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0月27日
第07版:第八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 特别报道

影像里的嘉峪关

《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剧照

编者按 在远去的历史记忆里,嘉峪关是中原王朝的边关屏障,金戈铁马、经年征战与休养生息、贸易往来交相辉映,书写了丝绸古道与万里长城唯一重叠交汇点上的辉煌与荣耀,见证了河西走廊上的寂寥与喧哗。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雄关脚下,因企设市、因关得名,一座年轻的钢城嘉峪关市迅速崛起。当苍劲的漠风拂去历史的烟尘,一批批影视创作者走进这里,以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情怀,向观众记录、呈现了“天下第一雄关”的岁月沧桑和“铁水奔流映长空,钢花飞舞让人醉”的钢城风采。

“天下第一雄关”的前世今生

一座嘉峪关浓缩着河西走廊的半部历史。作为纪录片《河西走廊》续篇之一,由《河西走廊》原班团队制片撰稿,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出品的6集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以时间为序,分为历史篇、近代篇和当代篇三部分,通过丰富多元的影像风格和表达手段讲述了嘉峪关的历史变迁和精神文脉,将这座城市的昨日与今天、辉煌与坎坷真实还原。

勾勒历史全貌

再现边关风云变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北边塞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独具风情的一部分,千百年无数文人骚客的歌咏,让国人早已心生向往。

直到今日,西北风光和其间的人物、历史依旧是能引发观众兴趣的重要叙事对象。当珠玉陈列在前,《河西走廊之嘉峪关》要如何寻得突破,呈现出不一样的创新特质,显得尤为关键。

历史篇中,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视野下,嘉峪关恢弘而曲折的古代历史进程被全面还原。明朝建立后,冯胜率军收复河西走廊,为了保证西北稳定,他决定在河西走廊最狭窄处修建军事堡垒——嘉峪关。

明代时期,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野心膨胀,多次入侵河西,嘉峪关游击将军芮宁与之展开了十分壮烈的战斗并以身殉职。随后这座关城的命运与明代朝堂之争紧密相连,最终只能无奈地关闭关城,嘉峪关成为帝国西端一道孤独的身影。

但嘉峪关从建城开始,就始终发挥着对外和平交往的作用。陈诚等使者多次从这里出使中亚,中西使者商旅往来不断,一座城既见证着两军交战的铁马金戈,也见证着互通有无的熙熙攘攘。

围绕对古代嘉峪关曲折变迁,通过情景再现,历史人物的命运悲欢清晰具体,朝堂江湖的叙事空间来回交错,不仅让遥远过往变得鲜活生动,传递出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让观众的精神情感找到了具体的投射对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近代篇的第三、四集时,主要采用老照片和老影像,利用回忆录和史料记载,来复原近代嘉峪关城的艰难历程,文献资料与画外音成为叙事的主要手法。

清代末期,嘉峪关渐渐被人遗忘在西北边陲,但却吸引了莫理循等一大批西方旅行家,他们为这座明长城最西端的宏伟关城所吸引,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脚步。

抗战前夕,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敏锐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分裂西北边疆并切断与外界联系的阴谋,提出修建中原通往新疆的公路,在考察途中,他用炽热的情感呼吁复兴丝绸之路、重修嘉峪关城。

抗战全面爆发前,中日双方围绕长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和宣传,长城也凝结成中华民族屹立不倒、坚韧不屈的象征,嘉峪关吸引了范长江等人的目光,他们纷至沓来,希望关城和西北重振雄风。

几十年后,英国人威廉·林赛决定沿着此前摄影师的脚步重走长城,并在相同的地点重拍长城,他的双眼与镜头见证了这座关城的复兴之路,也见证着嘉峪关从传统走向现代。

近代嘉峪关的历史图景是被拼接得来的,以近代探险家、记者等亲历者的视角,用一张张照片背后故事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串联出一幅近代历史的画卷,在寂静苍凉中,述说着波澜壮阔的近代往事。

此时的嘉峪关已不再是边关要塞或贸易重镇,而是成为一个符号,变成了19世纪外国探险家们选择中国西行的起点时,最先想到的地方;变成了中国人坚持抗战、屹立不屈的精神象征。

回归现实当下

丰富影像表达手段

作为高分佳作《河西走廊》的续篇之一,《河西走廊之嘉峪关》没有急于全盘革新、另起炉灶,而是在继承前作特质的同时,进行创新突破。这种突破转变在第五集《年华》和第六集《家园》中,尤为值得称道。

在《年华》中,镜头通过对工程师宋文蓂、公务员秦忠茂、教师石戈和助产士张秀珍四位建设者的亲身经历的描述,展现了酒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歌颂一个时代的牺牲奉献与伟大创造精神,在个体命运、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的勾连中,完成对现实生活和当代精神的抒写。

