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嘉峪关砥砺奋进的创城史,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镌刻着铸魂育人的鲜明印记。这不仅是嘉峪关人不断提升城市文明高度的精彩实践,更是嘉峪关市赓续文明实践的精神书写。
嘉峪关人始终坚信,文明新时代的辉煌乐章要想代代承传,唯有将文明实践的行动凝练为一种信仰的支撑,化作一种磅礴的力量,才能激活一座城持续接力、久久为功的坚定信念。
正是秉承这种信仰和信念,在走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壮阔征程中,嘉峪关市始终紧盯文明实践的短板和弱项,全力将文明实践的火种播进每一个人的心田,不断淬炼文明实践的品质,着力激活文明实践的资源、传统和基因。
正是源于这样的精神传承,才让嘉峪关这座年轻的城市不断焕发出文明实践的志气和底气。如今,行走在雄关街道、广场以及公园,随处都能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最美志愿者,以及形式多样、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文明实践活动。
杨 亮 王光武
近年来,随着文明实践的深化、文明内容的拓展、文明精神的集聚,嘉峪关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正不断散发着催人奋进的时代魅力和发人深思的精神感召。
凝心聚力 激发文明实践活力
旗帜引领方向,方向决定出路。
自成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嘉峪关市就把围绕“文明实践、铸魂育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奋斗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作为奋斗目标,全力讲好文明实践故事,补足文明实践营养,不断凝聚全市人民为之奋斗的精神力量。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要想绽放出夺目的精神光芒,必须始终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否则一座城为之砥砺奋进的首创精神和奉献精神将失掉颜色,变得暗淡无光。
学习贯彻并非一句口号,必须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内容支撑中去。为此,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嘉峪关市把深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工作作为具体操作内容,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动阵地、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大讲堂、滋养移风易俗的文明沃土,不断激发文明实践的活力,为全市人民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发展提供实践指引和路径方向。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唯有依托城市积淀下来的丰厚资源,才能把城市建设得更有温度、特色更加鲜明、效果更加丰满。
嘉峪关市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文化氛围浓厚、旅游样态丰富的城市。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等资源实体。这些旅游打卡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触角的延伸和拓展、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场景和空间。
好的资源要想发挥出好的效果,还必须对其功能的高效发挥来一次统筹安排和精准布置。为统筹用好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各种要素资源,嘉峪关市坚持以市、街道(郊区)、镇(社区)、村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服务平台”,努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关资源的配置提供内容方面的安排和指引。
经过反复商讨,嘉峪关市在雄关广场、城市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打造了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并充分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的文明实践活动,达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建设目标,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提振了市民的精气神,增加了全民幸福感。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嘉峪关市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协同推进。在各镇、各村结合实际全力打造规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力整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社区文化场所等现有基层阵地。尤其是镇、社区在打造“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示范点上,始终以本镇、本村、本社区的实际为依托,着力突出特色、凸显亮点,使小站发挥出大作用。
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相对分散,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更符合农村实际,嘉峪关市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向田间地头延伸、向居民院落等生产生活一线延伸、向群众家门口延伸,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让每一名群众都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鲜活承载体。
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近年来,嘉峪关市结合实际,围绕摸清底数、整合资源、打造阵地、组建队伍、开展活动等重点工作,坚持“试点先行、四级设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市、街道(郊区)、镇(社区)、村四级书记主抓中心建设的高位推动格局,健全三级组织设置,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总抓、分管领导统筹协调、基层单位积极落实”的工作格局,初步构建起了上下贯通、软硬结合、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目前,嘉峪关全市已建成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个文明实践所、17个文明实践站,实现了镇、社区、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达到43支,志愿服务人数6万多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
铸魂育人 打造文明实践新坐标
疾风烈火,碧血丹心,文明基因的萃取和熔炼犹如人类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需要让人的意志、信念、理想、精神找到一块生存的空间和绽放的舞台。
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表现方式更为多元、更为全面、更为立体,嘉峪关市充分利用城乡墙体、宣传报栏、门头牌匾等有形的载体和空间,让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字、图像、音频等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在嘉峪关市的广场、公园、小区醒目位置到处都能看到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语,街头宣传栏中也有许多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政策内容。这些饱含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容成为滋润老百姓心田的一剂‘精神良药’。”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兰新社区居民马睿说。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持续发挥铸魂育人作用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嘉峪关市以文殊镇为代表的一批镇(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现有设施设备,组建起“观看半小时”“收听十五分钟”“云课堂·微宣讲”等平台,通过观看收听群众身边感人、真实的故事,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生活在嘉峪关市的人感到安心、舒心、放心。
