眼下,白银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园里都是“小美好”。忙完家里活计,李建梅在示范园里上岗了。“在这里工作,跟旅游一样,风景特别美。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打工赚钱,觉得很安逸。”她笑着说。

靖远县永新乡巾帼扶贫车间里,搬迁户们有的忙着向师傅学习技艺,有的铆足了劲儿赶制布鞋。选料、配线、缝合,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立足安置区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靖远县大力推行“搬迁+高效农业”脱贫模式,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和后续产业发展资金,重点帮扶发展牛、羊、菜、果、薯、药、瓜、菌等八大特色产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飞地”模式建设光伏电站25.149兆瓦,带动6960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易地扶贫搬迁43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靖远县通过设立一站式就业服务站、技能培训、就业安置、支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等方式,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问题,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9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目前,靖远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对全县脱贫攻坚贡献率达到13.6%。

搬出穷山沟,迈向新生活。如今,靖远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正与全县人民一道谱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马珍珍)

2020-11-06 【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 1 1 甘肃日报 c219100.html 1 搬迁铺就“脱贫路” 勤劳浇灌“致富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