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光庆 李近远 张文博 杜雪琴 顾丽娟
始建于600多年前的嘉峪关,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展现着中华民族保卫疆土、热爱和平的不懈追求。
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嘉峪关关城,察看雄关布局,领略山川形胜。
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生生不息。”
陇原儿女意气风发。一年来,甘肃省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做好文物遗产传承保护、长城文化价值及长城精神发掘弘扬工作,努力传承好、展示好、利用好长城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资源,让长城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从单纯观光到文化体验
“‘天下第一雄关’确实雄伟,今天终于来了!”从导游手中领到嘉峪关关城门票,来自浙江的游客林文海显得非常兴奋。他说,自从去年看到总书记视察嘉峪关的新闻报道后,一家人就开始计划来嘉峪关旅游。
在关城检票入口,景区工作人员穿着明朝服饰整齐列队,导游们也身着汉服、手执油纸伞,眼前景象,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古代雄关。
“我们改进了游客接待方式,将明朝服饰、礼仪等更多具有历史感的元素融入景区服务中,不仅让游客耳目一新,而且有了更多体验。”嘉峪关关城景区开发经营公司副总经理曹文娟说。同时,关城景区各项软硬件设施也进行了“智慧化”提档升级,游客可网络购票、“刷脸”入园,更加便捷。
曹文娟说,7月15日跨省旅游开放以来,嘉峪关关城景区游客数量激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驻足留影的地方,游客纷纷排队留影。
当时负责向总书记介绍关城情况的工作人员张晓燕说,一年来,来嘉峪关的游客关注点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以前游客大多将嘉峪关作为一个景点来看待,围着城墙走一圈,拍拍照就算“打卡”完毕。如今,游客开始将目光聚焦到长城历史文化保护上,来关城研学旅行的游客越来越多。
“这段长城宛如巨龙在陡峭的山脊上蜿蜒爬行,气势雄伟,颇似八达岭长城。”来到悬壁长城,正在奋力攀登的游客李强向记者兴奋地讲述他的亲身体验。
“这一年来,不仅来体验攀登长城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且游客文物保护意识大大提高,随意刻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基本上没有了。”嘉峪关悬壁长城景区负责人吕宁说,作为雄关守护者,他倍感欣慰。
统计显示,2019年,嘉峪关关城景区及所辖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景区共接待游客175.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0%。
在嘉峪关关城不远处,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主题乐园去年开园运营。今年暑期,乐园也迎来了研学旅行热潮。
“乐园以长城文化、丝路文化、边塞古城文化等为创意基础,将孟姜女、牛郎织女、梁祝等文化元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生动地展现出来,给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文化穿越之旅。”嘉峪关方特旅游区负责人李佐说,这种融合体验的学习方式颇受孩子们喜爱。
从日常看守到科技保护
“总书记对长城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对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信念和热情。”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说,一年来,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激励着他和同事们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光荣使命,守护好长城。
嘉峪关市境内长城墙体43.6公里,壕堑12.94公里,关堡8座,烽火台和敌台共49座。“因长城裸露在野外,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影响较大。”张斌说,嘉峪关境内长城主要是夯土墙体,保护存有难度,在风沙、雨水、冻融和急剧温湿度变化等自然因素主导下,长城存在表面风化、片状剥离、坍塌、酥碱、裂隙发育、基础掏蚀凹进等病害。
张斌说:“去年以来,我们的长城文物保护工作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主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长城本体保护向本体和载体(赋存环境)共同保护转变,从看守保护向科技保护、研究保护转变,从探索性修缮向依托科技数据精准保养维护转变,从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今年以来,张斌和同事们已多次运用无人机对长城周边的赋存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巡察拍照。他说,无人机巡护可以从高空俯瞰长城和其周边赋存环境的关系,对长城所在地气候、土质、植被、生物、人类活动等进行监测,通过照片比对,综合分析和评估文物保护单位赋存环境变化对其影响,以改进日常巡查和监测方式,制定针对性的维护措施。
“只有不间断监测和日常维护,从源头解决小病,治理好了,就不会生大病,年老的长城才能‘延年益寿’。”张斌说,赋存环境保护好了,长城文物才能在一个“洁净、稳定”的环境中长久保存。
“文物很多细微的变化和损害,肉眼很难观察到,通过科学仪器则一目了然。”记者采访时,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负责人张翔正和同事们通过全站仪对文昌阁柱体是否发生弯曲闪变进行科学检测。他说,监测中心目前已全面运用风速仪、悬挂式测斜仪、土体压力计、裂缝监测仪、全站仪等设备,对长城本体及赋存环境进行日常监测。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种风险因素对长城本体和赋存环境的危害,既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张翔说,通过气象监测、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安防监控等,目前已成功创建“风险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即时处理”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模式。同时,依托科技监测数据,监测中心还编写了《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研究报告》,为长城文物保护及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南。
