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9月11日
第08版:经济新闻

装配式建筑越来越“聪明”

——走进甘肃建投创新科技产业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没有嘈杂的噪音,看不见尘土飞扬,8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市榆中县的甘肃建投创新科技产业园,花团锦簇的园区、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依次映入眼帘……

这是建筑产业的工厂?

没错!这是绿色化、智慧化、现代化的建筑产业工厂。

此时,这里正在智能化生产线上造房子。

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是甘肃建投谋划打造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甘肃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苏跃华介绍。

作为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按通俗理解,装配式建筑技术让建房子变成了“搭积木”一样的操作。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的楼板、墙板、楼梯等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建造出高品质的工业化建筑。

据了解,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兰州新区10万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保障房项目、甘南文博会场馆都是甘肃建投的得意之作,也是甘肃装配式建筑的标杆。2016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以推动行业发展,甘肃建投审时度势,先行先试,率先在西北地区拉开了装配式建筑的帷幕,在全省布局了兰州新区、榆中和天水三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其中2019年10月开工建设、今年7月投产的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是全省首个建筑全产业链集群式园区,一期生产的核心产品可满足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市政、隧道、水利等项目对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全产业链需求。

“如果说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是‘搭积木’,那么我们这个园区就是在‘造积木’。”创新科技产业园PC车间生产经理殷梓兼说。

新基建赋能 “造积木”更智慧

装配式建筑工厂生产缩短约四分之一的施工时间;工厂预制构件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精细化;原本近百人的生产线如今七八人就可以完成工作……

在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的引入,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产业园5G大数据中心项目负责人祁孔龙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数以百万计的各种数据打交道,在三台电脑前,他娴熟地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前方偌大的屏幕上出现不同画面:

“这是生产厂区、这是室外产品存放区、这是室内料场、这是下料口……”据他介绍,目前园区一期共装有固定、全景、球型高清摄像头130多个,覆盖范围达到98%以上,这意味着技术人员只要坐在电脑前,全区生产状态就一目了然,并可以将各种信息及时反馈给现场,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这仅仅是5G大数据的初级技能,在3D建模技术中,以室内料场为例,通过无人机拍摄、计算机分析建模,可以清楚计算出原材料的存量,“以往都是通过人工地磅称重,不仅受环境影响较大,结果也不精准,还费时费力。”祁孔龙告诉记者,该技术的应用在准确计算存量的同时第一时间分析出原料可用时间,并及时发出补货提醒。

另外,企业信息管理ERP系统,将企业实际管理需求与先进信息技术结合,实现销售、客户、项目、生产、库存、采购、人资、财务、办公等所有环节全程无缝管理,提高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绿色智能发展

以5G大数据为引领,以“智能制造、智慧管理、互联互通”作为重要的创新途径重点突破,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的示范园区,是该产业园追求的目标。

“我们的产业园区主要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和绿色智能发展。”产业园PC公司经理逯永宏介绍道。

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钢筋加工生产线弯箍机器人将放线、矫直、弯曲成型、焊接、折弯等一次完成,还有桁架钢筋机器人、剪接机器人、调直机器人等近十套生产线上,只需要技术人员在中央控制室进行精密操作,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柱、预制楼梯等产品一一标准化制造完成,工人劳动强度小,精确度高、生产效率高。

在环保方面,园区内混凝土生产采用全封闭模式,料仓储备区、生产区、混凝土搅拌机后台上料区等安装扬尘抑制雾化喷淋系统,厂区生产运行时厂区内达到无扬尘和无噪音污染。

废水处理采用砂石分离和废料挤压成型技术系统,废水经处理沉淀后用于混凝土生产,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沉淀后的污泥残渣经压力机挤压后成型,可用于市政工程水稳层铺垫等,兼具节能和环保的发展需求。

“甘肃建投将继续关注园区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利用,实现甘肃建筑产业集群化、工业化、集约化、一体化、节能化高质量发展。”苏跃华对园区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2020-09-11 ——走进甘肃建投创新科技产业园 1 1 甘肃日报 c210971.html 1 装配式建筑越来越“聪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