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岳 焦旭周
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开拓创新和创造实践中演进。从制陶冶铁到高铁纵横,从四大发明到航天工程……每一次的变革和进步,都在我们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近年来,居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甘肃,在“双创”大潮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突出创新引领、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先行、完善体制机制,注重人才优先、激发‘双创’活力,强化平台支撑、加速要素聚集,加强舆论导向、弘扬创新文化”的理念指导下,涌现出一群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和一批独树一帜的创新产品。陇山陇水间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双创”项目,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学技术、高潮迭起的创业故事,正源源不断地为甘肃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天地。
创生态 营造良好政策氛围
当今世界,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如何由“跟跑”转为“并跑”乃至“领跑”?甘肃正在不断探索、不断奋进。
2020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响亮提出:将本着鼓励创新和包容审慎原则,想方设法为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条件。大力推进政策创新突破,主动兑现奖励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动力源泉。
3月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中更是明确要求,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还要切实优化人才引进服务机制,围绕重点领域、产业、项目、学科,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我省还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全力打造我省“双创”升级版;印发《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推广落实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支持创新力度,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要求省属企业应用互联网、大数据、5G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大新基建等新兴产业建设,加大新兴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出台《“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28条措施》《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的推进方案》《甘肃省金融支持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全面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激发“双创”活力,积极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如今,“双创”热潮正在陇原大地上奔涌澎湃、遍地开花。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决策、一次次紧锣密鼓的部署,不但托起了“草根”创新创业之梦,更承载起了这方热土“弯道赶超”的壮志雄心。
创携手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只有坚实的政策支持、蓬勃的产业拉动、优质的创业服务、宽松的创业环境,才能真正将创新创业的星星之火,助燃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熊熊大火。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相关各厅局、各部门、各行业早已达成共识,并在协同协作中抢抓机遇、在优化服务中打造品牌、在延链聚群中心力合一,奏响了陇原大地同心协力助推创新创业的最强音。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上线运行了40多个省直部门参与的“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干扰;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推广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涉企事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服务平台,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天;上线运行“甘肃省保市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一站式”“点对点”助力企业解困发展。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为“双创”项目用地提供用地空间保障,优先安排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所需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做到应保尽保;鼓励以租赁等多种方式向中小企业供应土地,支持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供应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器用地,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经营场所。
各级工信部门改造升级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截至目前,44.38万户企业注册数据、34.17万户企业纳税人数据,638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1052家高新技术企业、227户“专精特新”企业基本完成数据匹配。
各级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特殊群体创业就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布局行业等税收优惠措施,做好政策精准推送,实现税收优惠“不来即享”。压缩纳税人报送资料清单,取消其他报送资料的兜底性描述。通过数据共享取消或者简化备案手续,实现备案全程网上办理。简化纳税人设立、迁移、清税证明办理手续,推进跨区域涉税事项网上办理。推行新办市场主体“套餐式”服务,将10个涉税事项多次办理转化为一次办理,对新办纳税人承诺自办税之日起1个工作日领用发票,确保新办纳税人开业办税无障碍。
省金融监管局支持甘肃金控担保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做大做强,已在13个市州设立子公司,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覆盖到全省所有县市区。截至7月底,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6.39万户,同比增长7.42%,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81.12万户,同比增长9.74%。
创平台 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省在家政服务、养老托育、乡村旅游、家电回收等领域集中挖掘和培育“双创”示范项目相关工作陆续启动,并进行集中宣传推广和资源对接,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省民政厅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整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加快建设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同时鼓励发展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支持开展连锁经营。已建成兰州、庆阳、陇南等3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和机构8个,试点医养结合县市区37个,市县乡医养结合试点机构303个,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医养结合试点服务体系。为了建设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民政部门先后下拨6720万元支持市州和69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组建省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分级管理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省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达715家,提供服务超1000万人次,服务内容超240余项,“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实施2020年“陇原妹”家政培训输转项目,省妇联与9家家政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培训输转就业产业链条,打造智慧家政服务平台。
各级文旅部门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了康养文化旅游基地和体育、研学等旅游示范基地,有效提升了文化旅游领域创业创新水平。其中,敦煌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国家旅游局分别授予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我省旅游新的消费热点。
各级商务部门紧盯电商发展趋势,鼓励广大青年特别是未就业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退伍军人等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依托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进行创业。开展“精准滴灌”分类分层培训,提升从业者电商运营能力和水平。今年疫情期间,依托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平台开展网上培训,全省电商企业、网店经营者等各类人员近2万人参加。截至8月底,全省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已达107亿元。
与此同时,我省还加快培育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打造“双创”全流程服务体系。目前,依托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25家,其中有专业化众创空间17家。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依托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平台“科聚网”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3059台(套),累计实现技术成果交易867.32亿元。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当年服务创业团队4400余个,孵化企业7500余个,形成各类服务成果3万余份(项),带动就业人数4万余人,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培训约8188场(次),提供科技服务14394项,形成各类服务成果31743份(项)……
这些仅仅是我省“双创”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建设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市(州)县(区)以及各级各类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等主体作用,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全力构建了日益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
创梦想 以梦为马绽放光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从而焕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释放创新潜能,努力形成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谋划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活动千余场,辐射人数达250余万人次,“双创”带动就业作用不断凸显。
“电商扶贫,有你有我”省级直播电商带货大赛利用6天时间,累计开展直播带货超千场,销售我省农特产品价值723万余元;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共有40所高等学校2469支团队报名参赛,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选拔赛采取集中和开放相结合的办赛模式,通过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对优秀项目纳入省级创业项目库,组织创业训练营活动,并持续跟进,促进项目落地生根;甘肃省农村创新创业培训暨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通过搭建平台汇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创新创业,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创业的浓厚氛围;甘肃省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共有239个企业(团队)报名参加,有效激发退役军人“双创”热情,提振复工复产信心;“2020年甘肃省文化旅游商品大赛”积极借助“一节一会”网络平台,线上组织全省文创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赛,对冲疫情对文创和旅游商品产业影响,激发全省文创和旅游商品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第五届兰州市科博会推介和展示省、市及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签约总额65.73亿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交易签约金额19.02亿元,签约258个成果交易项目,集中体现了省、市营商环境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吸附能力继续增强的显著成效……
“双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省之策。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创”时代,在我省“双创”热情激昂澎湃的今天,2600万勤劳友善、砥砺奋进的陇原儿女,正坚定地行走在“双创”之路上。他们脚下,“双创”的土壤正变得越来越厚实;他们眼前,“双创”的硕果正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正是他们,书写着激流勇进的甘肃“双创”故事;正是他们,描绘着陇原大地创新创业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