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邱暄美 谢志娟 崔亚明 白永萍
帮,就要帮在点子上。聚焦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倾心用情,既救一时之急,又解长久之需。
扶,就要扶到根子上。紧盯“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落地见效,紧盯到户到人政策措施落实,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注重富民产业发展。
……
扶贫攻坚中,帮扶秦安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省市县各部门各单位尽锐出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做足绣花功夫,因村因户施策,精准发力,从严从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共同画好脱贫攻坚的同心圆,以实际行动兑现庄严承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东西协作 “秦津”之好
苹果、花椒、蜜桃,富民产业三足鼎立;资金、技术、销售,长远发展步步畅通。
心手相连,天津市津南区与甘肃秦安县共同奏响了一曲东西协作协奏曲;产业优势和技术、资金、销售通道优势相融。秦安,按下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进键。
“围绕秦安发展林果产业,我们利用资金、技术优势,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秦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辛召东说。辛召东2017年从天津来到秦安,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数年,秦安县的产业优势、发展方向他了然于胸。
东西部扶贫协作,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扶持。
据介绍,截至目前,天津市津南区累计落实各类帮扶资金1.57亿元,其中2020年落实0.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3个。北京科技大学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26.7万元,协调引进各类项目资金1279万元。
立足贫困地区所需、东部帮扶单位所能,在大力培育传统林果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设施养殖产业发展。
2019年3月28日下午2时左右,中国证监会“一果连四方”大连商品交易所消费扶贫秦安苹果采购活动暨产业扶贫首批鸭蛋销售发车仪式在秦安举行。两辆分别装载了15吨苹果和15吨鸭蛋的货车,满载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情谊,驶出秦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前往大连、北京、上海等地。
“秦安真的能养鸭!”眼见为实,台上的发车仪式红红火火地开展,台下乡亲们纷纷感叹着、议论着,“销路这么好,咱们是不是也养着试试?”
博盛蛋鸭养殖场场长周波说,鸭蛋远销大连、北京、上海等地,打消了乡亲们对秦安能否养殖蛋鸭的顾虑,大大鼓舞了大家的养殖信心。
此次活动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和秦安县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助推秦安脱贫攻坚的一项具体行动。大连商品交易所还通过牵线搭桥,使秦安蛋鸭养殖项目的首批15吨鸭蛋发往北京新发地、大洋路、顺义石门三个市场。
为帮助秦安县发展多元产业,去年,天津市津南区、大连商品交易所等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单位多方谋划,支持秦安县发展蛋鸭养殖产业。随着蛋鸭养殖的成功,项目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扩大。
蛋鸭养殖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秦安县在县城周边,谋划建设了蛋品深加工项目,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农户有了信心,投资商也更有信心。
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牵线帮助下,秦安县博盛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省绿科禽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百万蛋鸡养殖项目的签约。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蛋5万吨,出栏蛋鸡150万只,生产有机肥20万吨,可吸收1000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同时,预计可收购贫困户玉米10万吨。
受自然条件限制,秦安县的农产品走出大山有困难。天津市津南区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积极推动“甘货进津”,借助在天津设立的甘肃省特色产品电商体验馆,征集秦安县优质特色产品入驻,打造贫困地区特色网货“走出去”的新窗口。
扶贫扶智。高校发挥自身人才优势,结合秦安县区位优势、发展定位,展开有针对性的帮扶。
北京科技大学遵循“秦安实践出题,科大智库答卷”的基本逻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形成“以加强党建为先导、教育扶贫为主线、产业扶贫为主题、科技扶贫为支撑”的定点扶贫工作思路,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统筹多方资源,助力秦安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西南交通大学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在秦安县开展技能和干部培训、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就乡村规划等方面进行专题调研和技术指导,并提出了一系列专业性、可实施性强的规划建议。
脱贫攻坚 “兄弟”同心
“村子里的致富路修通了,富民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穷根也该拔掉了!”肖渠村的肖保林每天都要到花椒林里去转转,侍弄一阵花椒,又转回到家里看看那几箱蜜蜂,忙得不亦乐乎。
誓言要拔掉穷根的肖保林已经70多岁了,但他不服老。“林草局派来的专家为我们谋划好了致富产业,也带来了致富技术,我们要跟着这个大规划,谋划好自己的小日子。”三年前,肖保林在省林草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种花椒、养蜜蜂。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老人逢人就乐呵:“日子好了,自己感觉又年轻了一回。”
省林草局是帮扶秦安县的省级组长单位,在统筹整合各级帮助资源的同时,省林草局发挥自身优势,针对中山镇等乡镇缺少增收主导产业的实际,积极筹措帮扶资金,安排技术人员,帮扶落实花椒建园。如今成片的花椒园和水泥村道为昔日贫瘠的小山村填补了“血肉”、打通了“经脉”,曾经分散的村子也因为交通和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紧密,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更强的帮扶力量、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在秦安汇聚。
省级各帮扶单位发挥本土优势、主动作为, 注重发动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采取更多措施、更多形式,精准发力做好各项帮扶工作。在宣传落实到村到户政策、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纾困解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贫困群众帮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大批难事急事,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为秦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何激发乡亲们的内生动力,苦干加巧干,实现脱贫致富?省农垦集团公司有自己的金点子:走出大山看世界,回到山村谋发展。
“再也不能只靠一膀子力气蛮干了,不学点技术当农民都不合格。”在条山农场,48岁的李子胜蹲在田间地头,守在果树底下不断地感慨着。“花椒、苹果、洋芋我样样都种过,可收成就是比人家差将近一半。这次参观学习,收获太大了!”