“精神的力量一旦注入人的内心深处,就会化为一种向上向前的奋斗动力。所以说,观看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感人故事本身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这一项工作能坚持下去,不仅能丰富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每一位村民的文明素质,让大家明白文明就在身边,就在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文殊镇一名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嘉峪关市文化馆文艺志愿服务队在送文化、送文艺、送服务的活动中,持续为各界群众表演各种富有新时代文化特色的节目。如歌舞《红枣树》、舞蹈《红红的日子,火火的歌》、舞蹈《旗袍秀》、歌曲《南泥湾》等,让广大群众在观赏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奔梦前行的志气。
“我们用歌曲舞蹈的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群众喜闻乐见,宣传效果很好。”嘉峪关市文化馆文艺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表示,会把这项工作持续下去,为嘉峪关市各界群众带去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在嘉峪关市,为让文明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不少志愿服务队还通过科普宣传、全民健身、法律咨询、义诊以及赠送带有文明宣传标语的口杯、生活用纸、证件保护套、手提袋等文明实践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深受市民群众喜爱,为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营造了浓厚的环境氛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在我们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艺展示、医疗义诊、宣讲党的政策等形式,让居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关心和温暖。同时,我们也充分挖掘了本社区的爱心、热心人士和有号召力、影响力的乡贤,带头成立志愿服务队伍,聚焦群众所需,急群众所急,开展了垃圾清理、帮助孤寡老人、为残疾人士献爱心、为贫困儿童送温暖、送困难大学生到学校报到等志愿服务活动,拉近了居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朝晖社区党委副书记周德才说。
让声音释放情感,让思想传递力量。通过多年的培育和打磨,形式多样的“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活动已发展成为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嘉峪关市动员吸纳道德模范、基层文艺骨干、乡村文化能人、致富能人以及来自不同行业、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各类宣讲团。以开设“基层讲堂”的形式,通过巡回式、菜单式宣讲及文艺宣讲、网络宣讲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感悟理论的力量、精神的感召和思想的穿透力,推动理论宣讲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让文明的节奏与群众的步伐同频共振,使理论宣讲有了感情、有了温度。
道德规范 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
凡是与发展潮流吻合,走在时代前列,就是先进。先进的人和事总是以引领时代的独特品质,获得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崇尚先进,追赶潮流,始终贯穿于时代前行的道德长河之中。在嘉峪关市,有着这样一群道德模范,如三尺讲台育英才、照顾学生如亲人的闫桂珍,17年不离不弃照顾身患重病妻子的张东年,忠勇无畏、勇斗歹徒的擒贼英雄张永忠,技艺娴熟、爱岗敬业的女电焊师吕杰……
在嘉峪关市,模范的辈出、典型的涌现、先进的彰显,既为全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片片温暖和感动,更传递着一股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加速着雄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激情奔涌的新时代,奉献在先、英勇无畏、舍小顾大的精神,始终是一座城昂扬屹立、奋发进取、永葆青春的鲜明特征。
近年来,为高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嘉峪关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加大道德模范、雄关好人、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和工作力度,评出各级“道德模范”72人、“雄关好人”84人、“文明家庭”77户、“五星级文明户”979户等;持续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八个一”示范工程、“传家风 承家训 兴家邦”、文明社区(镇、村)创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61个。同时,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均设立“道德讲堂”和“善行功德榜”,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标兵。
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嘉峪关市始终不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市镇村(社区)大力开展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全市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与“传家风承家训兴家邦——最美家书”征集展示、“家书传情·家风润德”最美家书诵读会及“家风润雄关”等主题活动,村组开展乡贤评选活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好家风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整合,树标杆、立榜样,不断让党员群体和党建工作者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赋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近年来,为让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在全市蔚然成风,嘉峪关市在全市召开“共筑诚信·德润雄关”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13期,与重点部门齐心协作强化诚信宣传教育,推进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构建信用奖惩联动机制,为在全市形成弘扬诚信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以及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提升“信用雄关”建设水平,以及嘉峪关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嘉峪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工作人员刘莹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不讲诚信的人有可能无立足之地。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不在培育和践行之间建立起可靠的联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有可能变成浮泛的口号。正是鉴于此,随着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一项项新的活动渐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是“讲文明树新风”“美丽雄关、万人清洁”“文明乡村、美丽家园”“传家风承家训兴家邦”“我的中国梦”“做文明有礼的雄关人”“我们的节日”“德润雄关、身边榜样”……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成为嘉峪关市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更是推动嘉峪关市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精神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