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升
随着民众的健康素养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运动。大三学生小李就酷爱跑步,即使天气不好下着小雨,也不能阻挡他跑步的热情。不仅如此,他室内室外都要活动,每天锻炼时间达到4个小时,有时甚至生病了,也要硬扛着不间断。周围的人都无法理解,小李为何这样疯狂锻炼?
生活中,像小李这样痴迷于运动的人或许不多,但坚持运动,特别是形成习惯之后,确实会让人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并为之乐此不疲。有研究显示,大量运动后,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作用类似于吗啡,让人感到平静、愉悦、幸福。因此很多人会在这种物质的强化下,坚持运动而不觉得辛苦,越运动,越满足。但是,如果过度运动,比如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并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甚至损害了健康或带来危险,则不是正常的表现,这可能是一种行为障碍——运动成瘾。
运动成瘾属于行为成瘾,较常见于跑步、爬山、滑雪等,滑雪成瘾者甚至把滑雪称为“白色鸦片”。运动成瘾的人,通常有以下表现:1.运动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只钟情于某一种运动形式,独自锻炼并深信坚持运动会带来某种提升的人,更容易成瘾;2.运动时间明显多于一般的运动爱好者,有人一天会运动七八个小时;3.如果某天中断运动,会像戒烟一样难受,有的人一旦开始运动就停不下来,有人甚至一整天办公都是在跑步机上完成的;4.程度严重一点的,即使生病也要坚持运动,不惜晚睡早起牺牲睡眠挤出时间锻炼;5.即使知道某些动作、重量会损害健康,仍忍不住去做;6.运动在其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总之,这样的运动不论从形式上还是效果上,都偏离了其作为兴趣爱好的初衷,显得夸张、过度,达到了行为成瘾的程度。
运动成瘾在本质上与游戏、购物等非物质成瘾是一样的,让人对某种行为产生了心理、生理依赖,影响了其他生活机能,因此应做出调整。可尝试逐渐减少运动的时间和频率,有氧运动每周4-5次即可,每次一节课时间即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降低运动强度,对有害的运动方式或运动量,立即叫停;选择多种运动方式,不要过分痴迷一种;“组团”运动,参与一些需要与他人合作的运动项目;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减少对锻炼的依赖。运动有好处,但和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都是过犹不及,适度、适量才是最安全最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