四位老人都是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嘉峪关建设酒钢,从分配工作到结婚生子再到安享晚年,他们在这里扎根一生。他们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宋文蓂喜欢烹饪,偶尔下厨调剂生活;秦忠茂的爱好是收藏戈壁奇石,这是思念妻子的最佳方式;石戈跳交谊舞,通过社交消磨时光;张秀珍整理老伴的旧物,睹物思人。但忠于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乐观生活是他们共同的底色。

在《家园》里则讲述了几位在嘉峪关生活的普通人,反映他们的情感和希望。冯泽忠2016年来到嘉峪关,是镜铁山测量员;80岁的杨达启是1965年来到嘉峪关,酒钢退休工人,也是嘉峪关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人;胡美英是1989年来到嘉峪关,现在是位作家。这一集中,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嘉峪关人将戈壁滩变成了绿树成荫、湖水碧波、整洁干净的现代文明城市和绿色环保城市,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道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摄影师,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巨大变化。

当代篇用聚焦普通人命运变化的微观视角,来映照背后的时代变迁,既能下沉到与主人公最具心理相近性的普通观众中去,又打通了与时代变迁的价值沟通渠道,而看似平静如水的纯纪实风格,实则暗藏着强大的情感潜流,也让当代篇具有更深沉动人的情感力量。

从情景再现、文献运用再到纪实风格,三个篇章使用迥异的叙事表现手段,但这种风格上的巨大差异并没有给人以割裂之感,反而让整部片子变得饱满立体,层次更加丰富,让人有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

究其原因,首先是全片以嘉峪关为叙事核心,历史跨度极大,不同的篇章选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是情理之中,但又都统一在同一个地理单元中。其次,作为制作方的伯璟文化,这一次迈出了其创作舒适区,选择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即确保了创作一致性,让观众不会觉得太过陌生,又能在渐进式的创作突破中,带给观众新的观赏体验。最后,以时间为序来划分篇章,容易获得观众在心理上的认同,并期待不同历史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河西走廊之嘉峪关》是纪录片《河西走廊》的重要续篇之一,它的出现也让河西走廊的故事变得更加立体、丰盈,有了更多维度的丰富展现。

(选自百家号·影视独舌)

钢铁大道建设史

时长53分钟的《嘉镜线》,是嘉峪关广播电视台历时18个月,创作完成的一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该片讲述了全长78公里、深藏群山天险之中、对中国西北钢铁工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嘉镜铁路支线建设故事。

1955年10月23日,在新中国急需大量钢铁支撑建设的背景下,祁连深处的镜铁山铁矿被西北地质局645地质队秦世伟小组勘探发现,举国轰动。为开发镜铁山铁矿,1956年12月,国家决定修建嘉峪关到镜铁山铁路支线,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勘察设计,庄心丹担任总工程师。一年之后,运输距离最短、经营费用最低,却是工程最为艰巨、建设难度最大的嘉镜线沿讨赖河方案完成初步设计,随后,庄心丹被任命为青藏铁路总设计师。在之后的8年时间里,数万名铁路建设者们抛家舍业、不怕牺牲,在大西北戈壁天险中无所畏惧、劈山破水,铺就了这条西北工业发展的钢铁大道——嘉镜线。该片表现了铁路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情怀,是中国铁路史、工业史和嘉峪关市历史的珍贵记忆。

作为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作品,纪录片《嘉镜线》将抽象文学与形象思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运用口述的形式、以多重视角的复述拓展了内容的深度。片中叙事线索清晰完整,细节丰满,以书信再现的方式和观众一起回顾了建设者的峥嵘岁月,且用时间推移的方式将铁路与铁路建设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铁路建设者的坚韧精神呈现给观众,使得观众对历史的解读更加深入透彻。

在导演高翔看来,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初衷源于嘉峪关这座城市的起源。嘉镜铁路是一条连接酒钢公司与嘉峪关市两者之间的钢铁脐带。有了镜铁山铁矿的发掘和嘉镜铁路的建设,才有了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的崛起,也才有了嘉峪关这座“戈壁钢城”的腾飞。因此,嘉镜铁路的珍贵历史既是中国铁路人无畏牺牲谱写的艰苦奋斗史,也是嘉峪关市不可忘却的城市记忆。

创作过程中,摄制组于2018年1月至5月对嘉镜线冬景和春景进行拍摄。火车在茫茫戈壁穿行,一路与绝壁千仞、危岩相跌的讨赖河峡谷如影相随。当摄制组站在气势宏伟的一号桥边,看着几十米高的墩台矗立在讨赖河峡谷,支撑着铁轨,使得一列又一列的列车平稳通过,心中更是对建设者们产生了浓浓的敬意。他们深入讨赖河谷底,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将这项伟大的工程呈现给观众。这一段镜头,也成为全片最为精彩的外景段落。