从守护文物到弘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蓬勃力量。”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新长说,总书记这些话语,字字重千斤,深深刻在了每一位长城文物保护和文化研究者的心中。
“以往人们对长城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文物保护的层面。”陈新长说,总书记视察嘉峪关关城后,让文物工作人员对长城的认识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从事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人员已不单纯是文物的守护者、保卫者,更是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
陈新长说,这个认识上的关键性转变,让研究院的工作目标、工作方向、工作态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研究院全院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将弘扬长城精神和研究长城文化作为工作的重点,迅速展开工作。
那么,什么是长城精神,它内涵又是什么呢?
陈新长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长城精神的外延和内涵,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和拓展。
“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历时半年,10多位专家学者在反复查阅史料、论文,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仔细斟酌、研讨,总结提炼出了长城精神。
长城展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精神;长城锻造了中华民族不畏牺牲、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长城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守望和平的精神家园。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往来的关口,更是民族融合的熔炉。”陈新长说,关城门洞地面凹凸不平的条石正是中外繁华的通商贸易、交流往来的见证。
“因而,长城文化研究的方向与‘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相一致。”陈新长认为。
一年来,嘉峪关市长城文化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长城历史文化读本》《嘉峪关特色文化》《嘉峪关文化丛书》《嘉峪关历史文献档案辑录》等一系列文化研究成果相继出炉。还出版了《宝贝的宝贝》《家乡的宝贝》等少儿绘本,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插画讲述长城的故事。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张晓东介绍,一年来,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博物馆就挖掘长城文化精神多次召开研讨会,通过进社区、乡镇、学校和军营,进一步加强长城精神弘扬和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守望历史到放眼未来
“长城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物保护部部长许海军表示,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文物保护,切实提升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城文物资源保护工作,嘉峪关市今年将举办保护长城志愿服务活动、全国长城文化书画作品展、长城主题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宣传长城保护理念,号召广大群众加入保护长城的队伍,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长城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
“通过进一步挖掘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大故事’,打造的是嘉峪关文化走出去的‘金名片’。”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文平说,对此,嘉峪关市今年做了充分准备和安排。将通过举办长城文化研讨会、“长城讲堂”,邀请长城专家学者,讲解长城历史文化,阐释长城精神价值;组建“长城精神宣讲团”,进机关社区、乡镇、学校,讲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精神,等等。
据嘉峪关市文旅局副局长李进贤介绍,嘉峪关市正在积极谋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中,嘉峪关市精心谋划了“长城数字化保护展示工程”“遗产监测中心监测系统工程”“长城博物馆新馆陈列展示工程”“文化实景演出”“嘉峪关文化主题活动”等10个板块,50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90.1亿元。
“嘉峪关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挖掘长城文化所赋予的时代内涵,切实扛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努力传承好、展示好、利用好长城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嘉峪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介绍说,全省文物系统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快实施金塔、古浪等全省重要点段长城抢险加固工程,编制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积极运用文物数字技术推进“数字长城”项目,加强价值阐释,联合高校和文博机构加强长城学研究,力求取得更大成绩。
文物保护是前提,文化研究是核心,人才是关键。
嘉峪关市十分重视文物保护与研究人才培养,通过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文博人才提升计划,积极引进各专业急需紧缺硕士、博士人才等举措,着力构建多元一体文物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来到这里,每天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起干着热爱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25岁的石亚卿是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说,总书记的关怀,更坚定了她在文物保护行业坚持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