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第02版:要闻

【走进兰州新区】

城有所“美” 人有所“享”

​——探寻兰州新区逆势崛起之路系列报道之五

(接1版)

从满足市民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公园图书馆的建成,折射出兰州新区丰富城市功能的新趋势。

今年1月,兰州新区首家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在中川园区落成。这里不仅有悬浮式地板篮球场,还设有室内乒乓球台、户外羽毛球场及健身器材,成为周边运动爱好者的新去处。

在兰州新区,类似的室内运动场馆已有744个,室外运动场馆达到了24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已达91.5131万平方米。

除了工作和看书,不忙的时候,王凯还会去电影院或体育馆。“到外面走走也舒服,到处能见着绿地湖泊,生活很充实。”他说。

“民生”之城

兰州新区有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孩子能否进入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这是满俊花来新区工作之前最担心的问题。

当她第一次走进兰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后,一切的担忧便很快烟消云散。

“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一流的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等专业教室一应俱全,即使在兰州市区,也是不敢想象的。”满俊花说。

而让满俊花最为满意的则是这所学校的教师队伍组成。

“有许多名教师,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还有很多名校免费师范生和骨干教师。”她说。

满俊花在意的,正是兰州新区所看重的。

在兰州新区的决策者看来,教育是衡量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兰州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因此,从2017年开始,兰州新区持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打造了10多所现代化、标准高、功能全的中小学和幼儿园。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兰州新区更是舍得投入——对“名校长”实行年薪制,并免费提供住房;对其他优秀骨干教师,也同步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待遇。

设施好、教师强,让许多来兰州新区创业的人打消了顾虑。

“2017年学校建成初期,一共才有600多名学生,绝大部分还是从中川中学化转来的,现在已经增长到1600多名,30个教学班几乎全部满员。”兰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长甘金元说。

教育和医疗,事关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吸附能力。打造教育高地的同时,兰州新区还在改善医疗条件上狠下功夫。

2016年,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一期工程全面开工,标志着兰州新区在改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面迈出了全新一步。仅仅三四年时间里,兰州新区公立医疗机构已由原来的3家增加至8家,床位数从以前的475张增加至1000张以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三级医疗网络,初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目标。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兰州新区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满意度已由以前的不够满意,转变为90%以上感到满意。

“和谐”之城

“这些字挂上好得很,娃娃们每天看就记住了,社区这个事做得有意义。”家住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文曲湖景园住宅小区一号楼的杨淑仁老人说。

老人口中的“字”,是单元楼下走廊中最近新悬挂的装裱在木框里的书法作品。“孝老敬亲”“邻里互助”“以和为贵”“天道酬勤”……这些倡导人性向善的词汇成为作品的主题。

“全部都是居民自己创作的,既丰富了群众生活,又弘扬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区治理工作很有意义。”文曲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泓序说。

为了打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治理,文曲社区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紧密依托职教园区区位优势,与辖区各院校积极开展各种共享互助,将辖区院校所有二级分院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大党委”成员中,以党建带团建,增进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家园感和认同感。

人是城市的主体,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近年来,兰州新区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增强社区治理。

针对派出机构无法设立街道的实际,兰州新区管委会在学习借鉴外地相关做法的基础上,设立了彩虹城、栖霞、小横路、文曲4个中心社区,创新性地提出4个中心社区带动14个社区的机构管理模式,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在人员配置上,为18个社区核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将党工委、管委会机构进行了优化,把部分干部下沉至社区,充实基层干部力量。

在社区建设中,倡导“互联网+”思想,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积极推动社区工作走向现代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8年,弹指一挥间。兰州新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新城已然呈现在人们面前。

2020-09-27 ​——探寻兰州新区逆势崛起之路系列报道之五 【走进兰州新区】 1 1 甘肃日报 c213432.html 1 城有所“美” 人有所“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