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9月02日
第11版:行业观察

心手相连 守望相助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救援队在陇南文县开展工作纪实

救援队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

对住院患者开展心理健康疏导。

与村民交流缓解紧张情绪。

连日来,陇南市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等强降雨天气,引发当地暴洪、泥石流等灾害。灾区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心灵受到巨大创伤。

面对突然来临的洪涝灾害,各路抢险救援队全力以赴、众志成城,第一时间投入救灾战役。在他们中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救援队无疑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有过多次灾害及公共安全事件心理救援经验的他们,在灾区有效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为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护航。

刘芳丽

陇南市洪涝灾害发生后,省二院高度重视。8月27日,根据甘肃省卫健委的统一部署,省二院、省精神卫生中心选派精神科医师、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共6人组成心理健康救援队,由副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常委何蕊芳带队,奔赴文县开展心理救援工作。救援队历时15小时到达文县,在询问了解了灾区群众心理健康状况后,迅速开展医疗救治和心理干预工作。

在对文县县医院住院的受灾群众进行会诊期间,省二院教授李忠义和精神科医师为受灾患者诊断并给予治疗方案;心理医生甘雪莹给有需求的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并进行放松训练和身心减压训练。在举办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题讲座上,主任医师何蕊芳给来自文县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的100余名医护人员作了专题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8月29日,省二院、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救援队深入石鸡坝镇险崖坝村集中安置点,与当地村医交谈了解安置群众的心理健康状况。经过了解,他们得知有部分受灾群众的亲人被困在房屋大面积倒塌的房顶上,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救援队赶往安置点,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对6名受灾群众现场实施紧急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技术诊疗,并给他们讲解通俗易懂的健康防病知识和心理压力自我调节方法,让受灾群众的心情慢慢地平复。同时,救援队还了解到灾区儿童因受到惊吓,情绪波动很大,心理非常脆弱。为了尽快消除灾害对孩子们的身心伤害,救援队对安置点十几名5至12岁儿童进行了团体游戏辅导和集体绘画辅导等心理疏导活动,使孩子们的情绪逐渐平稳。

在石鸡坝镇安置点,一些受灾群众难以接受家园被摧毁和亲人失联的事实,出现了失眠、焦虑、神情恍惚等症状。救援队通过快速心理评估和躯体症状预判,为20名群众进行重点心理安抚。针对个别因为过于悲痛、几天几夜吃不下睡不着、体能极度下降、无力对话与沟通的群众,救援队给予现场诊断与用药处理,帮助她们转移悲伤情绪,为有效沟通和心理救助作准备。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救援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极大地鼓舞了受灾群众,有效缓解了她们的情绪,帮助她们唤醒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信心。

受暴洪、滑坡等次生灾害影响,文县临江镇村社农田、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受损严重。8月30日,在陇南市卫健委的统一指挥安排下,甘肃省心理救援队历经4小时车程赶赴文县临江镇。了解了镇里居民情况之后,救援队立刻前往舍书乡居民安置点进行心理救援工作。“17号那天暴雨来袭,许多村民因河水上涨导致被困,一些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滑坡。我们在相互搀扶下,顾不上身体各处瘀青和擦伤,快速地逃离。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恐惧。”一名受灾村民向救援队的医生哭诉道。听着村民的倾诉,甘雪莹及时给予安抚,并在充分了解村民的受灾情况后,对15名受灾女性群众进行了心理疏导及医疗卫生宣教,给予她们鼓励。省二院医学博士柳伟、医生袁省中与受灾的5名村民进行了心理晤谈,及时疏导他们的不安情绪。李忠义对个别情绪波动较大的村民给予鉴别处理。救援结束后,袁省中感叹地说:“虽然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显得那样渺小,但是,灾难的阴霾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被驱散。”

在连续四天的心理救援工作中,省二院、省精神卫生中心救援队忘我工作、争分夺秒。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培训103人,安置点群众心理健康教育608人,对3至12岁儿童进行团体辅导65人,紧急晤谈村民121人,诊疗严重应激反应者12人。接下来,心理救援队还将重点动员、整合当地精神卫生专业资源,指导、培训志愿者,扩大心理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为灾区群众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中。

敬佑生命、大爱无疆。截至目前,省二院心理救援队已经圆满完成了陇南文县心理救援任务。他们心系灾区,想受灾群众之所想,痛灾区群众之所痛,重树起了灾区群众坚强面对灾难,重建心灵家园和生活家园的决心与信心!

2020-09-02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救援队在陇南文县开展工作纪实 1 1 甘肃日报 c209396.html 1 心手相连 守望相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