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第06版:脱贫攻坚

幸福花开遍地香

——宁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秋收时节,宁县土地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忙在田间、干在地头,深入一线、用心用力,辛勤耕耘着,努力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宁县作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甘肃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敢死拼命,各项脱贫任务高效落实,取得了决定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减贫29221户114837人,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193户48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2.13%降至0.09%。

强化社会保障 突出基础先导

来到位于和盛镇的宁县第二人民医院,这里环境优美,住院部综合楼崭新干净,科室齐全。

刚刚办理了出院手续的和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银川,满怀感激地说:“国家政策好,关心咱农民看大病,报销了这么多费用,减轻了我看病的负担。”68岁的王银川患有肾功能衰竭,今年已在宁县第二人民医院15次住院透析治疗,花费65915元,通过62%的医疗基本补偿和93%的大病保险补偿,为他补偿41757元。

这是宁县强化社会保障扶贫的一个实例。宁县把社会保障扶贫作为基本防线,从源头上防止因病、因学、因家庭变故致贫返贫。

宁县加大健康扶贫,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建成标准化卫生室,配备合格村医273名;23个乡镇卫生院(分院)科室设置全部达标,实现每个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有1名全科医生;加强教育扶贫,通过普通学校跟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证了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实施兜底扶贫,全县累计发放兜底保障资金9.7亿元,改善了特困家庭生活条件。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宁县村村通上硬化路。通过多种渠道筹资8.4亿元,2013年以来累计建成通村水泥路313条1580.7公里,建制村全部通上硬化路,实现了“班车通到家门口、货车通到田地头”。

户户吃上放心水。累计投资1.76亿元,铺设管道1394.53千米,建成安全饮水工程7829处,常态化开展水质检测,解决了11.22万户43.7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人人住上安全房。县、乡、村三级及时排查鉴定,实行差异化补助,蹲点督促,严格验收。累计投资12.33亿元,解决了22941户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

焦村镇高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米世鑫,家里四间大瓦房崭新漂亮,屋内粉刷得整洁收拾得干净,“原来住的是土箍窑洞,年久失修,几场大雨,两边都坍塌了。”他回忆说,“国家实施的危房改造项目,补助了1.35万元,让我们全家住上安全的新房。”县里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他家还建了两个水冲式卫生厕所。

紧盯产业增收 精准到户到人

围绕贫困户稳定增收这一核心,宁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扶持发展劳务、苹果、肉羊、苗林、瓜菜五大扶贫主导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中药材、中华蜂等特色产业,保证所有贫困户有2个以上增收门路。

记者来到位于米桥镇的庆阳陇牛乳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一片繁忙。身穿蓝色工装的杨小花在包装生产线上认真监测,“包装对于牛奶保鲜十分关键,包装盒万一有渗漏,牛奶在库房还没销售就会变质。要仔细盯好每一个生产环节……”她已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并于201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杨小花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她在深圳打工,近年她要照顾老父亲和两个孩子,与丈夫商量后,来到陇牛乳业公司打工。从一开始月收入1500元到如今3000元,她家顺利脱贫。“能在家门口就业,又有这么高的收入,我要加油干!”她说。

陇牛乳业公司实施县里“331+”奶牛产业扶贫模式,累计为村户分红438.534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41人,其中贫困户24人,人均月工资1800元。

宁县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苹果、肉羊、苗林等12个产业,保证了每个扶贫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累计带动1.76万户入股1.89亿元,带动256个村集体入股1.46亿元;扶持建成规范化合作社874个,累计带动1.59万户入股9480.99万元。贫困群众流转了土地,并在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就近打工,实现了稳定增收。

早胜镇尚家村78岁的尚永贵,身体健朗,穿着雨靴在果园里忙活,灰色裤腿上溅着泥巴。“家里5亩地流转了,年流转费2500元,年底还有分红。儿子在高铁工地上打工,去年麦收后我来这里建果园、栽桩杆、拉铁丝,一个月挣1800元,除了自个花费,还能给儿孙们补贴些。我都抱上重孙子了,一家四世同堂……”尚永贵说着嘴角扬出笑意。

通过精准施策,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4903元增加到2019年的9636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963.5元增加到2019年的8629元。

全员挂牌奋战 巩固清零成果

今年以来,宁县紧扣“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深入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脱贫攻坚收官战稳步推进。

紧盯“三类”重点对象,全员挂牌奋战。对193户482人的未脱贫户,补助发展种养产业、“五小产业”及劳务输转就业,保证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消除绝对贫困;对238户938人的脱贫监测户,扶持发展“五小产业”,从教育、医疗、劳务就业等方面精准帮扶,保证持续增收;对438户1578人的边缘户,培育实用技术,落实公益性岗位、小额信贷等,防止因学因病因灾致贫。

米世鑫兴冲冲地给记者拿来一折通,“我入股海升苹果基地,瞧今年6月20日,给我分红了2150元,钱打到折子上了!”他家门前栽种了茄子、辣椒、西红杮、大白菜等,鲜嫩欲滴,清香诱人。“自家种的菜够吃了,不用再买了。国家政策好,县里还有‘五小产业’的补助,一次性补助5000元支持我们哩!”他说。

县里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主动与天津市河东区和国投公司开展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今年组织632名贫困劳动力赴津或就近就地就业;引进天津瑞农公司在宁县建成生物有机肥厂,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100个,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扶持8个村530户贫困户栽植金银花1500亩,全县消费扶贫供货额达到1880.52万元。

目前,宁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把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拓展延伸,统筹推进,努力实现无缝衔接、融合推进。

2020-11-02 ——宁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综述 1 1 甘肃日报 c218400.html 1 幸福花开遍地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