2018年6月,在兰州铁路局等单位的帮助下,摄制组多次乘坐机车前往拍摄地,对嘉镜线沿线各站点以及镜铁山进行拍摄。嘉镜线几十年来能够顺利通车运行,少不了养护工对铁轨每一个零件的维护与保养。时间虽然已进入初夏,可是镜铁山上还是凉意沁人,摄制组深入铁路隧道,记录下了每天短短两个小时的天窗期,铁路工人争分夺秒的工作现场。

从大青羊隧道出口到大落海子隧道进口间是望子桥路基工程,这一段线路两山夹峙,是传说中的老鹰嘴。过老鹰嘴,河谷最窄处,有一座当年的建设者们架设的便桥。摄制组迈过便桥,在桥对岸一块相对平坦的荒滩上,找到了一排排断墙残壁,这些尚能看出轮廓的房屋,是当年筑路工人们的居住场所,如今如同丰碑般矗立着。

户外拍摄虽然路程较长,爬山涉谷,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乐趣。摄制组曾在山谷中遇到过狐狸、青羊、野鸡,在一天夜晚返程途中还遇到过狼,这些动物都很机警,见到人就远远地跑开了。

户外拍摄的空当,摄制组同时展开对重要人物的采访。这些人物都是来自嘉镜线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经历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嘉镜线的历史。

2018年10月,摄制组前往兰州、西安两地,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档案室拍摄到非常珍贵的嘉镜线设计图原稿及庄心丹整理的嘉镜线相关资料。在咸阳,摄制组还采访到中铁七局的6位平均年龄83岁嘉镜线建设者,获得了近400分钟的口述历史资料,进一步掌握了嘉镜线初期的史实。这些老人们对摄制组的到来极其欢迎,一位老人拉着导演高翔的手说,你们怎么才想到这条铁路!在采访过程中,老人们的口述历史让其子女们都非常震撼,因为他们从未在家中谈及当年的工作。这也促使导演高翔对该片的创作手法产生新的思考——即从原来的解说主导,变为口述历史为主导。

2018年11月开始,嘉峪关的冬天来临,伴随着气温越来越低,一场又一场的雪落在了嘉峪关的戈壁上。这样的景象,摄制组当然不能错过,拍摄了大量嘉镜线列车驰骋在茫茫雪原的镜头。在累积了大量素材之后,《嘉镜线》于2019年正式问世。

嘉镜线上,有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纪录片《嘉镜线》也将这些故事一幕幕地呈现给观众,共同铭记和传承这一段历史故事。

2019年11月,该片荣获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短片十优作品奖,之后入围第四届甘肃电视金鹰奖,这一成绩的取得在我省市州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弥足珍贵。 (吴 烨)

钢铁雄师在雄关

《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是一部讲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02部队在嘉峪关这片荒凉的戈壁滩上战天斗地建设酒钢的文献纪录片。

1966年下半年,根据祖国钢铁事业需要,冶金部第九冶金建设公司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02部队,承担起建设酒钢的艰巨任务。1966年至1974年的8年间,完成了酒钢17个主体工程、辅助原料生产基地和生活设施等建设施工任务。他们在镜铁山上开矿山、西沟沟壑架索道、黑山湖区建水库、嘉峪关前摆战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当时冶金行业大力倡导的六种精神之一的“铁山精神”。在完成了酒泉钢铁工业建设后,这支素质过硬、技术过关、勇于担当、敢于登攀的钢铁雄师又投入到国内重点钢铁工业建设热潮中。

纪录片《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以60分钟的时长,分为“前言”“02部队在雄关诞生”“战天斗地铸军魂”“要铁不要命!”“戈壁滩上不朽的丰碑”5个部分,将02部队老兵口述和珍贵的影像资料、文献资料交织呈现,还原历史原貌,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02部队全体官兵流血流汗搞建设,用青春和生命铸军魂的感人事迹。

该片总制片人、总导演金晓云介绍,他从小在嘉峪关长大,每天看着镜铁山上的小火车来回穿梭,对那一段历史有所了解,且记忆犹新,一直想拍一部反映镜铁山上小火车的纪录片,后来正好碰到这个题材。2017年至2018年,该片相继创作完成并上映,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题材影片,告诉人们酒钢是怎么建设的,激励观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将“铁山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祖国建设和人民事业发挥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观众刘坤德说,02部队参加酒钢建设是一段珍贵的国家记忆,这部纪录片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该片制片人孙静表示,自己对拍摄这部纪录片非常有情怀,在她很小的时候曾随支援酒钢的父亲在嘉峪关生活,目睹了02部队建设的火热场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铁山精神”都不能忘却,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如今,再度提到这部纪录片,金晓云说自己越看越有感情,片中采访过的许多人物这两年已陆续过世,他们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这部作品,这是让自己很欣慰的事。 (王 莉)

2020-10-27 1 1 甘肃日报 c217445.html 1 影像里的嘉峪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