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 冰
鉴于电影产业前期摄制与后期院线观赏的高密度聚集性,以及影院放映环境的密闭性和上座率限制,电影创作与传播亟须因应此种变化而作出相应的策略性调整。
适当减少人物 讲好生动的小故事
之于叙事艺术的电影,讲好故事无疑是必要的。适应防疫需要,为减少前期拍摄场地大规模人员的聚集,适度缩减故事的复杂程度,适当减少剧中人物,恰当精简故事线索与人物关系,从而讲好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显然是明智之举。
其实,小故事也可以展示大情怀,具有大能量。一部电影的审美魅力,是不以故事的大小来衡量的。“管中窥豹”“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都是社会生活中巧用“小”的经验总结。故事虽小,但如能以真挚情感、深刻哲思打动人心、令人振奋、启人向善、催人向上,那它无论是审美方面,还是教化、娱乐方面,功能都不小。透过小故事,由此及彼,联想推知,便能内省自己,阅知人心,洞察社会,把握人生。《失恋三十三天》《桃姐》《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等成功讲述了小故事、颇为大众认同且获得重要奖项的影片,就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注重创意挖掘 力争雅俗共赏
把小故事讲好,最重要的当属对故事有效的创意挖掘。具体言之,精选题材(大众关心的、接地气的),题旨深刻(触动心灵的、让人振奋的),人物饱满(性格立体复杂、富有个性),情节生动(具有细节密度、新颖典型),韵味悠远(风格独特、具有言外之意)应是必须。在本质层面上,讲好小故事乃是很见功力、极考手艺的事。俗话说,“短文难写”“浓缩的都是精华”,隐含的也是创意为先、立意要深、表达要新的道理。
基于防疫之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可能都会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聚集性活动,宅家的时候多了,借助手机、电脑、电视等在线观看电影的时候也多了。这实则要求电影在讲述故事时,应有大爱精神,多抒发能引起人们共情的情感,尽可能地做到雅俗共赏,以照顾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影人群,特别是年轻群体。不能“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毋庸置疑,适应时代变化,电影要更加关注大众的生存状况,多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及其对现实、未来的希望,展示他们对自身、对他人的良好期许,乃至对国家、民族的坚定信心。换句话说,电影要具有正能量,要能愉悦、激励更广泛的人群。
加大虚构幻想元素 彰显浪漫现实情怀
基于疫情防控下的创作要求,如减少真实环境中的人群聚集、实现拍摄环境可控等,电影在创作故事、结构情节时,可依据样式或类型成规,适度适量、合情合理地加大虚构幻想元素。当然,幻想要与现实并重、相融,在生动讲述、逼真呈现中彰显浪漫现实主义情怀。实际上,之于电影抑或整个文艺,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电影创作者要放下包袱,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着眼小处,以一斑窥全豹,将“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之思凝聚于自然而然的情节铺叙中,力争一处生花,启人万端。
富有浪漫现实主义情怀的现实抒写与奇观想象很容易打动人、感染人。尽管当下人类正在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但电影不能一味笼罩阴郁、失望氛围,即使直接讲述灾难的影片,亦不能一味沉湎于灾难痛苦之中,而应在直面灾难的同时,鼓舞人的生存斗志,高扬拼搏奉献精神,激发大众的励志向上情怀,进而促进人们在不懈奋斗中团结互助、共克时艰。
中小成本制作 注重流媒体播映
实事求是地说,疫情防控下的电影创作应大力倡导中小成本制作,尽可能减少大制作、大投入。因为有上座率限制的规约,在此前提下,主打院线放映的电影若投资过大,便很难收回成本。另外,中小成本制作的电影,若走非院线放映(流媒体播映),也比较容易回本。如此,才能保障一定量的或较大规模的电影的生产、再生产、再循环。
在某种意义上,中小成本电影尤其是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创作,乃是电影创作的根本路径所在,因为电影的审美不仅仅诉诸眼睛,还可以借助影像修辞诉诸人的心灵;所谓的宏大奇观必须潜隐合乎情理逻辑的语义、韵味才可能是有力的。纵观世界电影发展史,大多数电影都是中小成本电影;而在众多电影杰作当中,中小成本电影亦占有多数。客观而言,故事精巧有趣、不枝蔓,空间场景不过于繁复,视听语言较为平实、不玩花活,题旨多有哲理价值、现实意义的中小成本电影,明显比较契合当下的创作环境和防疫需要。
对国产电影来说,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在根本意义上应是中国由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重要支撑。可喜的是,近年国产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如《一个勺子》《驴得水》《百鸟朝凤》《冈仁波齐》等,都取得较好的口碑,颇受学界和业界认同。思及开去,我们可以说,只有具有鲜明本土色彩的中小成本国产电影真正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并得到充分发展,国产电影才能达至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国产电影也才能由此实现有效的国内、国际传播,才会更好看、更自信,更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