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8月13日
第03版:国内要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用智慧打造“志智双扶”样板

——西北师范大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接1版)

前两批队员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修路、改善村容、挖掘致富项目等,张国奎和队友们来到甘山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甘山”。

通过大量调研,帮扶队发现这个位于大山顶上的小村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甘山人崇尚文化、尊重教育。那时,村里识字的人,提笔就能写诗,一本由甘山人自己创作整理的诗集《甘山歌谣》,先后出版了5次。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走出大山,村里人越来越少。曾经热闹一时的甘山文化,逐渐沉寂了。

张国奎从《甘山歌谣》中得到灵感,能否挖掘甘山的文化根源,重拾甘山文化?

于是,西北师大派来了旅游规划专家,对甘山村进行了整体规划。经过反复论证,“生态甘山、艺术甘山、文化甘山”的发展思路被提了出来。

甘山村地处礼县大香山风景区中,生态保护被放在了第一位。紧接着,西北师大在甘山村挂牌成立了“西北师范大学甘山艺术实践基地”,原本闲置的小学,被改为充满艺术气息的村民活动场地,随着西北师大学生一批批来这里写生、采风,沉寂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

帮扶队请来了曾经参与《甘山歌谣》编纂的作者,邀请他们重拾甘山歌谣,重新编辑成书。

7月21日,一场“秦文化论坛:秦人崛起与西秦岭地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甘山村举办,来自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齐聚小山村,在他们的研讨主题中,“甘山歌谣及礼县历史文化的内涵”就在其中。

甘山村村委会主任郝裕鑫激动不已:“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专家学者,而且还是在我们的小村子里。”在甘山村举办学术研讨会,是西北师大重拾乡村文化、用文化唤醒村民心中内生发展动力的举措。

张国奎说,我们将借助大香山风景区,为甘山打造乡村文化体验式旅游。来甘山,赏景、写生、品味“甘山歌谣”,我们将在村子所在的山坡上,规模化种植油菜田和中药材,在村子里打造民宿示范馆,让游客来了有风景看、有文化品、有地方住。

在礼县的帮扶中,西北师大通过打造乡村文化,点燃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该校完成村舞台、村民文化中心等乡村标志性建筑文化墙绘1000多平方米,建成文化广场6个、乡村印记馆3个,整理出版《甘山歌谣》《扶贫志》《乡村史》等,在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和乡村文化艺术建设中,提高了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留住了乡愁记忆,鼓舞了民心。

一批创意,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

从甘山村往下走,山脚下就是西北师大的另一个帮扶村——蒲陈村。

这个村,种花椒、种核桃,也种油橄榄,可是哪一样,都由于地域受限,卖不出好价格,老百姓的收益自然上不去。

经过几年的摸索,西北师大帮扶队为蒲陈村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那就是通过“带贫合作社”发展村里的花椒、菜籽油、土蜂蜜三大产业。

帮扶队员王海波本科学设计出身,他深知,要发展产业,必须得做大品牌、做强企业。同时,产品的包装设计也不能显“土气”。

帮扶队出主意,在村里成立了甘肃蒲礼源加工销售有限公司,还多方筹措资金80多万元,在村里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王海波自己动手,为村里的产品“蒲礼”“蒲礼源”系列设计了透着“洋气”的产品包装。

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去年就“消化”了村里花椒总产量的一半。王海波说,今年车间的生产规模还将扩大,村民不用再为销路不好而发愁了。

更让村民欣喜的是,今年7月,这个企业已经拿到了“生产许可证”。也就是说,扶贫车间可以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加工出的产品能够进入超市等渠道销售。

王海波说,这样一来,我们在村里就能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村民增收。

帮扶队在富村民口袋的同时,也在富村民“脑袋”,他们通过农产品种植的规范化培训,扶贫车间的人员管理培训,现代种植养殖观念的培训等,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思路和道路。

如今,这间扶贫车间年销售额达230多万元,除了消费扶贫的采购渠道,网上、超市等渠道正在进一步拓宽。

据西北师范大学帮扶办主任李景禄介绍,西北师范大学发挥离退休教师、在职教师、青年大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三批帮扶干部梯队集合,以及校地企结合的方式,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了知识智慧向内生动力的转化、思想文化向乡村文明的转化、科教成果向产业发展的转化,助推礼县的帮扶村找到了精神与物质、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之路。

2020-08-13 ——西北师范大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 1 甘肃日报 c205832.html 1 用智慧打造“志智双扶”样板 /enpproperty-->