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斌
以前熟人见面常会互相问候“吃了没有”。这种特别的打招呼方式,从侧面反映出“民以食为天”,吃穿住行,吃是第一位的。在经历了物资不足,吃饭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历史阶段后,粮食在中国老百姓眼中一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能吃饱饭,就是一种幸福。节俭也因此成了融入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特别是珍惜粮食,更是非常神圣的事。
自古以来,粮食问题都是每个国家面临的最大民生问题。在古代,粮食问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安危。就算在今天,大家也都熟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意义。当前,虽然我们的粮食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但节俭的传统美德时刻不能忘,它仍是我们行为准则的必选之项。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既包含着朴素的生活观念,也包含着修身治国的价值理念。许多先贤均给了我们明示——如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司马光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左丘明更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多少岁月里,我们的祖辈父辈一直都奉行勤俭节约的宗旨,日子是在节俭中一天天细嚼着过的。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仅体现在粮食上,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粮食以外的其他物品的珍惜,也是祖祖辈辈身体力行的事,如家里的铁锅、铝壶等器具,曾经都是修修补补着用,当时各种修补手艺人经常出没于大街小巷,他们独特的吆喝声也成了许多60后70后的童年记忆。
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繁荣,人们逐渐忽视了对粮食等许多物资的珍惜。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风气,甚至流传着一些不以浪费为耻的怪话,如“等有钱了,吃牛肉面时要两碗,吃一碗倒一碗”。这虽然是一个玩笑话,但也透露着社会上一种不正常的消费观念:为了面子,浪费似乎成了一种必须有的行为。如一些婚宴,主人怕宾客说他的婚宴寒酸,为了面子点了很多菜,结果造成大量浪费。
确实,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解决了几千年没能解决的吃饭问题。越是这样,我们越要珍惜粮食,越是不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弄丢了,要崇尚节俭、艰苦奋斗。小到一个家庭,我们要倡导量入为出、细水慢流,弘扬节俭的家风;大到一家企业一个单位,不仅要营造节俭的工作氛围,更要从管理与制度上堵住浪费的源头,从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开始,积少成多,甚至要从制度上倒逼创新,让企业通过创新淘汰落后的技术与产能,堵住跑、冒、滴、漏,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但要让节俭落到实处,关键在一家之主或企业、单位一把手的率先垂范。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作为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生活就非常节俭,他多次被媒体拍到独自拖着行李箱一个人出行。但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绝对是大方的,研发投入2017年全球排名第6,2018年全球排名第5,也许这正是华为成功的秘密。
其实,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节俭也是我们的必选之项。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在世界上排名很低。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崇尚节俭,学会精打细算、科学发展、科学消费。只有节俭,我们才能积累下发展的资金与资源。更何况这个世界仍然不太平,仍充满了各种灾难与冲突。我们不能安而忘危,富而忘贫,要防患于未然,要在节俭中有所积累与储备。这样我们才能化解不确定的风险,才能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底气沉着应对,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