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靠经营农家乐,我家去年收入六七万元。今年到七月份为止,已经有四五万元的收入了。”漳县新寺镇青瓦寺村村民杨新巧经营农家乐后,日子越过越好。
漳县近年来坚持“全域布局、城乡一体、景城融合、产业互补”的原则,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精品化建设、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营销,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提升,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倍感欣喜的是,绿水青山为他们带来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一
漳县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92%,2008年8月被中华环保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绿色名县”。漳县境内多山,遮阳山与贵清山遥遥相望,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漳县旅游的金字招牌。
一场夏雨过后,遮阳山愈发青翠。
记者来到大草滩镇新联村,在一处农家乐里,从兰州来的陈骥老人说,这里背靠青山,前有流水,一片幽静,干净卫生,环境和服务都不错,他要在这里多住一阵,还约亲戚朋友来这里,一同享受田园生活。
陈骥的亲戚李晶也从兰州赶来,他告诉记者:“12年前我来漳县时得在县城吃住,没想到现在开了这么多农家乐。”
没想到的事还不止一件,李晶接着说:“我平时爱喝茶,本来打算带上纯净水泡茶。大家告诉我没这个必要,这里的山泉水就很好。”
农家乐逐渐得到游客的认可,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据介绍,村里经营比较好的农家乐光今年上半年的毛利润就有十几万元。
记者了解到,近五六年来,新联村立足当地优势,全力发展旅游业,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已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目前,村里有60余户农户经营农家乐,经营马队的农户有20余户,还有一部分农户售卖旅游纪念品。
漳县持续打造贵清山植物园、九居谷地质生态文化体验村、香桥村“度假农庄”等旅游度假区,推出农业生态观光游、浪漫赏花游、水果采摘游、地质生态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推动全县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贵清山植物园位于新寺镇,与贵清山景区毗邻而建。据介绍,植物园规划占地3000亩,目前流转土地1200亩建成紫斑牡丹观赏基地。今年“五一”期间,贵清山植物园和贵清山景区联合推出了优惠联票,吸引游客3万多人次。
“新寺镇附近既有贵清山景区,又有贵清山植物园,实现了旅游多样性。此外,旅游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农特产品种植和养殖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寺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植物园的建成对全镇旅游业的发展和助农增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走进植物园的百草园区,青瓦寺村村民韩俊花正在锄草。韩俊花说,植物园建成后,她实现了家门口上班,“家里的9亩地流转给植物园,有了土地流转费和务工的收入,心里踏实多了。”
乡村旅游在漳县蓬勃发展,既美了环境,也富了乡亲。目前,全县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模范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累计建成农家乐390户。
二
农家乐不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让当地群众的日子红火起来,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窗”, 扩大了漳县与外地的沟通交流,改变了乡亲们的观念和思想,带来新的经营服务意识、新的生活和发展理念。
为了提升旅游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全县累计投资2.1亿元,相继建成贵清山游客服务中心、遮阳山东溪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对贵清山、遮阳山景区原有游览步道、台阶、停车场、指示牌、导览牌等进行提升改造,完成景区智能化建设项目,提升了旅游景区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县、乡镇政府不断为大家提供机会,组织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到银川、西安、成都等地学习。据了解,漳县今年完成文化旅游精准扶贫劳动力中式烹调扶贫培训50人次,累计举办培训班17期1600人次。
冬季旅游淡季时,经营大草滩镇长乐人家旅游接待中心的包谢珍会到成都、兰州、西安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思路也开阔了。比如,之前我们搞农家乐基本是夫妻二人张罗,一会儿招呼客人,一会儿忙活厨房里的事,服务跟不上。而其他地方的农家乐里服务员比较多,分工明确。学习回来后,我们雇了几位服务员,也舍得投入了。”
随着市场变化,乡亲们的农家乐也在不断升级。变的是乡亲们开办农家乐的经营方法,但不变的是诚信经营的底色。
青瓦寺村村民杨新巧从2015年开办农家乐以来,坚持诚实守信、本分经营。有一次,一位岷县来的客人遗失了钱包和手机,回到农家乐寻找时,得知自己的东西已经被杨新巧保管起来,失物最终完璧归赵。还有一次,一位游客结账时多给了200元钱,杨新巧发现后,追到马路上把钱退给了客人。
为了促进农家乐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大草滩镇、新寺镇积极实施农家乐评星定级制度,为当地农家乐带来好口碑和回头客,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
在漳县,盐文化历史悠久,相传“先有漳盐,后有漳县”。千百年来,漳县人民一直掘井熬盐,有了“宝井汲玉”之说。
漳县艺人汪航曾在盐厂工作。2003年,从小就喜爱绘画、有绘画功底的汪航开始尝试把盐和画融合到一起,“以盐入画”。
“当时的难点在于不能把盐粘在纸上。”汪航告诉记者。
汪航不断尝试各种办法,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2005年,经过熬制、晾晒、粘贴等一系列流程,汪航终于将盐粘于画中——彩盐工艺画就这样“诞生”了。汪航的彩盐工艺画于2010年获得专利,后来又入列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漳县盐画)挂牌。
汪航将盐着色,创作山水、飞天、花卉等题材画作,以盐入画,或绚丽,或雅致。在汪航的工作室里,一幅又一幅的雪景图栩栩如生——有的是茫茫雪地,数盏红灯笼照亮小路;有的是雪压虬枝,点点红果傲立枝头;有的是雪落山河,两三间农家小屋中透出暖光。
说起家乡的盐,汪航心中有着浓厚的情结。她最大的心愿是成立一座漳盐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漳盐文化、了解漳县,为家乡的发展添一份力。
漳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除独特的漳盐文化外,红色文化、汪氏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旅游以文化为本,为避免同质化、单一化,提高乡村旅游品质,漳县致力于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开发盐画、盐雕、武阳扇鼓等文化旅游产品,为当地旅游业嵌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元素。
俗话说“靠山吃山”,如今漳县人将这句老话赋予新意,让一方山水为生活带来全方位的变化,为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