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历来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富集区、人工种植主产区、仓储物流集散地,中药材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药都”和甘肃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按照“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标准化种植、加工、检测、储藏、应用,实现了从种植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定西市紧握“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追寻五千年岐黄之术的仁德济世之路,谋划中医药产业发展良策,制定中医药产业振兴大计。
顺应“天时”的发展之道
善抓天时,落实扶持发展举措。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药材发展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将给我国中药材事业带来新的发展。为大力支持中药材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医药白皮书》等法律法规和政策;2019年10月20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其核心就是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中医药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驱动下,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2017年为1018亿元,2018年达到近124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中药材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2017年,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定西市被确定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区开展先行先试。2018年,定西市连续举办8年的中药材发展大会暨高端论坛升级为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博览会。2019年11月,当归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党参、黄芪开展药食同源试点工作,给当归、黄芪、党参等地产大宗道地中药材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产业链延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人奋起战“疫”,彰显中医药力量,中药对治疗新冠肺炎确诊的普通患者和疑似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定西三大主栽药材当归、黄芪、党参均出现在防治新冠肺炎的“甘肃方剂”中。其中,陇西一方、陇西冯了性、扶正药业、金羚集团药业等龙头企业提前复工复产、捐款捐物,备足疫情所需原料,进一步彰显定西市中医药企业实力,更加提振了全市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运用“地利”的深耕之道
善借地利,因地制宜用好禀赋。近年来,定西市充分利用道地药材主产地的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为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迈上了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的崛起之路。
目前,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439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有97种,占75%左右。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1.67万亩。其中当归47.28万亩、党参39.44万亩、黄(红)芪42.48万亩,分别占全国的60%、20%和40%,在全市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以陇西为主的黄芪、以渭源为主的党参三个道地特色优势品种种植带。
与此同时,定西市立足打造“有机、绿色、道地”品牌,鼓励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利用撂荒地、林地间隙开展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全面推进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同时,在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51项的基础上,2019年新制定颁布了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红芪五个道地药材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以及岷归道地药材质量标准。陇西保和堂药业等7户企业也通过了当归、黄芪、党参道地药材认定。
截至目前,定西市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1户,年加工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户。6家制药企业共有药品批准文号339个,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保健品、药妆等多个系列。2019年,全市纳入统计的55户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86亿元,生产能力26.27万吨,32户规模以上中医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93亿元,产值增加值6.64亿元。甘肃华腾医药公司酸枣仁白芍远志颗粒、扶正药业党参黄芪茯苓口服液、中天药业黄芪党参颗粒三个产品相继取得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文号,贞芪女贞复合饮料、参芪养生茶等药膳包和代用茶等20余款产品正在研发中。
此外,定西市因气候湿度小、光照足、干而不燥、凉而不阴,使得药材存放不生虫、不变质,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的“天然药仓”和集散地。通过全力打造“天下药仓”,建成了一批中药材现代仓储项目,形成“南药北贮”地域优势,陇西康美现代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九州通岷归综合产业园、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智能云仓”等现代仓储物流项目先后落户定西。如今,全市已建成以陇西首阳、岷县当归城等5个中药材市场为龙头,以产地集贸市场、各乡镇收购网点、电子商务为补充的中药材市场体系。2019年,全市中药材交易量101万吨,交易额200亿元。同时,建成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累计完成线上交易额3.7亿元。开设中药材网店3091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中药材及其产品1.6亿元。
善谋“人和”的制胜之道
善谋人和,选育建强人才队伍。近几年,全市在引进中医药人才方面做了积极大量的工作。定西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定西市市直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编制保障规划(2019-2023年)》《定西市中药产业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百人引进、千人培养、万人培训计划,将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培训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为中医药人才发挥作用、创新创造提供政策保障。中医药人才发展环境逐步的优化,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定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定西市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机构改革之机,专门成立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局,明确了各县区中医药产业牵头部门,建立了市直各相关部门间的横向工作机制和市、县两级纵向工作机制,为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中医在治疗疾病、保护健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定西市按照“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的发展思路,逐步打造集康复理疗、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体育健身、药膳食疗为一体的中医药康养服务模式,用于满足居民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康复调理等多元化需求,提高健康服务质量,促进全市健康产业的发展。同时,在人人“学中医、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社会氛围中,中医“治未病”理念也被大家认可,刮痧、针灸、理疗、熏蒸等康养保健手段更为社会大众广泛接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国家政策扶持、社会经济奠基、中药技术加持以及中药需求扩大四大要素驱动下,定西市通过打造“永不落幕的药博会”和“中国药都”新名片,努力把中医药产业加快培育成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特色产业,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整体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