感觉收获大的不止李子胜一人。近年来,省农垦集团公司坚持精准对标“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加强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产业培育,每年带领村民远赴条山、黄羊河、莫高、八一农场、张掖农场、天牧乳业等农垦现代化农业企业观摩学习,解放村民思想,开阔眼界,引导村民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摒弃庸懒散、等靠要等不良思想,同时,向村民提供优质的果椒及马铃薯品种,降低生产成本;邀请农垦果业及薯业专家开展先进的果园管理技能培训,促使帮扶村果园果品质量及产量显著提升。
思路一变天地宽。师山和曹湾村已经形成了以苹果、花椒、马铃薯为支柱的三大产业格局。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已经初具发展规模且效益显现。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兰州城市学院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在坚持“一户一策”与整体推进相统一的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高校文化教育优势,履行高校“精神扶贫”的责任使命,特邀请了由特级教师、陇原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共同组成的培训专家团队对郭嘉镇学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全员覆盖培训;积极开展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活动;建立学生资助机制等,为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心系贫困群众,真扶贫、扶真贫。2018年起,兰州城市学院实施“认领一棵树,帮扶贫困户”扶贫举措,由帮扶干部认领贫困群众一棵苹果树或花椒树,苹果树或花椒树成熟后由帮扶责任人帮助采摘,助农劳动,采摘结束后,苹果或花椒归帮扶责任人所有,帮扶责任人如数兑现现金。仅此一项,学校每年向果农支付苹果或花椒费用近10万元。为贫困户献一份爱心,增添一份保障。
天水师范学院主动担当,发挥优势,先后派出20名驻村干部,通过“扶智力、扶产业、扶文化、扶党建”的“四扶”模式,累计培训乡镇科技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3000余人次,提升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助力秦安县王窑镇魏湾村、高洼村、何沟村和下湾村百姓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践行高校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与担当。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为帮助乡亲们坚定村民脱贫信心和决心,实现高质量脱贫致富奔小康,省文物局帮扶五营镇蔡河村和蔡仁村以来,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花椒、苹果主导产业的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对蔡河村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全面维修并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免费开放,留住乡愁记忆。同时,组织开展学生研学游、“送展览进村组”“送书画进村组”等特色活动,坚定村民脱贫信心和决心。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立足产业发展,积极组织村民赴省内外观摩学习,提高林果育苗、移栽种植、肥水管理、苗木修剪、品种嫁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农业知识、科学技术和加工销售方面的经验做法, 让村民开眼界、长见识、增技能、强信心。
脱贫攻坚,“兄弟”同心。近年来,在省市县帮扶单位的齐心帮扶下,秦安县聚焦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夯实高质量脱贫的产业基础,持续巩固提高脱贫成色, 为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帮扶实招 幸福笑脸
这里,彰显生态之美、享有富足之美、感受生活之美、承载文化之美、创建文明之美;这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子变美了变靓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村民们的笑容里写满幸福、透着欢乐。
近年来,秦安县积极发挥内生动力,坚持把强化驻村帮扶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不断优化整合各级帮扶力量,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精准扶贫“生力军”作用,突出帮扶实效,着力推动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在贫困村落地见效,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合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决战脱贫攻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
目前,省、市、县三级共144个帮扶单位全力帮扶全县193个贫困村,共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614人、帮扶责任人6917人,实现了全县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将脱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贫困群众身上,将帮扶措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致富办法,各帮扶单位“扶真贫、真扶贫”。
紧盯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秦安苹果、蜜桃、花椒为主的林果产业,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壮大富民产业,结合林果产业,配套实施一批具有秦安特色的“短平快”富民产业,延长产业链、拓宽致富路,实现林上有果,林下有药综合发展;
拓宽帮扶渠道,发展金融扶贫,实施“保险+期货”项目,实现丰收有产业,歉收有保险,为乡亲们吃下“定心丸”。
一个个实招换来一张张笑脸。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8.12万减少到0.33万,净减少贫困人口17.7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73%下降到0.76%,净下降30.97个百分点。
经过评审验收,今年2月,秦安县整体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秦安县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