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见到冯自信时,老人正在家中看电视。看电视,老人不看别的,只看新闻。他说,从新闻里能够了解国家大事、天下大事。
冯自信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庆阳农村。在那个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苦难年代里,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很小的时候就走出家门,四处找活干,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头。
“从来没有想到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看到国家一天天强盛起来,打心底里觉得激动。”老人说,看新闻,就是想知道我们国家的最新变化。
老人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说起那场打出了中国人尊严的战争,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52年的11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从兰州开拔至东北。12月底,进入朝鲜。为了躲避侵略者飞机的轰炸,部队总是晚上行军,白天进入山林隐蔽。
正值冬季,朝鲜半岛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对每一名入朝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漫山遍野都是雪,走着走着,脚就被冻得没有一点儿知觉了,睡觉也在雪地里。”冯自信说,有一天走下来,自己的脚和鞋冻在了一起,怎样都脱不下鞋,最后用刀子把鞋割破,才把脚从鞋里取了出来。
“每个战士的情况都差不多,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一心想把侵略者赶出朝鲜。”他说。
在一次高地攻坚战中,冯自信度过了这辈子最难忘的七天八夜。
“敌人的优势是有飞机支援,所以我们就不断挖坑道,千方百计缩短和敌人的距离。”他回忆说,当时敌人不断轰炸志愿军阵地,战士们吃、喝、拉、撒、睡都在坑道里,每次轰炸过后,大家脸上都是土,完全认不出彼此。
“在这种异常艰苦的环境里,谁都没有畏惧,大家都知道,打仗拼的就是意志。”最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坚持到了最后,攻下了这处高地。
这场战斗中,冯自信多次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将负伤的战士和烈士遗体背回阵地。有一次,他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个人背回两名烈士的遗体,被授予了三等功。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冯自信几经调动,1959年6月,被分配到兰炼仪表厂。当时厂里常常有生产任务大会战,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冯自信和工人们经常连轴转,一干就是12个小时,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作风。在兰炼仪表厂工作直至退休,冯自信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冯自信说,有国才有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亲历过战争洗礼的人,能够看到国家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也觉得没有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