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8月22日
第04版:综合要闻

【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

“95后”上海职校生:“我的工牌上印着‘中国航天’”

新华社记者 吴振东 郭敬丹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产品试验车间里,机床轰鸣。22岁小伙邱仙发正聚精会神地打磨着各种结构复杂的零件,连着好几个小时,汗水把浅蓝色的工作服染成了深蓝。

邱仙发是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毕业生。2017年,经学校推荐,他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某下属研究所进行岗位实习。在这个从事航天重要装备产品研制、生产与试验工作的国家重点科研单位,邱仙发的爱国情和责任感被激发了。凭借优异表现于第二年顺利入职,如今,他已成长为研究所最年轻的技术能手。

“很长一段时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技能队伍中,基本都是工作几十年的老技师,中职生过来能干好技能辅助工就不错,但近年来新进的年轻人改变了我们这一看法。他们不仅适应得快、扛得住压,更会积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想法。”研究所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在加工某型号隔离件的过程中,邱仙发发现,因零件形状复杂,装夹不便,加工垂直度难以保证。他总结经验,发现一种新的装夹方法,并自己设计出夹具。多次试验证明,新夹具能更好地起到定位和固定零件作用,从而提升钻孔加工的速度和精度,原有质量隐患也得以消除。

“我提醒自己,如果我的工作出一点差错,可能就会让许多人的努力付之东流,必须始终高标准、严要求。”邱仙发希望,技术上的不断锤炼,能使自己有机会早日参与到更精密机械的加工和装备工作中。

说起不久前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性格内向的邱仙发神情自豪,说话声也高了八度:“箭体上印着‘中国航天’标识,和我胸前工牌上的一样。我当时就不自觉地低头看了一眼,特别骄傲,我感到自己的名字是和祖国航天事业连在一起的。”

航空航天、国产大飞机、先进武器装备……这些过去与中职校毕业生相距遥远的行业和领域,如今彼此都不再陌生。以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为例,邱仙发式的优秀毕业生接连涌现,让企业看到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潜力。学校紧密对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光是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作的毕业生总计近百人。

“多年来读中职都被看作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新行业、新业态不断出现,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种要求,校企合作就是一条必经之路。”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校长沈瑞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每年千余名毕业生都会被企业“抢着要”,部分优秀学生或稀缺专业人才,在上海的起薪每月能达到税前1万元左右。

上海市教委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上海中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收入持续攀升。2018年,就业率升至98.75%,98.46%的毕业生对就业情况表示满意。

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将“工匠精神”、职业荣誉感等提前“植入”了校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们表示,近年来新进的年轻人已没有了无所适从的“高原反应”,他们不仅对我国航天装备产品及生产工艺有着初步了解,身上也展现出精益求精、顽强攻坚的可贵品质。

(据新华社上海8月21日电)

记者观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华社记者 胡 浩

邱仙发成了单位里最年轻的技术能手。“订单式”人才培养让中职院校毕业的他有机会也有能力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某下属研究所工作,名字从此与祖国航天事业相连。

梁红福今年高考考出了好成绩。来自贵州长顺县打朝村的他家境贫寒,父亲去世,母亲又罹患疾病。是“组团式”教育扶贫帮助梁红福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圆梦大学。

……

一张张笑脸,因为一项项教育改革举措而绽放。让人民满意,正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指向。

教育,是关系民族前途和未来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人民是阅卷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以人民之所想、之所需,作为教育改革之所急、之所向,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尺度。

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到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到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人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

2019年10月,在浙江海盐召开的一个现场会,正式宣布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正式由“均衡发展”进入“优质均衡”时间。

把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我国教育改革直面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弥补短板: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中职国家奖学金每年为2万名中职学生提供每人6000元的国家奖励。

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收费、退费难、卷款“跑路”等现象,有望因校外培训合同全国性示范文本的出炉而得到改善。

教师减负措施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困扰家长们的“三点半”难题,随着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推广覆盖有了“解法”。

……

从完善“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做强学校教育,到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破解“入园难”“入园贵”;从持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构筑良好教育生态,到针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薄弱环节出台改革举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每一项改革举措,无不深刻体现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坚定初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将让人民充分共享教育发展成果,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也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2020-08-22 【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 1 1 甘肃日报 c207614.html 1 “95后”上海职校生:“我的工牌上印着‘中国航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